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亂長安 第一七六章 暗流(1 / 2)

加入書籤

建元二十年,七月初一,長安微雨。

今日的京師看起來依舊如往常般美麗,細雨飄飛,行人更少。

天蒙蒙亮時,一隊雜耍班子自南門而來,要入長安。

雜耍班子大概二三十號人,大多穿著青袍做道人裝束,還有八人穿著緊身黑衣,頭戴鬥笠。

「官爺,我們是賣藝的,來京城混口飯吃,煩勞放行則個。」

領頭的中年道人臉上帶著笑,向城門口攔住去路的戍卒微微躬身。

麵對這些道人,戍卒並無太多好臉色。前秦崇佛,東晉崇道,這是這個時代的大趨向。

固然前秦官方並不排斥道教,東晉官方也並不排斥佛教,但兩國民間卻總愛追捧自己國家所尊崇的,同時貶低鄰居所尊崇的。因此,無論是在前秦當道士,還是在東晉當和尚,都是極容易遭遇白眼的工作。

「晉朝來的?」

戍卒一見這麼多道士,下意識便以為是晉人。

中年道人卻搖搖頭,操起一口流利的秦朝官話,笑道:「我們都是秦人,曾在西蜀青城山修道,學了些小把戲。如今遊走各地賣藝為生。與晉朝那所謂的天師道並非出自一脈。」

「西蜀也流行道門麼,我卻是不曾關注,要我說燒香還需去佛寺才好。」一聽說是國人,戍卒便放鬆了些警惕,卻還是打量著那八個鬥笠黑衣人,遲疑道:「這八人為何沒穿道袍,他們這裝束倒是古怪,不似良人。」

中年道人打了個哈哈,道:「正要有些個奇裝異服,才能引來圍觀不是?正要多些人圍觀,才好賣藝啊。」

戍卒一聽,想想倒也是這麼個道理,標新立異才能引流嘛。便一揮手:「行了,你們進去吧。」

中年道人道了聲謝,便帶著雜耍班子緩緩入城。

「青城山咦,我以前曾聽一些遊俠兒說過,青城山裡頭藏著一座樓,叫做九星樓。樓上有許多殺手,個個武藝高強,殺人不眨眼,是真的麼?」

雜耍班子剛剛踏入城門,便聽得先前那戍卒在後頭好奇發問。領頭的中年道人便回過頭,朝著戍卒笑笑,道:「自然是假的。」

東門來了一幫遊俠兒。

所謂遊俠兒,便是一些想當江湖人士的少年,可以看做是江湖人士的預備役。翻譯成後世的叫法,江湖人士是社會上的混混,遊俠兒則是學校裡頭的不良學生。

東門的戍卒打量著眼前這幫少年,這些少年人手一把劣質刀劍,一個個打扮得非主流,留著奇怪的發型,很顯然是一幫遊俠兒。

官府對江湖人士監管得比較嚴,對遊俠兒卻是要鬆懈不少,畢竟他們還是孩子嘛!

「你們是哪裡的人家,好好的良人不當,當甚麼遊俠兒!我家小子與你們一般年紀,在學堂進學,將來說不定能夠入朝為官哩。」

戍卒對著遊俠兒們語重心長地勸說著。

其中一個遊俠兒笑嘻嘻地對戍卒說道:「我姓冉,這些都是我的兄弟,我們從鄴城而來。聽說京師繁華,特意過來逛逛。」

「原來如此。」戍卒沉吟道:「鄴城號稱冀京,本為趙魏燕三朝舊都,想來也該不差。不過比起長安城來,自然還是遠遠不如的。畢竟那趙魏燕皆是彈丸小國,如何比得上咱大秦朝!你們少年人要增長閱歷,是該進京看看。」

那少年遊俠兒使勁點點頭,附和著戍卒道:「可不是麼,我們特意找家裡討要盤纏,就為了來京師瞧上一瞧,看看這人世間的極致繁華。」

「小子,你姓冉?這姓倒是不多見,以前魏朝那位武悼天王,便也姓冉。」

原本還笑嘻嘻的少年,聽得戍卒此言,突然神情一肅,道:「那是大魏平皇帝,武悼天王乃是燕朝滅魏之後,給魏平帝強加的蔑稱。」

戍卒點了點頭,道:「原來是這樣啊,我亦隻是聽說,具體細節倒也不了解。咦,你該不會是魏朝宗室後裔吧?」

少年哈哈大笑,道:「我若是宗室之後,天潢貴胄,又怎會帶著一幫弟兄當遊俠兒!」

戍卒一聽,便也覺得自己先前的猜測實在是毫無道理,不由啞然失笑。

又是閒聊幾句後,戍卒便放遊俠兒們入了城,還不忘在後麵囑托:「回去以後莫忘了做個良家子,休要再當遊俠兒,沒甚前途的!」

隻見前方少年們不耐煩地擺了擺手:「知道了,知道了!」

北門入城的人最多,可謂是絡繹不絕,城門口排著長長的隊伍。

這些人各色各樣,有農人,有士子,有商人,有遊俠,看似並無瓜葛,進城之後去向也不盡相同。

這一幕在京城很是正常,京城每日都是往來熙熙,本就人來人往。就算今天飄著些許細雨,也並不影響如潮的人流。就連最高明的青蠅司執事,也未看出半分不妥。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墮玄師 從浪客開始 全能近戰 我真的不是雙重人格[綜] 今天女皇及格了嗎 今夜星空真美 陰間角色模擬器[聊齋] 首輔大人的農家錦鯉妻 棄女之錦繡農門 海賊世界的雷電法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