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風陵渡(1 / 2)

加入書籤

「碼頭需加強戒備,提防狄戎自冰麵突入我境。」

「公子且寬心,狄戎若要自大河(黃河)奔襲至瑕邑,需奔襲數十裡,如此長途奔襲,不如就近搶掠芮國、魏國,尤其是大河(黃河)上凍前,不少物資囤積於魏國最重要的渡口風陵渡處,此處沒有城牆護衛,極易為狄戎所搶掠。」

「風陵渡?」

郭猛身子猛然直了起來,別不是金庸小說《神雕俠侶》中提到的「風陵渡口初相遇,一見楊過誤終身」那個風陵渡吧?

見到郭猛反應如此之大,毛遂趕緊解釋:

「風陵渡因附近的風後陵而得名,軒轅黃帝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蚩尤做大霧,黃帝麾下將士東西不辯,迷失四方,無法作戰,這時黃帝賢臣風後趕來,獻上指南車,黃帝之軍終於戰勝蚩尤,可惜風後此戰陣亡,後葬於河東,乃稱之為風後陵。」

原來還有如此故事,郭猛倒是好奇不少;

「如此說來,河東倒是歷史悠久。」

「自是如此,河東古稱『中國』,乃是上古賢王堯、舜、禹部落所在之處,堯都平陽(今臨汾)、舜都蒲阪(今永濟)、禹都安邑(今夏縣),河東乃帝王之都。」

郭猛差點絕倒,原來「中國」一詞出現得如此之早——隻是,這「中國」之地未免太小了吧?

不過地方雖小,既然堯舜禹均以此為中心,足見此處在春秋之前便是極易開發農耕之處,一時間郭猛對晉國占據的河東之地垂涎三尺。

可惜此刻是絕不能輕易碰晉國的,晉國對於周平王東遷洛邑,重組周室的過程居功至偉,可以說是與鄭武公的鄭國,聯手撐起了東周王室的天空。

晉國在周平王心中地位非同一般,若非曲沃代翼擾亂晉國,晉國此刻當是虢國北麵如芒刺背的存在。

郭猛隻能收回心思,再度將焦點放在風陵渡上。

「自砥柱之上,風陵渡乃是大河之上最大的渡口,河東與關中人員往來多從風陵渡過河。」

風陵渡對麵的渡口或許沒這麼有名,但是在「後世」卻有另一座雄關——潼關,唐朝時由於函穀關所在稠桑原北麵因黃河泥沙淤積,在原本陡峭的山壁之下,出現不少灘塗,自東而來的敵人無需死磕函穀關,而可以從這些灘塗繞過關卡,致使函穀關作用形同虛設,不得已,唐朝在西麵設置了地形遜於函穀關的潼關,權當作為進入關中的最後一座重要關卡防線。

「要不要在潼關也設置一道關卡呢?」

郭猛思索一二後,還是放棄了這個幻想,畢竟修關卡並非戰略遊戲中鼠標一點就能完事的存在,在這個時代,由於工具的落後,修築一座關城的耗費並不小,開春雪融之後,自己還得將有限的錢財用於函穀關正式關城的修築

,屆時瑕邑庫房多半捉襟見肘,多半無法再擠出錢財修築這座關卡了。

——再者說了,函穀關與潼關之間並非大平原,以潼關屏蔽兩關之間土地實無必要。

「以汝之見,狄戎必侵風陵渡?」

毛遂挺了挺月匈膛。

「必不會放棄此處。」

……

果然數日後,黃河冰麵上出現不少逃難之人,郭猛派人前去詢問,得知正是風陵渡的商人。

「大荔之戎夥同白狄僅僅一日便攻破風陵渡,四處掠殺,慘不可言。」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飛流之上 硬核神醫 有救沒救我說了算 神醫聖手闖都市 燦爛人生不擺爛,朝前看 契約機娘戰隊,我在末世躺贏 一劍盪盡世間敵 末世:開局瘋狂囤物資,美女急哭了 剛重生就被悔婚,我帶億萬身家迎娶校花姐姐 我成徐三石獨愛江楠楠 我一個仙尊,你讓我做舔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