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把矛頭指向儒道(2 / 2)

加入書籤

這話讓坐在一旁的沈氏就聽得不怎麼舒服了,她輕輕一笑:「男孩子女孩子都一樣,菱兒瑾兒的武道天賦也不差。」

「這倒也是。」皇甫氏沒有反駁。

至於男孩子女孩子有沒有區別,在場所有人都心裡清楚。

方禹菱和方禹瑾姐妹倆默不作聲地吃完麵前的水果,然後起身看著方禹寧,笑吟吟地道:「小七今天的晚課好像還沒有練習呢,走吧,姐姐們陪你練習。」

方禹寧小聲道:「我晚膳前就練習了的。」

「是嗎,不過姐姐們作為你半個老師,沒看到就不算,晚膳後正好練習練習,消消食兒。」方禹瑾笑眯眯地對著方禹寧說道,眼底就好像一座冰潭一般順著目光朝著方禹寧這邊凝化而來。

「好好好,小弟也覺得晚膳前的練習不太完美,兩位姐姐能指點一二,自然是小弟的榮幸。」說著,他連忙起身朝著演武場跑去。

之所以跑這麼快,完全是擔心兩位姐姐再拎著他的脖子,直接把他提到演武場去,那樣的事情有過一次就罷了,如果再多,那就算他智商欠費。

不多時,演武場內就傳來一陣乒乒乓乓的擊打聲,同時還伴隨著一道男子尖叫的拖長音。

膳房內,皇甫氏等人相視一笑。

書房內,燭火嗶啵作響,三道人影圍著桌案不斷地討論著。

「爹,大哥說的沒錯,如果您真要諫言重商之策,恐怕會得罪朝中絕大多數人,而且儒道不但在朝中威望甚高,在民間也有不俗的影響力。如果不是儒道的話,為何帝國的商道如此慘淡?」方禹和勸誡道。

方舜天搖搖頭:「儒道壓製商道,是擔心民生問題,但是如果能有效地應對這些問題,大力發展商道有百利而無一害。」

「可是爹,如果儒道這一關過不了,哪怕陛下心裡認可也無濟於事。這件事和推行革新法典不同,革新法典是為了農人,為了天下百姓,很契合儒道的思想,儒道自然是全力配合。」

方禹承說道:「但是商道不同,如果推行商道,和儒道的想法背道而馳,勢必會引起儒道的全力打壓,到時候後果不堪設想。」

方舜天沉默了。

身在官場,而且能夠混到正一品的品秩上,方舜天不是傻子,他也不是那種剛正不阿的正人君子,他很清楚如果重商之道的諫言呈上去,必然會遭到所有朝臣的口誅筆伐,甚至連陛下都會礙於壓力而降罪與他。

儒道是個龐然大物,和儒道去碰撞,結果很明顯,自然是他頭破血流。

看來,想要推行商道,那就勢必要讓儒道之人改變思想,改變治國策略。隻是這樣的想法,隻能想想而已。

「承兒,你去問問小七,看看他有什麼想法沒,他既然在膳房的時候就提出了這個擔憂,想來他對發展商道也是有想法的,或許他能夠解決這個問題。」方舜天苦思冥想了好久,最終還是敗下陣來。

方禹承點點頭,事實上他早就想這麼做了,但是沒有父親首肯,他便不能去做,不然會讓父親下不來台。

方禹承快去快回,他隻帶回了一句話:「小七的話是這樣的,『儒道重農抑商的觀念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儒道重農抑商的觀念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方舜天父子三人再次陷入了沉思之中。

而這個時候,方禹承駭然發現,小七自從開始恢復之後,性格也發生了大變,而最重要的是,他的想法很多時候都有些離經叛道,而聖院根本不可能教他那些東西,那他又是怎麼知道的,怎麼想到的?

事實上,方禹寧有這麼多想法全都歸功於他記憶中的另一段人生,而方禹承等人則沒有這些文化的碰撞,在思想局限的情況下自然想不到其他東西。

「爹,我覺得,小七的意思是,我們應該溯本回源,查查儒道到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推行重農抑商的想法的,以此來進行針對,到時候說不定能夠將儒道的思想徹底改變。」方禹和忽然眼前一亮,睜大了眼睛說道。

「沒錯,正是這樣。」方舜天恍然大悟。

有了方向和目標,父子三人便開始查閱書房內的所有典籍資料,身為當朝太宰,而太宰又是掌管朝廷六典的官職,書房裡的書籍自然豐富無比。

方舜天身為儒道三品,自然手段極多,以他的能力閱讀典籍自然不是一字一句地去讀,而是一堆一堆地讀。隻不過幾個呼吸的時候,就有數十本典籍了然於月匈。當然,這其間也有他之前就看過這些典籍不少遍的原因。

方禹承雖然是儒道七品,但沒有老得那麼變態的能力,隻能和老弟一起老老實實地翻閱典籍。當然,他們都是儒道弟子,實打實的讀書人,翻閱典籍的速度也比常人要快出很多倍。

長夜漫漫,演武場的聲音愈來愈小,最終陷入了沉寂,整個太宰府像是被黑暗吞噬了一樣,逐漸安靜。唯獨書房燈火大亮,大有一副亮不到天明不罷休的架勢。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玄幻相关阅读: 被狠戾太子當替身後 綠茶大佬不講武德 都市神醫:手握八份婚書 遊戲馬甲不能掉! 我口袋裡有個奶凶少年 我讓前任高攀不起 團寵千金的馬甲又被扒了 重生後我成了我哥 重生八零:農門棄婦是大佬 誘妻入我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