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 萬裡初行(1 / 2)

加入書籤

第二天一早,金誠一、徐元禮和秦川就帶著晉州和保民軍的官員將佐來給大明使者、山東登州衛鎮撫將林蔚送行,眾人在城南的長亭客氣一番後,林蔚便告辭帶著手下的親衛往晉江而去。

金誠一回過頭來問秦川:「秦將軍,你以為大明天軍何時能夠參戰?」

秦川想了想,說道:「照林將軍所說,一部明軍已經到達義州,這應該是先鋒部隊,大軍不久也會來到,現在將近秋收,估計等秋收後軍糧備齊,明軍便可南下平壤了,最遲年底之前,明軍將於倭軍在平壤到漢城一線展開決戰。」

「你對他兩軍的戰局如何看?」現在金誠一已經非常相信秦川的眼光了,事實上,秦川到現在為止,對戰局的判斷和把控都沒有出過什麼差錯,足以稱得上「名將」二字了。

「關鍵看明軍會來多少,如果大軍足夠多,能夠對倭軍形成壓倒性優勢,那麼倭軍將會很快南撤,如果明軍數量不足以碾壓倭軍,那戰事說不定就將僵持下來。但明軍拿下平壤的問題不大,因為倭軍的糧草難以北運,無法在平壤駐紮太多的軍隊,兩軍多半會在入冬時在漢城以北形成對峙,當然,這個前提是來的明軍數量不夠。」

金誠一嘆口氣,說道:「來的明軍大半應該是遼東軍,遼東軍以李家的九千家丁為根底,能戰之軍不過兩三萬,且多為騎兵,在一馬平川的遼東自然能夠稱雄,但在我國這種多山之國,怕難以施展,倭寇又多火器。老夫估計,若是天子不多派大軍前來,此戰必將艱難。」

秦川道:「若真如此,晉州、全羅將麵臨滅頂之災,倭軍必定北守南攻,先來解決我們。」

旁邊的徐元禮一聽,擔憂的問:「那你有何良策?」

「無他,唯有征兵練軍、擴充軍備、整修城防。」

徐元禮道:「擴充軍備、整修城防,這些都沒有問題,隻要有錢有糧即可,但要征兵擴軍,晉州這裡現在幾乎人人皆兵了,哪裡還有多餘的人丁?這幾月的戰事,已經死傷了好幾千人,若是再來這樣幾場大戰,晉州怕是再無男丁了。」

金誠一道:「不是還有泗川、宜寧,還有全羅道嗎?」

徐元禮道:「泗川和宜寧已經和晉州一樣了,全民皆兵,也變不出更多的兵了,全羅道不是我們的地盤,如何在那邊征兵?」

「能不能打到倭寇占據的州縣去征兵?」金誠一問道。

秦川道:「怕是也難,上次在鹹安救援老大人和金大人時,我軍解救了一個東萊的百姓,據他說,倭寇在所占據的地方大量征發民夫,充作勞役和炮灰,百姓被迫紛紛舉家逃亡,現在那些地方十室九空,沒剩幾個人了。這次倭軍進攻晉州,征發的數百民夫全被強逼來填壕溝,最後都死在我軍箭下了。」

金誠一恨恨的說道:「這些天殺的倭賊!」

徐元禮問道:「那怎麼辦,以後倭寇大軍來了,如何抵擋?難道隻有退到全羅道,或是退到海島去嗎?」

金誠一道:「倭寇不會追到全羅道嗎?而且倭寇既然發了大軍,肯定是想把全羅和晉州一起端掉。至於退到海島,倭寇不一樣的也能泛海而來嗎?再說海島上耕地很少,這麼多軍民百姓如何維持?」

徐元禮不吭聲了,便盯著秦川,金誠一也看向秦川,等著秦川說話。

其實這些天秦川一直都在考慮這個問題,晉州一帶的人力資源的動員和使用可以說到達了頂點,現在常備軍有一萬多人,這是目前晉州能維持的最大限度的軍隊人數了,如果再征兵,就將影響到晉州正常的生產活動,畢竟這個時代的社會生產主要還是農業,離不開體力更甚一籌的男子,如果一個村莊男丁大都被抽走了,剩下的婦孺老幼,不要說維持正常的生產都很艱難,就是自身的安全也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因此秦川建立了民兵,讓男丁們可以不離家離鄉,同時他對民兵的調動和使用也非常謹慎,盡量壓縮在外的時間,上次救援鹹安,也是無兵可用,才不得不大量使用民兵。

至於全羅道,秦川幾次路過全羅道,發現情況也不是很好。李洸北上勤王時征發了好幾萬人,再加上數次大戰,人員損失相當嚴重,為了彌補損失,同時還要維持全羅道幾百裡的防線,李洸在各地征丁拉夫,已經鬧得民怨沸騰了,許多人家都躲進了山裡,秦川從全州回來時,看見城鎮和鄉村都蕭條得很,丁壯看不見幾個,入目的盡是老弱婦幼。

徐元禮突然問道:「秦將軍,那些降倭還算安穩吧?」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萬千劍心 網遊:我能修改萬物時間 武道爭鋒 妖妖不可欺 鬥羅:新婚夜,胡列娜偷聽我心聲 詭異復蘇:我成了詭異源頭 與仙同歲 職業哥別混了 諸界從笑傲開始 侯爺,夫人還是想殺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