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漢中正宮(1 / 2)

加入書籤

可能是連著兩日沒好好休息,李秉在玉蕊莊一覺睡到日上三竿才醒。

盈瀾兒一早已經離開了,說是要去梁州城內打探一下韓臨淵的消息;刺史安排的幫手人也已經在碧玉島和張校尉做了交接,玉蕊莊裡隻剩下幾十個兵卒。

李秉剛到了大堂,發現除去日麥,還有三人紫袍人在堂上等著。

三人看他進門之後,立即起身,為首的那人先做了自我介紹:「在下褒教,範毅康,教號陽平。特奉融教宮主之命,前迎接世子殿下。」

這人身上的紫袍,款式和昨日所見「袞雪飛尊」的相近,但這人年紀隻有三十出頭,莫非也是飛尊上人?他身邊還有其他兩個褒教弟子,純色紫衣,隻有領口上有三道銀色繡紋,和「象尊者「樊夕象一樣,都是融教的三紋弟子。

「你也是褒教的飛尊上人嗎?」

「範某不才,一年前才得晉升。是六位飛尊上人裡資歷最淺的一個。」陽平飛尊說話時,滿臉笑容,瞧著是個處事圓滑之人。

「那範兄的功夫一定很厲害了?」李秉說話間,打量了一下他雙手虎口,皮膚細嫩,並沒有厚繭,身上的皮肉也不精致,並不太像一個外家高手。

「不敢當,不敢當。隻是把褒教的入門功夫練的純熟些罷了,和其他幾位飛尊還差的很遠。」陽平飛尊說話時,總是略微欠身,談吐間對李秉十分恭謙,時時掛著笑容。

他從身旁的弟子那裡接過一張帖子,遞到李秉手裡:「幾位飛尊和宮主都在『漢台正宮』裡等著世子殿下,刺史大人安排完尋找韓公子的事情之後也會到。算著時間也差不多,殿下是不是現在就要出發……」

李秉接過帖子,隨手打開,掃了一眼,是融教宮主的請柬,言辭懇切,感覺倒是有點過於鄭重其事了。

「也好!」除了日麥,李秉還帶了一隊兵卒,總共三十人,隻是撐撐場麵,沒指望他們能幫上什麼忙。

經過南湖用的船還是那艘花船,裡麵的汙雜裝飾通通被拿掉,人也已經換過一波,一半是城衛軍,一半褒教弟子,二者形如一體。在梁州境內,褒教還真的吃的開。

一行人在南湖渡口下了船,換馬直奔廣平渡口,過了百年橋,走到漢江對岸,紫色矮矮的城牆,裡麵就是褒教大本營。

路上範毅康和李秉隨便聊天,談吐不俗,也很有些見地;不但熱情好客,對李秉還十分恭敬、謹小慎微。但即便這樣,李秉更生出些不安來,似乎此人表麵平順,實則心機頗深,讓李秉也看不透,難以取信。

梁州城對岸這座小城池,本來就是漢晉時期「漢中城」的舊址,一切還沿襲前朝的舊製,連城樓匾額都還寫著「漢中城」。

它雖然也是四方城,但是絕大多數街道都不是正南正北的十字交叉,也不存在坊市一說,各種房屋沿街而建,擠擠挨挨,還有不少棚戶,不如唐朝城市規整,街道較窄,加之多數房屋已有年歲,疏於打理,有些破落的鄉下感覺。

這都不算,整條街上散發著一股淡淡的臭味,食物的腐醜夾雜著動物糞便和下水溝的味道,令人不快。

「這

裡就是褒教?」李秉有些難以置信,窄窄的街道上擠滿了人,除了身穿紫衣的褒教弟子之外,還有不少身著粗布衣服的市井小民,沿街擺攤,吵嚷喧嘩。似乎是疏於管理,實在有些令人心煩。

他直接下了馬匹,將韁繩遞給身後的兵卒,因為這漢中城的街上,人實在是太多了,馬匹難以前行。除非強行趕人開路,否則隻能步行。

「是也不是。」陽平飛尊也跟著下馬,並行說道:

「漢中城在兩晉的時候就被一把火燒了個精光。本朝太宗年間,褒教逐漸修繕漢中城的城牆之後,就從梁州城裡搬了過去。漢中城內,有一個漢台行宮遺址,雖然房子沒了,但牆還在,就當了內門。這外麵的街市,是外門弟子的住所。」

李秉瞧瞧兩旁街道,每隔一些棚戶,就有一座還看得過眼的房子,估計就是當時外門弟子的住所。

「後來,褒教人丁興旺,漢中城裡,也逐漸有了外人。不過大多是些貧苦百姓,不是在梁州城裡過不下去了,就是下麵村落裡的災民,來這個尋個遮頭擋雨的地方。

起初褒教還幫著災民搭個棚子湊合著住,後來人越來越多,漢中城也隻有這麼大,不到梁州城的五分之一,連棚子都搭不下了,乾脆就讓所有的外門弟子也住回褒教正宮裡麵,外門弟子的房子全部改成通鋪。」

飛尊上人極力的幫著李秉從人群中穿過,百姓看見他的衣袍也大多退讓。

「殿下勿怪,這些人隻想找個遮風避雨的地方,人一多,就不太容易管……」

「無妨。褒教能給這些人提供個住處已經很好了。『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杜子美』若來過梁州,必然歡喜的很。」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仙俠相关阅读: 數據廢土 大夏紀 大明夜客 我是工業BOSS 我的八卦之火熊熊燃燒 從鬥破開始的最強守護靈 魔神奶爸修煉日常 我真的不是魔法師 開局黑科技隻有我知道劇情 重生毛利小五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