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七星量子大陣和可控核聚變(1 / 2)

加入書籤

葉天的辦公室裡,廖清遠、侯萬和李旭正圍坐在一起,商討著墨子號和濟南一號的具體情況。葉天沉默片刻,起身說道:「我有一些想法,大家一起探討一下。」

他提出了三個方案:一是利用量子力學中的量子糾纏原理,構建量子防護盾;二是借助量子糾纏原理,製造量子糾纏炸彈;三是依據量子力學原理,研發量子雷達。

這三個想法都涉及到一個關鍵問題,那就是能量供應。

廖清遠皺起眉頭:「照你這麼說,能量護罩不能一直開啟,隻有在量子雷達檢測到危險時才能啟動?」

葉天回答道:「也不是不能一直開啟,隻是需要一種技術來維持,那就是可控核聚變。」

核聚變產生的電能可以為量子糾纏的量子護盾提供能量。

核聚變是一種能夠產生大量能量的過程,通過核聚變反應產生的高溫高壓環境,可以驅動蒸汽渦輪機或磁流體發電機發電。

這些電能可以用於供應和支持量子糾纏的量子護盾。

葉天接著說:「我確實掌握了可控核聚變技術,但現在麵臨的問題是選擇哪種方式來實現。」

「可控核聚變?葉天,你連這種技術都突破了?」

幾人與葉天相處久了,對「奇跡」這個詞已經見怪不怪。

葉天繼續解釋道:

目前有三種方法可以實現可控核聚變。

第一:氘(D)和氚(T)是可控核聚變研究中最常用的燃料。

氘在海水中儲量豐富,而氚則可以通過中子轟擊鋰來製備。因此,從儲量上看,氘和氚是非常有前景的聚變燃料。

此外,氘和氚之間的聚變反應可以產生大量的能量,而且相比於傳統核能,聚變過程不會產生放射性廢物,也不會發生可能導致反應堆熔毀的失控鏈式反應。

第二:鈈-238和釷-232等重元素是其中的兩種候選燃料。這些重元素具有一些潛在的優勢,如更高的能量輸出和更少的放射性廢物。但是,它們也存在一些挑戰,如儲量相對較少、反應條件更為苛刻以及潛在的核擴散風險等。

第三:硼-11和碳-12等。這些材料具有一些獨特的性質,如更高的反應截麵和更低的活化截麵等,可能會帶來更高的聚變效率和更少的放射性廢物。但是獲取成本太高,時間過久。

廖清遠激動地說:「葉天,核聚變方麵我能幫上忙,龍國科學院就有這個項目。你隻要把技術交給我,就放心吧,我一定會在最短的時間內拿下這個項目。」

侯萬分析道:「雖然我對核聚變領域不太了解,但我知道,如果龍國能夠實現可控核聚變,那將為我們進軍太空領域奠定堅實的基礎。」

葉天思考了一會兒,說道:「那就這樣安排吧,量子衛星項目就交給侯萬了,我把這個項目命名為『七星量子大陣』。」

葉天拿出一個存儲器交給侯萬,說道:「裡麵有量子衛星的架構圖和源代碼,你順便把墨子號和濟南一號進行升級。我給你三個月的時間。至於量子衛星的其他商業功能,你可以和段英明叔叔商量添加進去。」

「另外,廖院長,可控核聚變項目就交給你了,命名為『深灣一號』,地址你們自已選。」

葉天又拿出一個存儲器遞給廖清遠,接著說:「這裡麵有實現可控核聚變的所有構架圖,包括所需承載反應堆超高溫的新型合成材料、仿星器、冷卻裝置等。」

廖院長聽得一愣一愣的,隨後說道:「要把可控核聚變裝進量子衛星裡,難道連可控核聚變的微型裝置架構圖都有?」

葉天點頭表示肯定。

在龍國科學院和肥物質科學研究院裡,廖清遠正與柳東院士帶領的團隊進行著緊張而激烈的溝通交流。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科幻相关阅读: 我在魔法經歷的一些事 炮灰醒來後成了法則 係統被拒收,我成了神豪 武當道主 沉獅的覺醒 匠錯 軟硬不吃的我差點追夫 穿書:八零小作精撩爆冷麵軍官 寶可夢之龍柱力 修仙界泥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