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心經(2 / 2)

加入書籤

「來自於父親的學習方法,為數。用於人,則為術,用於自然,則為數。此即人認識自己和自然的,數學和治術。此世界之數為三,記之於道德經。此即道一生,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之謂也。三生萬物,即化荒野為良田,成欣欣向榮之世界。」

「這個自然世界是自然而然的,有一些我們能改造,有些不能改造。我們改造出來的可以自己命名,不能改造的,自己也無法命名。名是由母親定的,從她的心來的,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理不通,母親聽不明白。把名正過來了,母親就看到了,心裡就能夠感覺到。名就是我們心中的命,為地命。理就是我們要通的身外自然之理,為天理。天理地命,名混則位亂,位亂則理不通,理不通天地無果。我們對這個自然界的名,就是我們在這個自然界的命,我們的靈魂生命來自母親大人。」

「母以心命名,對這個自然界做了一些標記,這就是地名,天名。以母名應天,即為天象。以母名感地,即為正位。此名,母心名之,名以母定,不得更改。正國名,則正國位。正國都,則正國位。正國色,則正國位。正國理,則正國位。位正,理通,治天下人心為法,國正人正。人心為法,人法儒,儒法道,道法自然。國正名正位正。以真心,遵父命,通母心。通為同,人心同為通,理通人心,人人心同此理,各有真性情。」

「此為天下人人平等,於子民大人平而等之,則子民心自安。我有真性情,此性情乃母心,父給之不等,心中何平?我亦不鬧,我亦不爭,存之於心,此為偽。偽,為人之道也。我於父母大人麵前作偽,以我之偽,大人心平。此偽,我之真心,自以為是,大人說是真即真,大人說偽,即偽。有此偽,我方於此道之世界而為真人。不欲以父命離母,不欲以母心離父,父母在,家在,我有家。我於國,感知母親大人之心,母欲離我,我似人缺水,渴。此欲為渴望,渴望見母親大人。」

「山海,父山,母海。山海俱見,而為世界。山於子目,父之德,水於子心,母之德也。觀高隻知其高,測之當以母理。此理母取之,父通之,父母收之。水不知其廣,父通於母理,則教子,製器而渡,則見母。兒知父母在,子心安。父母公娘,我守父禮,偽為相公,我從母意,偽為良女。世間一切之名,皆為母名,世間一切之禮,皆為父命。不違禮,不亂名,探這天地,而得自然之道,通自然之理。」

「父在人前,開拓前行,兒在父後,隻見背影。兒初生也,其身渺小,觀之不真,如山之巨,稱父為巨人。兒漸長大,觀父背影,比兒為大,稱為大人。此巨人,此大人,實父之影也,如山之高,如山之偉。此之高大,此之偉岸,前路再難,兒心不驚。兒隨父後行,披荊斬棘,篳路藍縷,一家人一起前行。世上本來沒有路,有人開路,徐徐前行,走的人多了,終成大道。辟小徑為路,以遺後人,是為遺產,以待後人,遺產為子產。後人循此路,走的人多了,小路拓為大道。此小徑即經也。此路為心徑,此經為心經。中秋明月夜,不敢望家鄉。家通象,法天象地,父在前開,得理於母心,父母教於子,此世界有國有野。國為父,野為母,在前演洪荒。登山以觀父,感心以知母,母不知父前,父不知母後,子居中傳道也。傳道於世,為後人之神話,傳說,演義。此家母心所在,即山海世界,一分這二,此即天地也。人所居為為,母心所治為地。非不等而稱之,是因人遵父命通人理而為天下,以母意通自然之理而為地上,此為即天命地理。天地之此徑父母製器而行,在朝為車,在野為舟。車者,父如山,載父德者。舟者,母如水,其廣如海,載母德者也。法天象地,天為家前,為自然,不可知,法之而開路,是為象後。以此世為真,此世為山海,以此事為偽,自然為山海。我為父母心中所想,而為此世之行者,非為父母之真子,不知也,偽為真而也。世間並無真假,隻有知不知,所知為道,故人言理為道。此道之理為三,不知有何新理,前路亦未可知。登船登舟者,非往洪荒,非往神話,也無後花園,隻見父母大人。父德以理通,母德以神啟,神啟不可由己,理通所本為心。此道一分為二,以二合一而成三。去往何方?孩子長大成人而為真人,去見父母大人。

道可道,非常道,為心道也。德在人,人可為之。自然在野,人可法之。

人在世間遵父命,稟母意,有己真性情而成長。周德為文,故世間以文而明,這就是文明。是故人所言,為文言,人所記,為文學。詩言誌,配以樂而歌。演政事民俗則為話本,配以樂,齊以律則為戲。心中所想父母大人故事,則為神話傳說。小說小人家說,說自己編大人的故事。穿越,穿越時空訴於大人們聽。

經,徑也,為祖所開之心路,隨祖拓為大道。緯,圍,把自己家圍起來,與野外區分開來,就是心中的籬笆。眾人一心,則此籬笆即紮得穩固,不會被人毀家。

「兩儀,四象,八卦,人之德也。二當合於三,兩儀之後皆不真,為孩子們還沒有長大自己學著大人去演人倫。一二三,道之數也,三為合一,即自然與人合一。心內合,身外合,身心內外俱合,此為三合。三合即為於此世界合道,當有道果。此道果即人與自然相合而納自然之靈於一家,而去承父母之後。道理留於後人,道果即是給世界的果實,從此之後這世界萬物自生自長,淪海化為桑田。」

「此為行者的道德心經,遺於後人。此世界之法為法自然,莫強求,需通理,以道理徐徐徐為之。母之色白,是故自然之理當為光。無色一分為七色,七色合一而為白色,七為妻,依然是一分為二,二合為一之一二三。」

「字亦不用說文解字,知造字之理即可。以居中,前承父母,後解自然,字無非是以音擬於此而已。遵父命稟母意,此為巫。以己心代母心而言,為誣。心口不一,汙,此汙為心汙,昧母意故加水名之。」

「德為文,穿衣而掩身,為紋。不穿衣裝有文德,則為紋身。父之象為龍,母之象為虎,身紋青龍白虎猶為大惡,不知父不知母,褻瀆人倫無過於此。文擬於自然,則為蚊。」

何為君子?君子之禮也,自己家是自己家,外人家是外人家。客隨主便,而不可喧賓而奪主。對外彬彬有禮,做事有理有節,此為君子待外之禮。自然之物必告而後取,若主人不在家,取之當有禮物。此亦不必權衡,憑心意而為。君子之禮為待外之禮,是大家之禮而非小家禮,各小家之禮自定。

義,大家之義也。小人裝大人顯於人前,則為儀。留於後人,則為遺。

儀容,儀禮,儀物即禮物,遺容,遺禮,遺物即遺產,其實都是一個意思,隻是施於的對象不同而已。知道理,則文字自解,道理不通強解之也必然不通。

行者於世間當有儀禮儀物,當有遺理遺物,此經即禮物,也是遺物。後人自取。

(此書完結。)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不吃香菜d的新書 六歲大叔 反派:那我搶些女主很合理吧? 穿越之重生異世 重生後,顧少夫人死心了 學姐,你到底喜歡了我多久 喪屍帝國的崛起 反派師尊竟是i人 末世來臨,係統帶我飛 錦鯉女主奪我黴運?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