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章 河神祭禮(1 / 2)

加入書籤

「借過,借過!」盈瀾兒一馬當先,在人群裡穿梭,韓臨淵顧著李秉的手傷,隻能在後麵不緊不慢的跟著。

他本來不想讓耽誤時間來這走一遭,不過架不住李秉和盈瀾兒實在好奇,最終說好隻看看就走。

走到人群最前排,正好是江邊。映入眼簾的是一座石墩木橋,橫跨於一裡寬的漢江江麵上。每五丈一個巨石橋墩立於濤濤江水中,橋墩間立復雜龍骨木架,麵上鋪厚實木板,又於兩側修簡單欄杆。

橋麵不算寬,半丈不到,僅能供一輛馬車通行;在橋最中央的一段橋麵,略微做寬,形成一個一丈寬的平台,以協調兩邊車駕避讓之用。

今日裡,漢江兩岸的堤壩早已經圍滿百姓,橋正中的平台上,站的正是剛才在梁州城裡那一隊人。

盈瀾兒指著江對岸,對李秉叫到:「你看對岸,也有一座紫色城。」

這唐梁州城在漢江邊上,隔江望過去,對麵是漢代的漢中城的舊址,規模小些,城牆矮些,也破落些。不過這說來也巧,漢朝嫌棄褒國舊城太小,在漢江對岸修了新城;結果到了隋朝,隋煬帝又嫌舊城殘破,也修回了一座新城,正好又落回了褒國城池舊址。

兩座紫色城池,一大一小,一新一舊,隔江相望。

「早就聽說這『百年橋』的規模宏大,今天也算是見過了!」韓臨淵睥睨這一裡長的木橋,又道:「大江之上,多用浮橋鐵索,像這麼長的木橋,整個大唐也沒幾個。」

「這橋叫『百年橋』?有什麼說法嗎?」李秉問道。

「漢朝時候,劉邦以漢中為據點,為了方便百姓,修了一座鐵索浮橋,工程甚大,也是經久耐用。不過浮橋畢竟是浮橋,發了大水,就經常被沖毀,來年又要耗資去修。

前朝的時候,隋文帝修了新城,也想修座新橋。於是就在每年枯水期,攔月要截斷江麵,埋置橋墩,一開始工程很快,五年時間就修了前一半的橋墩。

原以為這橋能很快修成,結果皇帝駕崩,隋煬帝登基,喜好江南,就斷了漢江這橋的撥款。

可這橋修了一半,梁州的百姓等不及,便自己籌錢,從江對岸開始修另一半,原本也挺快,可惜修到一半,發了大水,不僅沖毀了堤壩,兩岸的橋墩沖毀了幾個。

再之後,前朝戰亂,這個修橋的事情就一直擱置了下來,兩岸百姓依舊用浮橋通行。

知道貞觀年間,朝廷又撥了錢糧來修這入蜀必經之橋。等修好那一年,距離開修時,正好百年,所以這橋就叫做『百年橋』。」

盈瀾兒又道:「前朝就是好大喜功。你看這江有寬有窄,這橋偏偏挑最寬的地方修,要是再窄處修,說不定早就修好了。」

韓臨淵還沒說話,倒是旁邊一個身寬體胖的大娘沒好聲氣的對著盈瀾兒嚷到:「就你懂!窄的地方,水又深又急,不說修不好修,那不一發大水就給沖了啊!」

說完她又瞪了站在一邊的李秉和韓臨淵:「你們三個唧唧咋咋,我連宮主說什麼都聽不清!別吵了!」

李秉這才回過神來,掃視一圈,似乎周圍的人對自己的目光很是嫌棄,當下不再說話,微微致歉。

這話音停了,重新注視橋麵,才瞧見刺史大人身邊,已經多了個紫袍老者,應當是這大娘口中的『褒教宮主』了。

他距兩岸有百裡之遠,可這些百姓還是能聽見他的祝禱詞,連李秉三人都能覺察出來,這一字一句中的內力之深厚。

「他是在祭什麼啊?」盈瀾兒聽的不明不白,低聲問到韓臨淵。

「我也不知道!估計是河神吧!」韓臨淵說完,還比劃了一個禁聲的手勢。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仙俠相关阅读: 數據廢土 大夏紀 大明夜客 我是工業BOSS 我的八卦之火熊熊燃燒 從鬥破開始的最強守護靈 魔神奶爸修煉日常 我真的不是魔法師 開局黑科技隻有我知道劇情 重生毛利小五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