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四章 終章(一)(1 / 2)

加入書籤

有種說法,說歷史上能青史留名者,都有一定本事。

盛名之下無虛士,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比如,就說三國吧。

漢末三四千萬人口,但是,漢末這段歷史,便數漢末這段時間的史書,記載的人名,最多,也就千把人。

四千萬人口中,重要到能在史冊上留下一個名字,以此人口比例,但凡留名者,哪個不是萬裡挑一的人才。

就如關羽過五關,斬六將斬殺的那些鹹魚。

那守五關的鹹魚,既然能守一座城池,哪個不是帶兵和政治能力都極其突出的人。

還有,拿走典韋雙戟的胡車兒,此人能力負五百斤,奔走如飛。

如此猛士,放在隋唐,也是力能扛千斤閘的猛人了。

放在水滸,也是一拳能打死人的好漢。

可是,在演義中,隻提到此人的名字。

三十六計,第十二計為,順手牽羊。

微隙在所必乘,微利在所必得。

順手牽羊,李孟羲的理解為,就是在進行一場大的軍事行動時,順勢完成小的軍事行動。

比如,在夜襲敵軍營寨之時,主要目的,是焚毀敵軍營寨。

而突入敵軍營寨之後,可順手把敵軍糧草驚了,把敵軍馬給放了,最好,把敵軍的水井裡,再丟點巴豆什麼的。

也不說多的,一口井,丟一袋巴豆就行。

襲營的時候,這些破壞行動,順手牽羊的就做了。

這是小的方麵。

大的,戰略方麵是指,要抓住一切細微的戰機,以此打開局麵。

案例有,公元三百八十四年, 前秦統一了黃河流域地區,勢力強大。

前秦王苻堅坐鎮項城,調集九十萬大軍,打算一舉殲滅東晉。

他派其弟苻融為先鋒攻下壽陽,初戰告捷,苻融判斷東晉兵力不多並且嚴重缺糧,建議苻堅迅速進攻東晉。

苻堅聞訊,不等大軍齊集,立即率幾千騎兵趕到壽陽。東晉將領

謝石得知前秦百萬大軍尚未齊集,抓住時機,擊敗敵方前鋒,挫敵銳氣。謝石先派勇將劉牢之率精兵五萬,強渡洛澗,殺了前秦守將梁成。

劉牢之乘勝追擊,重創前秦軍。謝石率師渡過洛澗,順淮河而上,抵達淝水一線,駐紮在八公山邊,與駐紮在壽陽的前秦軍隔岸對峙。

苻堅見東晉陣勢嚴整,立即命今堅守河岸,等待後續部隊。謝石看到敵眾我寡,隻能速戰速決。

於是,他決定用激將法激怒驕狂的苻堅。他派人送去一封信,說道,我要與你決一雌雄,如果你不敢決戰,還是趁早投降為好。如果你有膽量與我決戰,你就暫退一箭之地,放我渡河與你比個輸贏。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農家女的富貴田園 從拯救病嬌老公開始 道君的沖喜小廚娘 重生之鄉村巨富 靠著做兼職成仙了 渡靈紀 論凹凸曼小號和柯學的兼容性 新晉祝器5t5 [主家教]我隻是犯了富婆都會犯的錯 [綜英美]當超英變成方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