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大朝會之爭(2 / 2)

加入書籤

如果硬要說的話,兩人現在論的不是是否可以行商,而是在論道。以商道為基礎,如儒道為核心,進行論道。

如此論道,如果是平常時候,自然是點到為止即可,畢竟太過高深的論道隻能有一個結果,那就是至少有一人重傷而退,甚至死去。

隻是三言兩語,方舜天和王丞相就進入了論道之中,這是其他人意料不到的事情,誰也沒想到竟然會發生這種事。

哪怕是洪武帝,對於這種情況也是始料未及的。

不過很多人倒是饒有興致地觀看這場論道,尤其是儒道三品之下的儒生,觀摩這場論道,能省去很多人很長一段時間的修煉。

至於丞相大人和太宰大人二人論道的結果,很多人並不在意。

「爹,你一定要撐住啊。」

百官之中,站在戶部一應郎中中間的方禹承一臉緊張地看著這一幕,今日大朝會之前,他就知道父親要推行重商政策,而且也猜到了要推行這項政策可謂是困難重重,王丞相是必須要想辦法推倒的一座大山。

方舜天聽著王丞相字字珠璣的紮心之語,每一個字都好像一根刺一樣紮在他的心上。

不過他並不在意,毫不理會王丞相的話,冷笑一聲:「丞相身為儒道大家,應該知曉儒道是從何時開始奉行重農輕商抑商思想的吧,也該知道聖人是如何看到行商的吧!」

「那又如何?」王丞相冷哼。

「嗬嗬,看來丞相雖說學富五車飽讀詩書,卻沒想到竟然看漏了不少。」方舜天桀桀一笑,「聖人言,仁者以財發身,不仁者以身發財。聖人所言並非抑商,而是抑製奸商。爾等穿鑿附會,混淆是非,才是最大的可恥。如若真正抑商的話,那丞相身上的衣物又由何人縫製,丞相每日所食之菜蔬又是何人栽培?相比起商道帶給國家的微不足道的負麵影響,它才能真正做到國富民安。」

方舜天義正言辭地說道,把王丞相狠狠地貶斥了一頓。

不過,他的話在人群中引起了巨大的轟動和反響。

「聖人似乎真的沒有說過重農抑商,儒道好像是後來才提出這種說法的。」有國子監出身的正牌朝官說道。

「的確是,神魔時代,人們就通過交換所需來達成各自的目的,後來才有了儒聖、道尊、佛祖的崛起。」

「商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心才對,所以聖人才言,仁者以財發身,不仁者以身發財。」

「看來,太宰大人說的都是真的,聖人並沒有否定行商,隻是抵製奸商惡商。」

「那,儒道傳承了許多年的思想是錯誤的?這不是聖人的思想?」很多人驚呼,好像發現了什麼了不得的秘密。

而大部分文臣則如喪考妣,他們都是儒道的儒生,從未想過自己根深蒂固映入腦子裡的聖人思想竟然有錯。

能夠站到大朝會上的儒生,自然是天底下最頂尖的一部分儒生,至少都是方禹承這般的七品及以上。

儒道七品入六品,是一個分水嶺,而這個分水嶺便和儒道典籍有關。很多儒生通過印證,駭然發現,方舜天說的竟然沒有錯。

儒道並未從一開始就否認商道,重農抑商卻是後世的升華理念。

一時間,大部分儒生陷入了迷茫,還有一些人周身的氣息紊亂,力量肆意爆發,道心坍塌,整個人陷入癲狂的邊緣。

在場的變故很快就引起了禦林軍的反應。禦林軍們分出幾人分別前往那些道心受損的官員麵前,舉起手中的製式長刀,重重地砸在這些發瘋的人後腦勺上。

「暈過去就好了?」不太懂的人有些意外,畢竟這可是道心蒙塵甚至破損,運氣好的人修為止步,運氣差的人一身修為會盡數消散。

王丞相麵對方舜天的反擊,忽然發現自己竟然有些無能為力。

素日裡聖人文章脫口而出張嘴就來,卻沒想到站在方舜天麵前竟然有一種被徹底壓製的感覺。

雖然方舜天的反擊太過淩厲讓他根本反應不過來,他才會落於下風,但王丞相不得不承認,方舜天挑選的點實在是天巧妙了,往往能夠一擊必中,讓他根本沒有抵抗的餘地。

而在儒道之中,雙方論道之時,其中一方產生認輸的想法後,這場論道便由另一方獲勝結束。此刻,王丞相的內心裡正不斷閃過這三個字。

這種認輸,涉及到了道心,涉及到了儒道本身。一旦認輸,以後再也沒有翻身的機會。重頭再來?想得美。

「我輸了。」

王丞相在心底認定般地說了一遍,然後正要張嘴認輸,忽然耳邊傳來一聲唱喝:「院長大人到!」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玄幻相关阅读: 被狠戾太子當替身後 綠茶大佬不講武德 都市神醫:手握八份婚書 遊戲馬甲不能掉! 我口袋裡有個奶凶少年 我讓前任高攀不起 團寵千金的馬甲又被扒了 重生後我成了我哥 重生八零:農門棄婦是大佬 誘妻入我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