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隨從與屬下(1 / 2)

加入書籤

第二日一早,杜中宵早早換上公服,準備去州衙畫押。韓月娘一直送到門口,小聲道:「既然知州相公不讓你這些日子處置公事,去畫過押後,早早回來。我們初來,好多事情要做。」

杜中宵笑了笑:「我自然理會。隻是為人屬下,又是新來,這些事情不好怠慢。」

說完,帶了柴信和兩個排軍,也不騎馬,向不遠處的州衙行去。

進了州衙,徑直去長官廳。到了地方,知州韓億和通判劉幾兩人都不在,隻有幾個公吏在那裡一邊處置公文,一邊閒聊。杜中宵畫了押,便到都廳來。

州衙辦公最重要的三個地方,知州和通判的長官廳,杜中宵等幕職官需每日前來畫押,看知通兩位長官有沒有什麼命令。韓億是以資政殿學士的重臣身份出任知州,基本不理庶務,劉幾不單設通判廳,一起在這裡辦公。另一個就是判官、推官日常處理事務的都廳,也稱使院,源流上來自於晚唐五代的節度使屬官,是杜中宵日常上班的地方。還有一個錄事參軍等諸曹官辦公的地方,稱為州院,顧名思義,源流來自於以前的州郡屬官。諸曹官不需至長官廳畫押,政務大多是在他們那裡處置。

宋朝地方製度源自唐代,設置上明顯分為兩個部分。一是沿襲自隋朝的州郡諸曹官,再一個是沿襲自晚唐的節度使體製的幕職官,隻是幕職官不再管理軍政而已。諸曹官是主體,幕職官是補充,地位上幕職官高於諸曹官,有把關、審核的職能。

都廳是州級官員聯合辦公的地方,日常由簽判管理,到了節假日,知州在此當值,因為這裡的公文大多都要知州、通判通簽。杜中宵的推官屬於這個係統,不過他在旁邊有自己的辦公地點,隻要每日過來畫押,經常過來走動就可以。所謂諸官會集,其實主要是他們下屬的公吏,每天這裡不能斷人。

到了都廳,拜過了正當值的簽判趙抃,畫過了押,兩人閒坐。

趙抃道:「近些日子,州裡最大兩件事,一是催收秋糧,再就是汴河漕運。今年賴天之幸,五穀豐登,秋糧收得及時,不需多勞心。現在秋天,正是最後一次漕糧發運的時候,汴河漕運事大。汴渠過本州在永城,那裡距州城較遠,年年必有州官在那裡主事。前幾個月,譚推官任滿,掌書記回鄉守喪,州裡人力捉襟見肘。你來得正是時候,在州城裡過些日子,便就要勞煩到永城去了。」

杜中宵拱手:「但憑簽判吩咐。」

趙抃點頭,嘆了口氣道:「你正少年,監督漕運事關重大,切不可掉以輕心。我這裡會派強乾吏員與你,萬不可出任何差池。汴河兩岸,不事稼穡一切仰食於漕運者眾多,裡麵不乏遊手好閒之人。在那裡坐鎮,一要小心謹慎,二要果斷。若有違法害民者,當辦則辦。」

杜中宵靜靜聽著,不時點頭。他當然不想出為辦事,剛來亳州不久,便就被派到百裡之外去,擔當重任,不是什麼好事。隻是幕職官裡,自己官職最低微,這種任務當然會落到頭上來。

正在兩人閒聊的時候,一個五十多歲的吏人前來行禮。

趙抃對杜中宵道:「這是孔目官金書召,一直主推廳公事,做事甚是勤勉。本來州裡離不開他,念你初來,讓他隨在你的身邊。他為吏多年,諸般事務熟悉,有什麼事盡管交予他辦。」

金書召急忙向杜中宵行禮。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陰燃 一步升天 無缺血魔 長公主的哭包小駙馬 三國,大漢再興 我穿進無限世界後,鬼怪們都瘋了 浮生筆記 攻略清冷妹妹 暗區突圍之我在暗區摸大金 重生後我成了妖精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