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推波助瀾(1 / 2)

加入書籤

待到七夕這日,因著前一夜的綿綿細雨,一早起來天空便似被洗染過的錦緞般,透著奪目的碧藍色,就連府裡的花草似乎也格外有了靈氣,皆挑起身舒展著自己綴滿雨珠的綠葉。

此刻無竹苑內,在念奴的攛掇下,李綏換上了新裁的血色雞心領繡金牡丹石榴裙,臂上再挽一條同色披帛,遠遠看去隻見那衣裙顏色純正如大漠的落日煙霞,籠罩的少女肌膚更加白皙如雪,分外嬌美動人。

當李綏攜著念奴、玉奴來到了李氏的朝露院,一入裡轉過屏風便見李氏也換了絳紫袒領齊月要百鳥鬧春裙,正與身側坐著的劉氏說話,劉氏原是李氏自隴西帶來的家生婢子,因著眉目秀美,性格溫婉,便在李氏的屬意下納給楊崇淵做了四夫人,起先因著受寵了些時日,劉氏一舉奪男,雖說母憑子貴在府裡站穩了腳跟,但相比於大夫人李氏,二夫人曹氏、三夫人崔氏而言,劉氏的身份屬實低微了些,更何況府內夫人皆有子女傍身,劉氏單生下了五郎楊昭便也算不得大功勞了。

久而久之,大郎楊晉隨楊崇淵東征西伐頗得楊崇淵的青眼,曹氏母憑子貴在府中地位越發不同,便是平日裡連寵愛也比旁的幾房夫人多了幾分。至於劉氏,在曹氏的打壓,崔氏的冷眼下,在府裡的存在感便越發低下去,好在劉氏原是不爭不搶的人,雖是夫人,卻依然日日晨昏定省的到李氏這裡來請安,陪著說說話,再有兒子尚在身邊便也覺得知足了。雖平淡,卻安心。

「姑母——」

李綏上前先向李氏福了一禮,隨即側首向劉氏得體的頷首笑道:「夫人也來了。」

一旁坐著的劉氏如今方過而立之年,雖不似曹氏、崔氏那般將流水的銀錢花在日日的保養之上,卻依然眉目如畫,頗有幾分餘杭水鄉女子那般有著清淡柔美的盈盈之態,方才自李綏一進屋,便已自然地起身等待,此刻對著李綏也是溫婉一笑:「郡主。」

「今日這身衣服選的好,襯得人更像是雨後嬌花了。」

聽到李氏說笑,李綏便轉身尋了位子坐下與之說話,眼看劉氏坐在那兒搭不上話,隻是低眉含笑的聽著,李氏便溫和道:「你一早便來這陪我了,這會子便回去歇息罷。」

劉氏聞言撫裙起身,向李氏恭敬行了一禮便要退下,上座的李氏似又是想起來什麼,再次開口道:「前幾日二郎他們幾兄弟的課業我看了,五郎也長進了些,這裡麵少不了你的悉心照顧,日後要再進益才是。」

說完李氏對身旁的婢女道:「去取兩方寶墨和兩冊紙來,送與五郎。」

劉氏聞言,眸中難掩感激與動容,連忙欠身道:「謝夫人恩賜。」

當劉氏恭謹地退了出去,李氏這才招了李綏坐到自己身邊閒說幾句,待到姑侄情誼正濃時,李氏眸中拂過幾分惆悵,溫柔地伸手撫過李綏雪白的玉腮,拇指輕輕摩挲,語中滿是愛撫和不舍,隻喃喃輕語道:「日日裡見著不覺什麼,今日這般細細打量才覺得,阿蠻是真的長大了,與大長公主已是一般高了,如今你承了你阿耶阿娘的好模樣,便是比當年的大長公主,還要出色許多來。」

「你阿耶隻你一女,向來疼你,若是將你嫁給旁人,我們總是擔心的。好在你與二郎自小青梅竹馬,知根知底,他日你嫁入楊家,二郎斷不會,也不敢欺負你,如此你也不必離了我的身邊,你與二郎的婚事,前些日子我已與你父親商量過了,待過幾日便將你們的庚帖送去玉清觀請張真人相看,待庚帖禮一過,便教二郎去你阿耶那求親,到那時我也安心了。」

看著眼前語中溫柔的姑母,李綏知道,她自小長在她的身邊,這九年朝夕相伴的情誼,早已是母女一般,便是這婚事,也的確是為她思量過的。

在所有人的眼中,楊延論貌,論才,論家世,論前途,無不是長安多少王侯貴胄之女日思夜盼的,更何況還有這自小長大的情分,將來還有姑母做未來的婆母,按理言,她嫁入楊家,是斷不會受了委屈的。

前世她便是因著這些道理,不忍姑母失望,不願父親擔心,選擇了默許。

可如今她知道,她與楊延從來隻有兄妹之情,即便日久生情,也生不出夫妻之情來。

所以一開頭便注定了結局,哪怕楊延前世與她日漸冷淡,成了後宮三千的風流帝王,她的心中也從未生出絲毫的嫉妒,甚至毫無波瀾,如此心態反倒讓楊延怒不可遏。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持娃上崗之雌霸天下 望眼欲穿 天符雲仙 帝師神婿 卿玉華音星河落 我當玄師修世界 諸天:從屠龍開始融合萬物 星寵:開局孵出孫悟空 邪魚 海賊:人在海軍,朝九晚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