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當堂殿試草班成(1 / 2)

加入書籤

到了縣衙,周正邦笑道:「還是王後睿智。」

幸好周正邦到的及時,否則李秀娥的計劃恐要落空了,這是二人昨天商量好的,給國王演了一出雙簧。

「周大人來的剛剛好。」

縣衙內已經聚集了好多人,有原屬衙役,更有許多布衣。

李秀娥落座堂前書案一側,對下麵之人一一過目端詳。

周正邦很快擬旨完畢,當場宣旨。眾人悉知王後主政,紛份跪拜。

李秀娥免去了諸多繁文縟節,很快進入正題。

原來周正邦早派人各鄉鎮貼出了告示,凡滿十六歲,不論男女,願意入新朝為官者皆可報名應試,可文可武,隻要通過當堂殿試,即可錄用。

告示貼出去三四天了,條件如此寬泛,前來報名的人也不過百名,更不見女的,看來石昌縣人才確實難覓。

不過李秀娥並不著急,新朝新立,威望尚未建立,持觀望態度之人肯定大有人在,急不得一時。

按照計劃,一眾人等分為兩部分,報考文官的在東,報考武官的在西,按報名表一一核對。

先考文,再考武。

眾衙役搬來桌椅,在院內擺好,單人單桌,應試文官人員入場。

李秀娥親自出題,一道國文論述,一組數術算題。幸好她也曾附庸風雅,練過毛筆,臨摩過字貼,又有名師指點,書法還算過得去。好在原主陳瀟瀟也識文斷字,一些繁體古書皆可通達。二人之記憶相結合,書寫幾道試題並非難事。

周正邦看到王後墨寶甚為驚訝,這字體剛勁有力,又不失清秀雋逸,自己浸**法多年,也難勝之。就沖這書法已經對這個新王後甚為佩服了,近日來更替自己出了好多主意,他打內心都有些崇拜了。

再看那試題,並非八股駢文,而是一道活題,《就自身特長,論治國安邦》,數術題並不難,加減乘除幾道混合運算而己。

這數術題可以說是送分題,不知王後為何出得如此簡單,想必王後自有王後的想法,周正邦也不多問,叫文書將試題抄錄,分發下去。

院內應試人員開卷作答,武科一方伺立等候。

周正邦親下考場,近距離監考,李秀娥端座龍書案旁,遠觀應試人神態,一一記在心間。

不到一個時辰,應試人紛紛交卷,李秀娥現場親自批閱。

她心中自有標準答案,六十二位應試人員,初錄五十人,其餘十二人淘汰。淘汰原因有二,一是卷麵勾勾抹抹,不隻是看著不舒服,說明應試人心中沒思路,想一句寫一句,文章是擠牙膏湊出來的,臨場發揮沒點功底難以寫出流利文章。一是數術計算,答錯者一律不錄用,如些簡單題目都答不對,要麼著實不懂,要麼考場緊張,心理素質不過關,為官處事恐怕會被情緒左右。

其他人隻要觀點明確,哪怕想法幼稚,即判合格,進入麵試。

此次考試不是爭名次奪狀元,目的是挑選人才,懂文化的太少,不可過於苛刻,否則將無人可用。

麵試更為簡單,隨機問話,隻需流利表達,容貌不甚醜陋看得過去,身體健康即可。

除一人口吃,一人斜眼,一人駝背,其餘人員麵試過關。李秀娥猶豫了一下,在三人名單後注明備用。

將名單交與周正邦,按其特長擬定職務,著應試人場下休息。接下來進入武科考試。

那武考之人有三十餘人,按報名先後一一前台表演。先是自我介紹,再是當場現藝,刀槍劍戟皆可耍來,那怕是空手打得一套拳術,即算過關。

對過關之人,著人分發了筆墨,淺談個人對兵法陣法的認知,作為附加題。

有十幾人放棄,要麼不識文字無法作答,要麼不懂兵書陣法答不上來,其餘人多多少少都寫了些。

李秀娥看過,暗暗點頭,雖說石昌縣小,倒也有藏龍臥虎之才,將來必堪重用。

周正邦依據李秀娥的建議草擬委任職務去了。

李秀娥當場對這些文武準官員做了思想政治工作,說是思想動員,實則立下規矩。

既然有誌來新朝任職,必當甘於奉獻,為富民強國貢獻才能。

一是要服從朝庭絕對領導,不折不扣執行王朝旨意。有違者,輕則罷官,重則處斬。

二是各司其職,各盡所能,乾好本位工作,有問題多查自身原因,不可推諉,更不可訐難他人。製造麻煩者,殺無赦。

三是為官者自當率先垂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貪髒枉法貪圖享受作威作福者,殺無赦。

凡不能接受此三條者,可立即離場,不作追究。留下者,宣布就職名單後,即刻赴任。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望眼欲穿 天符雲仙 帝師神婿 卿玉華音星河落 我當玄師修世界 諸天:從屠龍開始融合萬物 星寵:開局孵出孫悟空 邪魚 海賊:人在海軍,朝九晚五 重生蟠桃,被猴子偷聽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