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省城知青下鄉來 臨時代課上講台(1 / 2)

加入書籤

我國地圖,宛如雄雞,世界東方,巍然屹立。四大發明,有口皆碑,悠久歷史,古今傳奇。地勢特征,西高東低,千山萬水,綺麗無比。青藏高原,世界屋脊,常年積雪,三江源地。長江黃河,橫跨東西,浩浩盪盪,氣吞萬裡。炎黃子孫,齊心協力,中華民族,復興崛起!

誦著老師教的《我愛我國》四言百字文,煤油燈下七八歲男孩揉了揉疲勞的雙眼,像打了雞血,繼續努力地完成著周日的作業,這對於學習能力不強,作業一向拖拉,甚至常為完成作業流淚的孩子,是難得一見的場景。大姐的承諾成了最好的激勵:「為了玩的放心、盡興,如果趕在周六把作業寫完,周日將帶他去江邊。」甭提孩子有多高興,一改往日催促著、硬逼著完成作業的局麵,隻是一再提醒大姐不要耍賴不認賬。匆匆吃完晚飯,打開書包,又開始忙碌起來。家人們各做各的事情,妹妹在家門口架起柴火蒸菜粑,當翌日的乾糧,姐姐在家門前的池塘裡洗衣物,提前做準備,哥哥去生產大隊部看電視,父親找村民商量明日工作安排,慈愛的母親不時到孩子身後搖搖蒲扇,怕他熱著了,怕他被蚊蟲叮咬。八九點鍾父親回家,見孩子還在一門心思埋頭苦寫,不由得對孩子引用句方言:「白天走四方,晚上補褲襠。夜光對眼睛不好,老師沒有教啊,今天做不完,還有一整天,明天乾什麼?」男孩沒有回答父親的問話,怕父親知道他們姐弟約定,阻止充滿好奇的他去危險的江邊。父親見孩子不吱聲,轉身找孩子堂兄交談,討論男孩愚鈍拖拉但有恆心,而哥哥聰明機靈可很頑皮,這樣的兄弟倆長大了哪個更有出息?直到十一點多,哥哥看完電視回家,弟弟才收拾書本和文具,熄燈睡覺。

上述的一幕,發生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中期六月的江濱縣吳楚村。男孩名叫楚華良,家裡現存四個子女中排行老三,此時的他是吳楚小學二年級學生,就讀於本垸教學點,村後建三個簡陋單層青磚瓦相連的房子成了教室,擺滿學生從自已家搬來的參差不齊的桌子當做課桌,教室與村民沒有圍牆分界。當時祖國實行社會主義計劃經濟,農村走集體大生產道路,文化大革命影響了許多人的學業,同班同學中,年齡相差十幾歲的都有。

華良班語文老師明德是省城下鄉的知識青年,三年前響應黨中央「上山下鄉」的號召來到公社插隊落戶,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恰好遇到本村一位民辦教師突發重病,共事的老師早已負荷滿滿,多是半邊戶,家庭負擔重,一時找不到合適的授課人選,由吳處村所在友善公社的黨委書記出麵,明老師臨時被安排代課走上講台,教姐姐楚華枝三年級語文。明德老師很珍惜為人師表的機會,一心撲在教學工作上,當時他正值風華正茂的年紀,比班上學生大不了幾歲,大家親切稱呼他「德哥」了,有的學生作文寫到他:「我的新語文老師每天擺著一張笑口常開的臉顯得稚氣未脫,樸實無華的品格透出堅毅執著,難免替他擔心:就憑他,能管住我們這群放盪不羈的搗蛋王嗎?……」教學點設在村中,調皮的學生如脫韁野馬難以馴服,有時候下課之間逃課的學生就不見了身影;有時候剛才還好好的,轉眼間來了村民扯皮,幾個老留級的調皮蛋去他家橫沖直撞,弄得雞飛狗跳,眨眼功夫,雞窩的幾個雞蛋不見了,狗窩的狗崽不見了,院子裡的花盆不見了,與解放前日本鬼子進村的」三光「有什麼區別,今兒非弄個水落石出不可;有時候膽小的女生,打開筆盒就是嚇人的泥鰍、蚯蚓;上節課還好好的,下節課因為課間玩危險的遊戲,出安全事故去了衛生所……加上當時社會輿論對老師的偏見,罵老師為「臭老九」,有的老師都當怕了。攤上這些事,經驗老到的教師都覺得難以招架,更何況他一個新手上陣,隻怕最後磕得頭破血流,想全身而退就難。以前老師心目中的愛崗敬業,往往就是按部就班、教法古板,照本宣科,偏重教條,為了維護師道尊嚴與學生始終保持著一定的距離。好在明老師不懼挑戰,樂於嘗試,也沒有急於顯示自已的能耐,課堂上通過以「紀律、衛生、學習、安全」為考核四大項的比學趕幫超的操行評分比賽活動,把育人的講台變成比拚的擂台;課餘時間注重全程參與學生互動遊戲,同大家打成一片,增強課堂吸引力,個人親和力,給傳統的鄉村教育注入新的活力。課堂上念到自已日記裡初來乍到的笑料,錯把麥苗當成韭菜。分享熱血初心的苦樂年華,他曾誨人不倦,腳步延伸到每個學生家中入戶走訪;他曾利用周末騎著單車,遊覽江濱名勝古跡;他曾到文化宮、圖書館,博覽群書,了解風俗民情;他曾調查研究,搜集民間故事,開拓寫作素材的廣度和深度,廣闊的生活敞開一扇扇多彩的門,可以盡情求索追夢……大家認識了一個熱愛生活,熱愛學習的良師益友,贏得贊譽和口碑,改變了孩子們對學習的態度,本來安排代課一兩個月,可一乾就是三年。

由於家裡子女多,還有體弱年邁的老奶奶,華枝的父母要求她每天上學帶著弟弟妹妹們,否則讀不成,上課時候他們就在教室周圍玩耍,兼顧著他們的安全,農忙時節不能到校,帶著他們去田地裡,幫著收獲生產隊的糧食作物,收曬道場糧食,防止小鳥偷食,注意天氣突變。明老師第一次來家訪,就被眼前愛場景深深打動,隻見她一邊燒火做飯,一邊看書,難怪雖然老是缺課,但成績總不差,他情不自禁地打開隨身攜帶的包,把心愛的日記本和筆,獎給愛學習的學生,覺得自已能在講台上站穩腳跟,幸虧多少個懂事的華枝們,能盡到一份微薄之力,也算問心無愧了。

讀完村教學點三年,華枝輟學了。離校初,她也曾想借同學的書,靠自學多學點知識,繼續完成學業,可忙碌的家務、繁重的勞動讓她身心俱疲無暇顧及,有時候書沒有打開,父親的催促就來了:「華枝,還不快點……」她覺得父親為自已、為家庭付出已經夠多的了,不能讓他太操心了,知足吧,好歹念過幾年書,許多同齡人還是沒進過學堂門的文盲呢!漸漸地,接受生活現實,至於未來怎樣,那就聽天由命吧!

聚散皆緣分,明老師回頭教華良的一年級,家校互動接觸的增多,了解的深入,親情的漸濃,老師家長成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難怪明老師有出口成章才能,原來父母都是大學教授,屬於高級知識分子,從小家長的嚴格要求、潛移默化,讓他享受到良好的教育,腹有詩書氣自華,雖遭受「文化大革命」大環境的洗禮,明老師的個人學業沒有受到太大影響。聽說後來返城,恢復高考,如願考入一所大學新聞係,曾經故地重遊,還與父親合過影。

低年級語文的識字,占教學很大的比重,明老師除了教好大綱規定的目標任務,還盡可能拓寬加深,精選江濱當地人人耳熟能詳的兒歌、謎語,延伸到搜集古今經典兒歌、謎語,提高學生認知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促進家校全員互動,增強教學內容的趣味性:

一二三四五,山上有老虎;老虎不吃人,山上有敵人;敵人不說話,山上有電話;電話打不通,山上有紅軍;紅軍架大炮,打得鬼子跳!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醉於盛世 穿回古代遇見你 生存遊戲?直接爆炸不好嗎? 回頭草 時光的愛戀 婚內專寵 穿越末世,我能無限加點 五國詩人 書笠和他們 穿書後我被師門寵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