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完結章(中)(1 / 2)

加入書籤

自從三皇子邵禎得勢之後,朝中流言四起。

人們都說,慶帝會對待世家一樣,遲早會廢除太子,將儲君之位傳給三皇子邵禎,這次讓邵禎率軍擊退韃靼,就是預備給邵禎立功,日後也可以名正言順地繼位了。

太子已岌岌可危了。

這樣的流言其實一直都有,可從來沒有像這次這麼流傳速度之快,流傳範圍之廣。

即便是再老實,再敦厚的人,在此時也該生出一些憤怒。

何況太子身邊也不缺少人煽風點火。

世家被壓製的過頭了,與呂朔結下的血海深仇早已蠢蠢欲動,亟待報復,這次是不死不休。

醞釀已久的浪潮終於在這一日爆發了。

呂朔決定拖延時間,和韃靼談判,這種以逸待勞的方法本是不錯。

韃靼雖擅長驍勇善戰,但遊牧民族的缺點很明顯,他們很難持續作戰,而且也很少有什麼戰略。

卻不料事情並未按照他所想的那樣發展下去。

河西再次傳來新的軍情,韃靼不知是不是提前得知了消息,不僅拒絕談判,還突然進攻了薊州,三皇子所領的大軍還未到,薊州便已落入韃靼之手。

消息一出,朝中上下一片驚懼,韃靼第一次占領了薊州這樣的大城,如果繼續南下,豈不是離京城也不遠了?

這樣的危機史無前例。

朝中都責怪這是三皇子的疏忽和呂朔的錯誤,彈劾如同雪花一樣落下。

監察禦史徐勝凱寫了一篇筆鋒極犀利的文章,指出呂朔有十大罪過。

一是厚賄結納,專利無厭,二是收買內監,察聽帝蹤,三是結黨營私,擾亂朝綱,四是

等等這些罪過有一大半都不是誇張,而是確有其事。

其中的任何一個罪過換了旁人都可置之於死地。

但慶帝隻是留中不發,降旨讓呂朔將功贖罪,必須在期限的時間內,讓韃靼退兵,至少不可讓他們繼續南下。

至於三皇子邵禎則一字不提,誰都知道,邵禎這次不僅沒能立功,反而還失去了角逐皇位的可能了。

但這樣的結果真的能讓人滿意嗎?

即使太子滿意,世家也不會答應,他們好不容易看到了呂朔的地位動搖了,要是不加一把力推到,以後等呂朔站穩了重新清算,那麼他們又該如何呢?

而如今在慶帝麵前說的上話的人,隻有謝舒。

盡管謝舒和呂朔的出身一樣,兩人看起來也沒什麼沖突,並且很多人都覺得謝舒將成為第二個呂朔。

但二者之間,還是有些不同的。

呂朔慣常笑臉迎人,殺人不見血,也柔儈□□,順者昌逆者亡,而謝舒為人倜儻豪放,更讓人信服,他手段也溫和許多,雖說一不二,但至少留有餘地。

況且,他們推舉謝舒,呂朔又怎麼可能再和謝舒交好,如此一來,呂朔和謝舒結下仇怨,對世家來說也是大有好處的。

因此世家大張旗鼓找上謝舒,並且也願意給謝舒讓路,謝舒工部如今的許多工程,他們都可以配合。

謝舒並不明確自己的態度,但實際上的好處卻到手了。

他要做什麼,六部其他部門都不是不能妥協。謝舒曾經頒布了很多政策,例如工部施工需全員配合,工部工程也有獨立自主的權利,人事調動、物資運送也該有專門的人員對接,工部負責任命和調配,工匠輪班製等等。

謝舒頒布的這些政策已經開始實施了,如今他又要新的改革。

他要頒布農田水利法,鼓勵墾荒,興修水利,他要頒布交通改革法,修築基建。

他要改革稅收,重新清丈全國土地,核實土地所有者。就連這個,世家也捏著鼻子同意了。

潛移默化中,謝舒如今的權勢越加高漲,依附他的人變得越來越多,而呂朔的勢力正在日益減弱

這時忙著解決韃靼的呂朔也並非沒有察覺,他一邊看著世家和謝舒合作,一邊看著彈劾他的文章,其中有一個人叫做徐勝凱,是謝舒在金陵的同鄉,還曾經同結了金陵文社。

同鄉,又是同社!

在如今科舉製盛行的朝代裡,同鄉幾乎可以看做是同黨了,何況還是謝舒曾經舉辦的金陵文社呢?

呂朔心中怒火高漲,他萬萬沒有想到,這背後操縱這一切,捅他刀子的人是謝舒!

隻要等戰事一結束,他回到慶帝的身邊,首先解決的不是世家,而是謝舒!

但戰事遠不是那麼順利就結束的,韃靼占領薊州之後,依舊貪得無厭,他們並沒有退去的打算。怎麼能退卻呢?好不容易才占領了薊州這樣的城池,河套終究還是顯得貧瘠了。

韃靼如今的領導者是韃靼王的王子,他和他的父親不同,他的眼光更為深遠,也有著更大的野心。

他在河套長大,其中河套有不少漢人,他從小開始學習漢話,學習漢人的文字。

雷厲風行地取下薊州也是他的命令,因為幾天前,他的父王準備和大慶談判的時候,要求大慶給他們足夠多的金錢和食物。

他卻意外探聽到了一個消息,這次談判隻是拖延時間,實際上,大慶的三皇子已經帶兵前往討伐他們的路上。

於是韃靼王子當機立斷,趁著晚上薊州城防鬆懈的時候,攻下了薊州。

但韃靼王子的野心還不止於此。他沒有選擇屠城,帶走能帶走的一切,而是誘導城內的漢人為他所用,他如今對慶朝的形勢很了解了,他知道慶朝朝局的混亂是怎樣的情況

呂朔和三皇子邵禎奉命來對付他們,可是他們在朝中還有更大的敵人,他們兩人也不是忠君愛國的人,一個是慶朝最大的奸臣,另一個覬覦著儲君之位。

於是韃靼王子提出韃靼願意受降,與大慶談判,接受大慶的分封。

隻要是有腦子的人都能夠看得出來,韃靼所說的「受降」隻是一種變相的借口。

他不向大慶進貢,而是索取各種東西,還要大慶名正言順地將河西以外的地域分封給他們。

這樣的「受降」換作是任何人都應該覺得不對勁。

偏偏呂朔和邵禎知道了後,好像看不出其中的門道,並沒有催動大軍前進,而是將此事奏報給了慶帝。

呂朔和邵禎想到了一處,既然慶帝要韃靼不能南下,那麼一場敗仗都不能有,議和才是最有用的辦法。

慶帝得到呂朔的奏報後,交此事給百官奏議,群臣紛紛反對。

薊州是河西的要地,怎麼能讓出去呢,一旦封給了韃靼,勢必會讓天下人都寒心,以後還有誰有信心抵禦韃靼呢?

何況韃靼屬於蠻夷之地,蠻夷毫無誠信,朝令夕改,到時候再舉兵南下,大慶危在旦夕了。

慶帝也覺得很不妥當,可這時,呂朔又來報,說韃靼願意每年獻出千匹戰馬,以此來表示他們想要和平的決心。

有了最差的結果,再給出一個不錯的,這樣對比起來,韃靼的態度似乎是懇切的

最主要的是,慶帝也深知,大慶的軍隊麵對韃靼不一定有獲勝的機會,戰事的消耗也是巨大的,可能要持續數年的時間都不會看到他想要的結局,慶帝不想整日因此事輾轉反側,之前的戰事便是如此,慶帝不願意再重蹈覆轍了。

如果此事順利的話,能夠安撫韃靼,讓他們不再進犯,也許可以換取數十年的和平。

慶帝猶豫了,眾臣看出慶帝的動搖,心中大為著急,可也知道慶帝剛愎自用的脾性,越是勸他,慶帝越要如此。

如果真的此條奏議通過,那麼之後慶帝定然會讓呂朔負責此事,便可以讓他將功贖罪了,到時候呂朔回京,還有誰能略其鋒芒?

眾臣不由得將最後的希望都放在謝舒身上,期盼他能說些什麼阻止,說什麼也好

最後謝舒終於站出來了,他對慶帝說,陛下,韃靼沒有誠意,是在愚弄我們。

慶帝麵向謝舒,這個事事都讓他滿意的臣子,還是很有耐心的。

他鄭重詢問道,何以見得?

謝舒道,戰馬對於我們來說,不是必需品,可韃靼索要的東西卻是他們賴之生存的物品。

當韃靼解決了這些問題,那麼他們便再也沒有後顧之憂了。

慶帝聞言悚然一驚。

他並非不是不懂得這個道理,隻是還抱著相對樂觀的想法,但當謝舒說的太過直接,慶帝也不敢再幻想了。

慶帝又問謝舒,該怎麼辦?

謝舒說應該富國強兵,充實邊防,準備隨時出擊,利用好一切可以反擊的機會。

韃靼如今解決了溫飽問題,不一定還有作戰的士氣,隻要給他三個月的時間準備,他就能一舉擊敗韃靼。

這樣的言論一出,群臣一驚,而慶帝心中也不太相信謝舒所言,可在這種時候,一個態度堅定的人更讓人覺得信賴。

而慶帝雖然衰邁了,誌氣消退了很多,但也見不得能夠接受被人侮辱。

最後慶帝還是同意了謝舒的提議,慶帝一麵派人叫呂朔再細細商量談判的細節,不能答應韃靼的要求,一麵則悄悄密召謝舒,還有今年新任的兩位戶部尚書、兵部尚書商討此事。

當天,商議完畢後,慶帝讓謝舒主持這一切,至於其他兩位尚書一點異議也沒有,不約而同地將主導的位置讓給了謝舒。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把霸總丟進垃圾箱 帶娃追妻媽咪求抱抱 陸太太又在鬧離婚了 七天七夜 萌寶聯盟:大佬媽咪拿捏總裁爹地 一切從康斯坦丁開始 刑天霸體訣 罪妻難逃,總裁求放過 此時雨 夫人每天都在努力離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