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第 137 章(1 / 2)

加入書籤

薊城的雜貨店現在已經很多了, 最近又開了一家新的,據說是沈城主的父親開的。

沈家雜貨店明天正式營業,而且就年前年後的十來天做生意。年節一過, 就不開門了。雜貨店總共有兩層樓, 一樓賣些零食、蔬菜、水果、罐頭、糧食之類的東西, 也有不好搬的大型器具, 比如紡織機、打穀機三輪車……

二樓賣生活用品和一些器具,比如農具、廚具、清潔用品、衣服……據說價格非常便宜, 簡直可以說是在補貼百姓,壓根沒想賺錢。

許多人都攢著錢, 忍著不買年貨, 就等著沈家雜貨店開業, 進去捧場。有些是真的窮,就等著沈家雜貨店降價賣點東西, 好叫他們補充家裡需要的東西。

「年節要到了, 咱們趕緊去新開的沈家雜貨店那邊買些刨子(一種刨削用具)、繡花針、棒針(織毛衣用的),再多買點點心,咱們也累這麼久了,也該好好休息休息,搞點好吃的, 過個好年!」

張大郎笑嗬嗬地跟他媳婦秦氏說話, 他有個女兒, 今年過年才五歲,正是貪吃的時候, 家裡就這麼一個妞兒,可不得好好慣著。年前家裡的妞兒還說要吃燒雞、烤鴨,還要吃炸麵果子、油渣子、糖餅子, 晚上做夢都在流口水。

他和自家媳婦,小時候也是餓過來的,知道饞嘴這毛病,都是因為吃的東西少了,等什麼都吃了,什麼都嘗過了,也就不會特別饞嘴了。

原先家裡沒錢,那是沒辦法,如今家裡做了生意,每日做些飯團子,肉湯,就有不少人願意來這裡吃飯。他們家飯團是用荷葉包的,一半放米,一半放糯米,分甜口和鹹口兩種,冬天沒了荷葉,就換了竹筒裝飯團。分量很足,連沈大人也曾在他家用過飯團。

這是個活招牌啊!現在薊城誰不認識沈大人?他們新招的夥計也機靈,立馬做了個新招牌,「城主都愛吃的飯團」,這招牌雖然拉仇恨,可確實給他們家帶來了不菲的收益。

秦氏思索了一下,立馬道,「別忘記

買點香,咱們給祖宗上香多上點,一來叫祖宗知道,咱們日子過出來了!二來,也叫祖宗保佑,叫幽州風調雨順,別叫城主煩心!三來嘛,咱們得念叨念叨,一定叫咱們城主健健康康的,沒病沒災,城主的家人,也要一輩子好好的!」

張大郎道,「還好你提醒我了,行,明兒一早,咱們就去,免得後麵買年貨的人越來越多。哎,咱們家,到底有多少餘錢,今年下半年,咱賺了這樣多,能把隔壁的鋪子買了嗎?」

秦氏樂了,「你可真是,先前萬事不操心,隻顧著做飯團,做肉湯,現在倒是知道關心咱家有多少餘錢啊?我算算,除去成本,咱們統共賺了八十兩。這點錢現在想買隔壁的鋪子,怕是不夠了,等你想起鋪子來,也遲了。城東那家偏些的鋪子,我兩個月前就盤下來了,才六十兩銀子,如今那鋪子,沒個百兩,休想盤下來。當初跟你說了這事兒,可你壓根沒往心裡去,睡得跟豬似的。如今城東的鋪子都漲價了,現我叫你拿個主意——咱們到底是賣了那鋪子,然後買下咱們家隔壁的鋪子,還是賣了這鋪子,去買城東那鋪子隔壁的鋪子?」

張大郎沉吟了一會兒,他拍板道:「都不賣,咱家再雇個掌櫃的,兩個夥計,在那邊開個分店,這邊的店和那邊的店都做差不多的生意,這樣倒也便宜。」

秦氏抿嘴笑,「都聽你的,隻一點——你得兩頭跑,怕是要辛苦些了。」

張大郎擺擺手,這算什麼辛苦?以前再辛苦,也隻是地裡刨食,還刨不到什麼名堂。現在做點飯菜,累是累了些,可是銀錢多啊!他家的妞還得有個陪嫁的鋪子和田畝,如今家裡的田地已經有二十畝,雇了佃戶在種,到時候分個十畝地給妞兒,再陪嫁鋪子,這日子也過得了。鋪子現在才兩套,遠遠不夠,再賺一套鋪子、一套宅院,他們家才算真正在薊城立足了。

秦氏道:「當家的,明天多買些毛線,今年毛線就不自己搓了,直接買現成的,你缺個圍領,我盡快給你織一個。咱們

妞妞還要個紅色背心,她小兒家,下雪天就會到處瘋玩,怕她肚子著涼了。」

張大郎看著秦氏身上的舊棉衣,心裡微酸。秦氏不比她輕鬆,家裡家外都是她在忙活,還一件新衣服都沒打算給自己添置。他打算過些天不忙了,給她買套新的棉服。如今鴨絨價格漸漸下來了,羽絨的棉服從汴州運過來,價格不算特別高,一套外衣也就四兩銀子。他們的鋪子過年也就五天不開業,之後還會繼續開業,想必明年生意會更好做。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科幻相关阅读: 西遊:快去請師傅 當兩年太子妃我又穿回來了 農門貴女叫三喜 我被時間囚禁了9999年 病嬌大佬天天求我繼承遺產 當女帝渣了攝政王之後 科技與洪荒 大唐:設下地雷陣,囚禁李二九天 暗夜星圖 我在末世開盲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