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 裝滿了快(1 / 2)

加入書籤

她左手比了個ok, 示意自己曉得了。

《角逐》結束一周,阮漁的熱度不減反增, 這一回走通告站台的反饋聲響就比以前大了不少。

阮漁伸直手臂,沖大家揮了一圈, 任何一個角度的都沒落下, 很是細心。

卓顏在旁邊拿著阮漁的水壺, 讓她先喝兩口。

卓顏掃了一圈周圍的情況,感慨:「真是厲害哦。」

一樓這邊的快閃店外部宣傳區內,連接著不到一米高的台子的背景牆前麵, 空地上人擠人。抬頭往上看, 二三四五六層樓的欄杆邊上圍著三層的人,烏央烏央的,逛街湊熱鬧的是真的多。

「阮漁啊啊啊啊!!」

「我愛你啊!」

聲音從四麵八方傳來,最初隻有背景牆這邊的人在喊,兩三聲後,就連樓上的都開始嗷嗷了。

「魚魚!」

「小魚崽!」

這個購物大廈很繁華, 是新建起來沒兩年的,處處彰顯著有錢、好看、嶄新。

阮漁站在品牌花牆邊笑得扶著柱子站著,工作人員苦著臉去找話筒, 讓主持人先安撫一下大家的情緒,別還沒開始就這麼熱鬧,避免造成混亂。

她們熱切地期待著阮漁能站上那個一米高的台子,讓大家能夠更清晰地看到她。

·

阮漁喝好了水, 推了下水壺讓她收回去,嘚瑟道:「瞧,都是朕給你們打下的江山。」

卓顏笑罵,拍了拍她在空中劃出一道弧線的手臂:「給你得意的。」

千百道「阮漁」的呼喊聲中, 就連站在阮漁身邊的人都沒辦法聽清楚她的話,是以,對於阮漁剛才的那句調侃,隻有卓顏給了回饋。

因為離得遠,一樓這裡又沒階梯高度,後麵的人壓根就看不到阮漁在哪兒,所以在這個被高舉出大家腦袋的手機屏幕下麵,七八個人也不費勁踮腳尖了,乾脆直接仰了脖子看手機。

手機持有人:「哼哼。」

真是買對了!不虧我之前趕了工多接了個活兒!

這是一場講演報告。

束青站在最前麵,被投影燈光照射著,麵部陰陰暗暗的。

她將自己的研究結論重復了一遍後,又用了簡單的言辭對其進行了解釋。

「或者說,粉絲的情感、阮漁得到的正向情緒,這些兩年內不斷激增的無法實質化、量化的東西,影響到了阮漁的穿越。」

束青:「雖然我也有些難以置信,但與她穿越時間結合最緊密的,是粉絲的變動。」

背後投影上,與被標注了阮漁穿越線的紅色相關性最高的,是那條淺黃色的粉絲數據綜合分析線。

數據處理繁冗復雜,還要對無法量化的信息進行相關賦值轉換,如何把握如何協調,又要怎樣選取公式,束青愁得頭發一綹一綹地掉。

在浩繁無規則的現實中尋找數學邏輯,這本就是一件難事。

人的情感是有力量的嗎?

又有什麼用處呢?

為什麼會與這個相關?

束青不知道,這也許是她的下一個研究課題。

阮漁的每一次穿越前後的情況,早就被無數人研究了個一清二楚,粉絲自然也不會被遺漏。

她第一次穿越,是在滿座的劇院,那個時候她正在進行演出。這不是阮漁的第一場同話劇演出,與前麵幾場不同的是,那一天,台下觀眾滿座了。

從那時候開始,就有人設想過,阮漁穿越會不會跟粉絲有點關係?

但後來發現這些關係連不上,每一次的穿越都很模糊。

她跨界演出的第一天會穿、她現場很多粉絲會穿、她在沒有通告的休息時間也會穿、她……

剛找到「規律」,下一次就會被打破,似乎一切無跡可尋。

現在,束青用她的大數據告訴眾人,不,歸根結底,還是粉絲。

與會者麵麵相覷。

雀尋皺眉,示意她繼續往下說。

束青:「我設定了一些權重,並拜托卓顏對外開展了長達半年的線下調研。」

她關注的重點並非粉絲量的變化,而是一種被賦值後的東西——阮漁這兩年得到的正向情感階段化累積數值。

投影上是幾個瓶子狀的圖形,分別代表著阮漁的這幾次穿越,最後一個是新增加的,就是幾日前《角逐》還沒上台時的四五秒消失又回來。

每一個瓶子裡,都裝著藍色的內容物,高高低低錯落不平,但是相差並不算大。

這是束青賦值後得到的不同階段累積數據,也是最明顯的支撐點。

·

卓顏在台子側邊站著,注視著成為人群焦點的阮漁。

主持人實在控不了場,阮漁笑著抬起了話筒,將左手食指輕輕地豎起,一陣輕輕的「噓」在場內響起。

這大概就是號召力,三五秒後,室內變得安靜,給了主持人喘息之力。

他調侃,說粉絲真的很聽阮漁的話。

台下的一群人齊刷刷吼了句「是」。

互動很是愉快。

側邊,穀秋從後麵走來,貼近了卓顏,小聲地道:「卓姐,新的問卷做好了,十道題,跟以前一樣,都是關於魚魚的。做了網絡鏈接和二維碼,還打印了一部分。」

卓顏扭頭:「嗯,可以。」

穀秋:「那我等一會兒自由活動開始了,就帶著人去填問卷。」

卓顏:「驚鴻這邊的員工那裡也放幾份,我跟半梅說好了,今天做遊戲領兌換券打折券的同時,願意填一份可以多得一次機會。還有小禮物那邊也別忘記了。」

穀秋:「放心吧姐,我跟辛總助理對接過,這些都記著呢。」

驚鴻負責的總經理名叫辛半梅,也是卓顏他們一類的人。

卓顏拍拍她左肩:「辛苦了。」

穀秋:「那我去了。」

說完這話,她看到卓顏點頭以後,就跟來時一樣,繞著這邊的工作人員,回去找自己的小組了。

·

束青:「我不再把目光聚焦到她穿越的時間上,忽略了間隔、周期等等,隻以粉絲為主,用數值詮釋阮漁在兩次穿越間得到的階段粉絲情感,嗯,我將這個數值命名為粉絲正向情感值。」

在網絡上抓取阮漁的大數據,簡單又不簡單。

檸檬魚們為了阮漁會去做數據,帶上相關話題和她的名字,一般的網友抒發自己即時的情緒時也會直接標注阮漁的大名,這樣也好抓。

最煩的是現在粉圈混亂,縮寫漫天飛,還有各種符號、昵稱指代等等,造成了極大一部分的數據流失。

——我真的好喜歡阮漁啊啊啊!

——魚魚崽真可愛!

——#青雲品牌全線代言人邀你關愛化療孩童#心疼孩子們,默默地捐了一點點錢。

——煩死那個誰了真特麼傻逼。

——某品牌代言人不錯啊,試用了一下洗發水居然還真的有用。

前麵的三條可以捕捉到,歸類給阮漁。但後麵的兩個就不行了,爬蟲不能識別這是說阮漁的。

粉圈在信息繭房方麵太厲害了,三百人就能營造出烈火烹油之景,黑天白日地做數據,明麵上看著跟三萬人一樣熱鬧,實際上背後隻有這麼三百。

有人調侃,說內娛有三千粉絲,藝人就可以橫行霸道叱吒風雲了。特別是選秀,來來回回秀粉也就那三百個,每一屆每一年都被割韭菜,數到最後原來都是同一批韭菜。

粉絲的數據,真正路人的數據,是完全不一樣的。

三百人給出的假象,又怎麼能比得過五十萬人的隨手一點呢?

束青要是按照前麵假象來做分析,那就真的扯犢子了。

她要的,唯一有用的,恰恰是無法辨認的「五十萬」。

為了搜集到這些,束青可謂是絞盡腦汁,這也是為什麼她會去拜托卓顏——半年的時間裡,卓顏團隊一直在線下做著對阮漁的問卷調查。

讓卓顏去做的話會方便很多,她緊跟著阮漁,綜藝、站台、直播、宣傳、品牌合作等等,她說要收集關於阮漁的輿論信息,一般來講,合作方都會很配合。

青雲驚鴻這類自己人,就更別說了,那簡直是豁出家底來配合她,要什麼有什麼,甚至可以改他們品牌自己的活動流程。

除此之外,卓顏還安排了人時不時地掃街,問路人對當前流量、明星、娛樂圈的看法,裡麵會混入阮漁,又或者問題裡什麼都沒有,讓路人自己發揮。

這半年來,卓顏將簡單整理後的文字、音頻、影像資料等定期傳給束青,她團隊裡還專門有人帶隊負責此事。

好在幸不辱命,一切忙碌都有了結果。

束青:「阮漁的粉絲量一直在增加,我將她海內外所有的賬號粉絲數字作了處理,剔除了重復、機器等,最後得到了這樣的折線圖。」

至於如何剔除,就是一個很麻煩的過程了。她還讓雀尋去申請了滄蘭洲官方政府的居民數據庫支持,對於海外的也有著另一種算法。

虛假的上千萬粉絲量中,活粉不少,但肯定達不到這幾千萬的繁花如錦,頂多占個一小半而已。

現在各大a對於民眾的隱私侵權到令人發指的地步,束青去調取了官方數據,也跟幾個合作的軟件公司做了聯合,得到了她想要的。

束青:「這些是抓取到的對阮漁的網絡評論,當然,在這個過程裡,過濾掉了通稿這類。」

卓顏團隊的通稿、合作方的大批量宣傳、水軍等等真的不少,但好在這些都有跡可循,采用的措辭、行文習慣全都比較固定,特別是水軍,最明顯不過了。

另外,比較煩的還有虛假流量。

「做數據」、「打call」,這些明麵上的流量數據開始反過來裹挾相關者,然後劣幣驅逐良幣,不願意同流合汙者被甩在後麵,內卷以後,現如今的假數據膨脹率簡直驚人。

束青:「卓顏那邊跟人一起清理了一批虛假流量,那一段時間,數據方便的反饋就弱化了許多。」

她剛好也趁機與前後的時間段進行對比,使得自己這份報告裡的內容更加真實。

從阮漁出道到第一次穿越,這個階段裡對阮漁的一些關注度是不太夠的,束青丟失了不少數據,就算找技術人員去爬網絡資料,困難度也挺高的。

她要求得太細碎了,互聯網也太大了,數據量過於龐大,不啻於大海尋針。

最關鍵的是,時間已經過去了,想探索阮漁那時在線下的知名度、風向等,已經無法做到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科幻相关阅读: 鹹魚把綁定係統上交了 有人想謀害本座 洪荒內卷,我躺平成聖 傻王獨寵:醫妃她恃寵而驕 大明謀帥 夙命之上 光之子 大唐:我的細胞太爭氣,能自動升級 王爺你夫人掉馬了 她與她的路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