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秦的方法(1 / 2)

加入書籤

一大一小采購回家。

柴房裡麵有石磨,範雎先前收拾的時候就看到了,正好用得上。

石磨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但興起卻是好幾百年後了。

因為這個時代消息傳遞的困難性,再好的東西想要推廣其實並非那麼容易。

範雎又看了看庖廚,灶台鍋具什麼的都在,不過都髒兮兮的,得燒好滾水消毒後才能用。

範雎忙活了起來,一邊燒上滾水,一邊用石磨將買來的豆子磨成漿水。

趙政搭了個板凳,踩在凳子上,一勺一勺的將豆子灌進石磨裡。

他現在覺得乾什麼都特別的有勁,比起以前每天都隻能躲在房間內,現在外麵的空氣陽光都讓他特別的舒服,最好的是,他院子裡有仙人。

用石磨磨出來的漿水和機械研磨出來的有很大的差別,豆渣非常的粗,磨得也不夠徹底,很大一部分營養價值依舊留在豆渣中。

這樣也好,豆渣可以用來做大醬和醬油,範雎在購買醬油的時候,看到那價格時就有了這想法。

比較麻煩的是,豆渣和漿水的分離,其實說白了就是一個過濾的過程。

範雎找到一塊不要的布料,沸水煮了一番,消毒,然後用於過濾。

這個時代的布料沒那麵多工業染料,消毒之後,即可作為天然過濾工具。

等過濾好漿水,將漿水倒進溫水中緩慢熬煮。

一邊煮一邊將買到的那塊鹵鹽用溫水侵泡起來。

古時候的鹽又叫鹵鹽,通過熬製鹵水而浠出能食用的鹽,像這樣一塊還沒有處理的鹵鹽其實是不能多食的,會中毒,但便宜。

範雎要的正好是浠鹽時別人不要的鹵水,早些時候大部分鹵製品所使用的鹵料都是這麼來的。

等鍋裡的白色漿水熬製得開始翻滾,範雎將手上的鹵水一點一點的倒進鍋裡,邊倒邊在鍋裡攪拌,這一過程被稱為「點鹵」。

煮沸的漿水慢慢的在點鹵的過程中凝結,這時就不能那麼大的火了,也不能再攪拌,而是慢火等它凝固凝實。

一鍋白色的漿水,原本如同滾動的雪花,現在卻神奇的變成了玉膏一樣。

晶瑩剔透,玉之骨髓,食之長壽,這就是「長壽玉膏」名字的由來。

食之長壽,還真不是在亂說,我國長久以來的飲食習慣偏向於碳水化合物,而少蛋白質。

人的生長生存所需,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是需要均衡的,但在古代普通百姓要吃夠肉,實在太困難。

而豆類製品卻是最好的植物蛋白。

所以在蛋白質大量不足的情況下,多食用這「長壽玉膏」,的確有益。

還有一方麵,古時食物粗糙,人到老年牙口不好,難以下咽和消化,吃不下飯自然人的身體就不會健康到哪裡去,而「長壽玉膏」則完全沒有這樣的問題,我就有了老年人常食則長壽的說法廣為流傳,這也是「長壽玉膏」名字由來的另外一個說法。

趙政墊著腳,看得一愣一愣的,伸手擦了擦嘴角的口水。

似乎比豆飯更加的吸引人。

範雎盛了兩碗,然後弄好調料碟子。

醬油,鹽,茱萸切碎。

茱萸,在辣椒還未傳入國內時,一直是辣椒的代替品。

它和辣椒的味道還是有一些區別的,沒那麼辣,味道帶著一點苦,怎麼形容呢,就像味道淡一些的芥末。

趙政正捧著自己的碗,向門口走去。

仙人說,他得讓趙國人知道,他有多受重視。

這長壽玉膏,可不就是別人吃不到的。

不多時,趙政煙熏火燎的跑了回來,範雎都看得一愣,怎麼衣服跟快著火了一樣?

範雎也探出頭看了看外麵,隔壁大門,一個頭頂一奇怪青銅冠的高冷孩子正怒目而視。

說那孩子戴的「冠」奇怪,因為它是青銅所製,上麵纏著大紅色的帛絹,像兩條大辮子垂在小臉兩側,跟個小二郎神一樣。

更奇特的是,那青銅紅冠向外噴射著火柱,看得範雎都愣了好半響。

難怪趙政眉毛差點都被燒了。

趙政可憐巴巴地跑到範雎身邊,還不忘回頭喊道:「燕國子丹,我就是……我就是路過……,你居然用地母器皿燒我。」

對麵那高冷孩子拂了拂頭上冠,冷哼了一聲。

跑到他麵前,碗都湊他臉上了,炫耀得都快上天了。

說什麼神仙才能吃到的長壽玉膏,一般人沒得吃。

範雎其實也沒想到,趙政這小孩是真能炫,都不用教。

範雎有些詫異地看了看對麵那孩子,燕國公子丹?

歷史上記載,公子丹的確在這段時間,被質於趙國。

七八歲的小正太一個,範雎心道,可惜他的相機沒電了,不然非得拍上一張,將這個時期能遇到的歷史人物拍個遍,搞一個人物集出來,多有意義。

範雎對對方頭上那戴著的冠也頗為感興趣,對趙政問道:「地母器皿?」

他記得在邯鄲城外遇到過一個剛從地底出來的隊伍,他們拖出來一青銅大球,其他人也稱為地母器皿。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科幻相关阅读: 三國,但現代奇譚 罰天紀 地皮在手,美人我有 快穿:我要如何取得男主芳心? 控分大帝和覺主的愛情故事 星源之地生存日常 春風十裡歲月靜好 隻要幸福就好之幼兒教師在古代 重生在不周山做苦工 我心太軟,打造鋼鐵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