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時機未到(1 / 2)

加入書籤

梁王山的日出與日落皆是勝景,課題組的同學們大飽了眼福,便繼續開始大家的考察工作。

梁王山,古稱裝山,距離春城40多公裡,此山雄偉壯麗、挺拔險峻、古木參天,素有「滇中第一名山」的美稱。元代梁王與此山的歷史交集,山上有不少梁王遺留下來的軍事遺址,因此被稱為「梁王山」。

正值天氣晴朗,站在山頂,「一山觀四海」的奇幻景觀便可盡收同學們的眼底。向西可以看見滇池,向東南可見撫仙湖,東北可瞧見陽宗海,向南則可遙望星雲湖。

當然,課題組的成員們也非常有幸地尋找到了一部分元代梁王所遺留的軍事遺址,不過這與他們的專業相關性不大,所以大家隻是看看,並不打算認真去研究。

待梁王山考察完畢,接下來該去新的地點,課題組的同學們決定從澄江市開始,順時針繞著撫仙湖一圈,進行實地考察。

在進行沿湖半個月的考察工作之前,課題組先來到了澄江縣城東邊6公裡處的帽天山。這裡因生物化石而聞名世界,是無數地理學子和生物研究學子們最想來的地方之一。

上個世紀80年代,我國研究員在這裡發現了大量寒武紀原始多細胞生物的化石,這些化石是寒武紀生物大爆炸時期產生的,再現了這個時期海洋生物的真實麵貌,是極其稀有罕見的,極其富有研究意義。

課題組的成員們也是因為這些生物化石,才對這裡的地形地貌演變有了更深的了解。

撫仙湖的北邊是澄江所管轄的,這一部分湖麵較寬,湖水麵積廣闊,湖水也比較深。

沿湖村莊眾多,兩岸邊上有尖山、麒麟山、筆架山、太陽山等連綿起伏。尖山平地拔起,雄偉峻峭,「玉筍擎天」,再加上山中多密林,地勢崎嶇跌宕,路況復雜,為課題組成員們的實地考察增添了不少困難。

順時針往下,是華寧所管轄的,華寧地處滇中高原湖盆區的南邊,有一條南北向的環湖路。

再往下,便屬於江川區所管轄了,星雲湖向撫仙湖泄水的河流被稱為海門河(因生態環境惡化等原因,這條河的泄水作用已經減弱),以及神奇的界魚石都在這裡,就連湖中島——孤山島也在此區域內。

據說,匯入撫仙湖的水首先會流入星雲湖進行沉澱,再經過海門河流入撫仙湖內,這也是「唯撫仙湖最清」的原因。

海門河僅有1公裡長,卻隔山連接著兩大湖泊,河中段有一堵伸到水麵的紅褐色石壁,被稱為「界魚石」,旁邊還有一座石碑,石碑上有文字:「星雲湖棲息之大頭魚,撫仙湖生長的抗浪魚,以石為界,不相往來。」

這段文字講的是,星雲湖裡生長了一種大頭魚,撫仙湖生長了一種抗浪魚,這兩種魚兒以界魚石這堵紅褐色的石壁為界限,互相不來往,神奇又神秘!

西南麵的湖中,有一座小島,名稱孤山島,也叫瀛海山,島上有山名大孤山。既然有大孤山,就該有小孤山,然大自然天威難測,明末地震加上暴雨,小孤山和連接兩山的飲虹橋皆被盪盡,隻餘大孤山存留至今。

撫仙湖考察完畢,課題組準備去考察其它四個湖泊:分別是滇池、陽宗海、星雲湖和杞麓湖。

滇池,在撫仙湖的西北方向,又稱昆明湖、昆明池、滇南澤、滇海,是西南第一大湖,是滇省省會城市春城境內的湖泊,是滇省最大的淡水湖,有「高原明珠」的稱呼。湖水分內外兩部分,「一線平分秋色」,內海又名草海,麵積不到滇池總麵積的百分之三,所以外海才是滇池的主體部分。

陽宗海,又稱大澤、奕休湖、明湖。它在撫仙湖的北麵,湖麵狀如一隻巨履,兩頭寬,中間略窄,湖麵積隻有撫仙湖的七分之一。湖岸平直,沿湖有嶙峋的怪石林立。「明湖澄碧」,陽宗四景之一,每每遇到晴天,雲斂靜影澄碧,帆船往來,漁歌互答。

星雲湖,又名星海、浪廣海、量水川,它位於撫仙湖西南方向,因夜間星空皎潔,銀河照應湖心而得名。星雲湖是營養性湖泊,有「天然養魚場」之稱,湖內盛產魚蝦,適宜漁業發展。據說,很久以前,撫仙湖和星雲湖是不分彼此的。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宇宙浩瀚,淼淼如煙 請叫我鬼仙 驚!綁定的宿主竟是饕餮大人 靈氣復蘇,從一條蜥蜴開始進化 回到仙境後,我選擇了復仇 重生的我真沒想戀愛啊 歸終之簡 禦獸:開局進化蟻後,我化身天災 震驚!我夢想成真了 念意zy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