第73章 番外一(1 / 2)

加入書籤

明武六年,新帝親政三年,北部胡人進犯邊境,新帝派兵五萬前往北部征討胡人,同年九月獲得第一次大捷,又四月,晉軍逼退胡人,直搗胡人內部大營俘胡人首領攜上京都。新帝大喜,賞三軍,並大封此次立了大功的眾將領們。

而勇闖敵軍大營,生擒胡王的戰將當屬此次戰役中立了頭等功的那位無名小將。

聽聞那名小將今年不過方才十八歲,正是年輕氣盛少年義氣的時候,早在征討胡人最初,他便氣勢如虹勇猛至極,雖初時曾為小將,卻一出手便將敵軍一位將軍擒於馬下,又聞他雖生得「矮小」,卻力大無窮武藝高強且熟讀兵法,就連多年征戰戰功赫赫的葉二國舅,都誇其有當年父親鎮國大將軍的幾分英姿。

鎮國大將軍為何人?葉氏一族的掌門人,已故的慈仁德太後親父,當今聖上的親外公。

想當年他也是棄文從武,毅然決然的從小兵做起,用了不到兩年,便從夫長升到了將軍,又從將軍升到大將軍,雖然這其中少不了葉家人背後的保駕護航,但鎮國大將軍葉瀾的驍勇善戰,卻也絕不是虛的。

還記得當年先帝之父喜愛享受,使得國庫空虛,賦稅也較於先帝及新帝時期高達兩倍,在那個時間段裡,軍隊的軍需糧草幾乎次次都是遲遲不發,常年駐守東方邊境的軍隊可以說是所有軍營中最為富裕的一個,但這全部原因卻並非是因為東部軍隊需對抗西晉的勁敵東啟,所以朝中重視,而是因為東部駐防軍也被稱為葉家軍,他們的戰將首領鎮國大將軍出身葉家大族,乃是世葉家的嫡係一支最為年長,地位最高的。

百年世家底蘊深厚,有朝廷時有時沒有的發放的一些糧草軍需,再加上鎮國大將軍的補貼,葉家軍的日子過得要比其他軍營的士兵過得稍好一些。

尤其是等先皇之父崩後,葉家軍的待遇便更是遠超從前,當時還是皇後娘娘的葉氏女賢惠端方,曾放出千名宮人並鼓勵她們嫁於士兵軍官,解決了不少士兵和軍官們娶不到媳婦,在打光棍的窘態。

現鎮國大將

軍雖已卸甲歸家,但葉家二郎卻接過了其父的擔子,成為了駐紮東部的新將領。

現如今連葉二國舅都這般誇贊於他,可見此人絕對是個將才。

但是誰都沒想到,皇帝的下一道聖旨,直接讓眾人驚訝得目瞪口呆。

皇帝先是封那人為正四品廣威將軍,後又給了對方一個昭怡公主封號。要知道本次參與戰役的長令將軍,也不過是從三品的武官。

而且皇上給了一個小將公主的封號,這說明什麼?說明此人並非是什麼偶然投兵的男子,而是應該居於後宮的一位長公主。

可公主的封號也並非是出身就能給的,一般除了公主特別受寵,由皇帝親賜外,基本上都隻有出嫁之日才會下來封號的。

之後,這位有了個四品武官官職的長公主卻也並未褪下戎裝換女裝,隻是卸下沉重的戰甲,轉而身著一身利落的玄色長袍。

英姿颯爽的模樣,看得來為其慶賀的同僚皆是一臉的茫然。

茫然後,又不禁想到,這為年芳十八的公主應該就是本國的那位尚未出嫁已經成了「老姑娘」的三長公主吧?

在場的大多都是武將出身,對於後宮之事了解不多,但是這位過了十六歲都未能出嫁甚至於現在都已經十八歲了,以及連婚都沒訂的三長公主,他們還是聽說過的。

有人說是因為她不受寵愛,但也有人說三長公主和四長公主是與皇帝感情最篤的長公主,而且四長公主今年同樣也快十八了,也同樣未出嫁。

但和三長公主不同,四長公主已經有了婚約,待過了今年的十八歲生辰後,便會出嫁。所以宮內外好事兒的人並不會將注意力放置在她身上,隻以為這是四長公主孝順為已經過世了的葉太後守孝三年,三年後孝期滿故此才考慮婚姻大事兒。

沒看皇帝比她們都大,很快就要到及冠之年也未有娶後納妃的意向嗎?

但皇帝一日不迎娶皇後生下皇子,大臣們的心就不能安。畢竟先皇努力一生,不也隻得了這麼個獨生子嗎?

皇室子嗣單薄,江山動盪

,於前朝後宮皆無益處。

然而大娃深知自己這輩子都不可能娶妻納妾,因為他為妖,妖者身帶妖氣,人類承受不住。但他卻也不擔心繼承人問題,因為他的靈台之中,已有五枚蓮子正在孕育。

從前母親是如何孕育他的,他就要花費十倍百倍的靈氣來蘊養這五枚蓮子。

雖他此刻修為已經不比初入此世的母親差很遠了,但論起年齡和底蘊,終究還是差著千百年的積累和沉澱,他想在短時間內讓蓮子化形出世,隻得花費上大量的靈氣。

他是草木精怪並無性別之分,大娃甚至不知道他能否讓女子受孕,就算是能,那生出來的孩子也隻有他一半血脈,半人半妖恐生怪異,他可不敢冒險,但若是自己親身孕育,那便是他全部血脈所出,跟腳自然低不了。

被人看做是個老姑娘的昭怡長公主此時卻是正在痛快飲酒,身旁兩個換上了女子常服的近衛正在為其斟酒。

原本為迎接天使所準備的歌舞也因為這位長公主身份曝光的緣故不得上,眾人隻得乾巴巴的飲酒,隱晦的目光多次落到長公主身上,但她偏是仿佛缺失感覺一般,自顧自的怡然自樂。

而應坐於高處的長令大將軍以及此次前來讀旨的文官,都得因為長公主更高的身份隻得坐於下首,偏偏眾人又覺得他們武將們的慶功宴一位女子坐於上首有些難以接受,於是便成了般高位空懸無人坐,下首皆是高官的景象。

慶功宴後,原本還和小將哥倆好的將士們皆是自覺的要和已經恢復了身份的三長公主保持了距離。

但昭怡長公主自打十二歲入軍營,跟著當初還是太子的皇帝哥哥上沙場,歷時六年的軍營生活使得她的性子早已不復最初的活潑中還會夾雜一些拘謹和收斂,現在的她爽朗大氣豪氣沖天,如果不看身影不聽聲音,她現如今的講話方式其實和軍營裡的那些軍痞子沒啥兩樣。

到底是已經是戰場上生死相交過許多次了的袍澤,大多將士們別扭了些許時間,很快的便又固態萌發,完全忘記了長公主的女兒家的身份

,兄弟兄弟的叫個不停,要不是還有那腦子還繃著一根弦的趕緊拽著,那還有人要跟長公主勾肩搭背呢。

這擱在以前不知情也就罷了,現在已經知道了對方身份高貴又是個女子之身,哪裡還能繼續這般放肆?

宣旨文官參與完本次的慶功宴便立即上馬回到館驛睡了一夜,第二日拜別長公主,又叮囑了長令將軍需在兩月內班師回朝押解胡王歸京並接受皇上麵賜。

晉國國都位置偏北,北部邊境較於南部及東部都較近,兩個月的趕路時間也可謂是較為寬裕了。

這是考慮到士兵們才經歷了一場大戰,要休息休息再上路,省得舟車勞頓的,在戰場上沒丟命,反而因為疲於趕路使得傷勢惡化,一個不甚丟了性命。

……

兩個月後,大軍押解著胡王歸京,回朝當日,皇帝及文武百官皆在金鑾寶殿內接見眾將士。

而文官們也準備了厚厚的奏章,準備參昭怡公主。

於是在皇帝打賞了軍士們後,這些文官便捧著他們厚厚的奏章走了出來。

皇帝和昭怡公主早已經預料到了有這一景,皆是一臉的果然如此,極為平靜又坦然的準備聽文官們誦讀她的「罪行」。

果然,一個身著圓領寬袖鶴紋的五十歲上下模樣的文臣立時站了出來,與之同時還有另一個青色官服的中年文官也站了出來,他的手裡抬著足有一臂之長的奏章走到年長文官身後靜立不語。

「王愛卿這是?」皇帝明知故問,他早已經覺得這世道該有所改變了,布局六七年之久,今日終於來了。

那老臣深深地做了個揖,拜道。「啟稟聖上,此為眾臣參昭怡長公主之奏章,老臣為其表率,遂攏於前於殿上誦讀,請皇上及文武百官評判,若昭怡長公主卻有所失,望皇上能夠秉公辦理。」

都讓他秉公辦理了,他還能說什麼?皇帝自然是長袖一揮,讓其誦讀。

老臣得到允許便又是一拜,轉身接過青衣官員所遞過來的奏章,打開後朗聲讀出。

一厚遝的奏章讀完以後,總結一下便是一共五條罪責。

:以女子之身入軍營,犯了軍規,也犯了欺君之罪。

二:身為公主卻拋頭露麵入了軍營整日與男子共處一室,有違女子之潔,犯了女則女戒條令。

三:大軍回朝之時至靈州之時竟□□燒,犯了國法。

四:無故斬殺朝廷命官明州長德縣縣令。

五:私自征兵五百,有違國法。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科幻相关阅读: 最佳女婿 從睡覺開始當神豪 [足球]第一門神 重生無敵魔帝 靈劍復仇錄 前世情債難還清 再嫁高門 炮灰真千金治愈了偏執影帝 變O後,我和頂流相愛相殺 隻差一點就攻略成功了![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