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不忠不義不孝(2 / 2)

加入書籤

這會,民間已經有陛下是昏君的議論。隻不過,這類議論還是少數,隻在小範圍內傳播,還沒有廣為流傳。

韓閣老跪在建章宮內請罪,懇請陛下將他罷官。他身為首輔,沒能統領好百官,難辭其咎。

其目的就是以退為進。

開成帝劉珩也知道他是在以退為進。

君臣二人在搞一場博弈。

皇後這邊,皇後突然去了一趟金吾衛詔獄,將金吾衛上下嚇得靈魂出竅。

皇後進入詔獄,看「望」了被關押的眾位大臣。

「爾等處處和陛下作對,以反對諷刺陛下為榮,以贊成陛下為恥。爾等皆是小人,無恥小人。踩著陛下刷聲望,一個個都該死!爾等可知罪!」

「臣不知何罪之有。」說此話的是內閣次輔,禮部尚書蕭大人。

皇後葉慈連連冷笑,「不知罪嗎?很好,非常好!所有朝臣當中,尤其數你蕭大人最是不忠不臣不孝不義。」

說罷,皇後葉慈拂袖離去。

蕭閣老卻大受刺激,趴著鐵欄杆大聲喊叫,「臣不服,臣不服!放我出去,放老夫出去。老夫要和陛下當麵辯論,老夫絕非沽名釣譽之輩……」

一改之前處之坦然的模樣,顯得又憤怒又急切又是咬牙切齒。

皇後罵他不忠不孝不義,這是要否認他過去的一切啊。他終於急了,他終於慌亂了。

過去,文官都有一套默認的手段,下了詔獄不可怕,同窗同年還有官場同僚都會想辦法搭救

門生子弟也會借此機會幫著下詔獄的人刷聲望。也就是說,下詔獄的時間越長,受的苦越多,聲望越大。將來起復,官位會更高。

但是這一次,皇後直接戳破了文官的美好想法。

既然皇後都說了不忠不義不孝,就一定會想辦法坐實這個罪名,將蕭閣老等人打上此類標簽,讓他們永世不能翻身。

刷聲望一下子成為了作繭自縛,誰受得了。蕭閣老在詔獄裡,據說痛哭流涕,再也不復之前的囂張。

朝堂拉鋸還沒結束的時候,《京城日報》和《新民日報》就連續跟進了此事,連續多日出版特刊。

朝臣為一群暴徒求情,究竟是道德的淪喪,還是人性的扭曲。國朝培養士人近兩百年,難道就培養了一群不尊律法,隻會親親相隱,徇私枉法的無恥之輩嗎?

這是輿論,民間輿論。其目的是要和四大書院打擂台。

四大書院引導民間輿論指責陛下殘暴,卻根本不提事情的起因經過暴徒們的凶殘,陛下為何要將官員下詔獄。

隻是單純的指責陛下將大批文官同時下詔獄,此乃桀紂。

分明就是斷章取義,哄騙世人,引導輿論。

兩家報紙要做的就是打破四大書院的謠言,揭穿他們的真麵目。一群目無法紀的無恥小人,有什麼資格做士林領袖,有什麼資格引導天下輿論。

韓閣老很痛心。

既痛心於京城和新民對四大書院的圍攻,也痛心於天下士人還有同僚們至今們有看穿陛下的真正目的,更痛心於陛下的強勢和暴怒。

這個時候有一群人是及其忙碌的,他們就是報紙收購人。

沒看錯,京城有一門新興行業,被稱之為買報人。《京城日報》和《新民日報》隻在京城一地發行,還不能覆蓋到全天下。

但這兩家報紙上的內容是極有價值的,對於地方官員豪族了解京城和官場動向,是極有幫助的,且消息及時。

於是,民間就多了一種需求,對京城報紙的需求。

商人逐利,有需求就有商機。有人專門收購過期的報紙,然後成倍價格賣往天下各地。

別看這好像是一門小生意,實則利潤還是很可觀,且等到各地官員豪強的支持。

遠在南詔的南國公張培申,此刻就拿著幾份過期的報紙看著,比朝廷的邸報看得還要認真。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你知道我喜歡你嗎 地球最後一位仙人 開局被廢太子,我苟不住了 海賊王之寶箱係統 開局一本詩詞歌賦聖典 重生1990 快穿之病嬌男主黑化中 我beta招誰惹誰了! 徒弟天天想孝敬我 我可是龍傲天的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