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下鄉路遇笨劫匪(1 / 2)

加入書籤

馬乘風去找兵部尚書董振義了,李秀娥感到有些疲倦,先帶小翠回了太安府休息了。

人休心不休,計劃已經開始,過幾日看效果如何。當前她急需第一手資料,奈何原主這個嬌嬌女身體不給力,今天也許走路走的多了點兒,有些吃不消。

軍隊建設的初步想法有了,開始實施,日後還有很多工作要做,但願這個計劃能達到強軍的目的。

君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吃飯是大問題。百姓再窮王宮裡的夥食也不會太差,可實際上端到李秀娥這個王後麵前的飯菜,並不像傳說中的那麼豐盛,肉倒是有些,疏菜品種可不多,與她上世之家庭夥食強不了多少,隻是樣數多了幾道。想那平民百姓家裡可能更寒酸了。

於是,她有了明日的打算。

第二天,照例看過國王之後去早朝。

官員們先後啟奏,一一報上這兩天的戰果,工作正逐漸鋪開,都有進展。

兵部尚書董振義似乎非常興奮,按照王後的意圖,他與馬乘風製訂了一個完美計劃,信誓旦旦地說:「不出三年,大滕國軍民戰力絕對雄霸天下。」

真是語不驚人死不休!

一個新任兵部尚書,年紀不過三十來歲,既沒領過兵,也沒打過仗,上任剛兩天,就敢誇下如此海口,令滿朝文武瞠目結舌。

李秀娥瀏覽了一下他呈上來的奏章,連連稱贊。她隻不過是製訂了一個方針策略,董振義和馬乘風將其細化,可操作性極強。

若將這計劃落實下去,大滕國強軍之日不遠矣!

大滕國新立,國力貧弱,李秀娥深知不可窮兵黷武,但若想天下立足,不被其他王國侵犯,沒有兵力是萬萬不行的。

三五百兵丁,即便個個是精兵強將,真打起仗來,在絕對優勢兵力的碾壓下,根本就不堪一去,何以衛國?何以保家?

這個強軍計劃是長期的,絕不可外泄,李秀娥下旨,除兵部、禦林軍馬乘風、首輔大臣及她外,其他人無權過問,計劃屬絕密級。若有泄露者,殺無赦!

需要協調的部門,須通力合作,否則按三條規矩處置。

見王後對強軍計劃如此重視,眾官員頓時嚴肅起來,紛紛表示鼎力支持!

李秀娥當前昌縣人口實況。

戶部尚書馬上呈上奏折,一組數字令李秀娥有些意外。

40萬人口!

前幾日周正邦還說是50萬呢,為何出入這麼大!

周正邦也有些驚訝,50萬是五年前統計的數據,這幾年又沒有瘟疫,更沒有戰爭,大的天災也不曾發生過,人口減少不應相差這麼多。

再看人口結構,女多男少,老多少少,青壯男丁不足兩成。

李秀娥擔心什麼來什麼,青壯勞力少,是很難發展的。

責令戶部盡快調查近五年來人口減少情況及原因。

同時研討激勵政策,鼓勵百姓多生優生,沒有人何談發展!

周正邦啟奏,石昌縣比較窮,孩子生多了養不活,故而沒人願多生。

李秀娥當即下旨,生三胎及以上的,王國給予口糧補貼,讓貧困家庭養得活養得起養得大孩子。

眾官員皆驚,這政策可真是為民著想,皆大歡喜,齊呼王後聖明。

而獨獨周正邦提出異議。

國庫糧倉存糧有限,哪有餘力再補貼百姓?

李秀娥月匈有成竹,「周大人不必多慮,百姓生孩子尚需時日,並非馬上就要補貼。既便是現在需要,本宮自有辦法。」

周正邦見王後有後招,心中疑慮未消,也隻得退下了。

散朝之後,一眾官員各研究本位工作,周正邦還是請王後明示。

「糧庫存糧能堅持多久?」

李秀娥反問道。

「若無戰事、災荒,可堅持一年有餘。「

周正邦憂心忡忡。

「哈哈!這足夠了。周大人盡可放心,若是因糧食供給不上,來找本宮。」

李秀娥自有她的想法,但這想法不甚成熟,此時不宜透露,先穩住這位憂國憂民的大臣再說,給他吃個定心丸才好推行政策。

見王後自有主意,周正邦方行告退。

李秀娥清楚,養活一個人僅口糧這一項是花費不了多少的,真正花費多的是其他的開銷。必須增加家庭收入,特別是固定收入,這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

回到太安府,她坐不住了,和小翠換了平民便裝,讓下人備了普通馬車,出了石昌縣。

李秀娥要去鄉下,親自調查核實一些問題。單聽官員的匯報難免有失偏頗,這偏頗有可能影響她的決策。如實情不符,好盡快調整。

將地圖鋪在車內,尋了一處村莊,她讓車夫趕往那裡。

石昌縣城地處盆地邊緣,北麵靠山,南麵有大片平原。此時正值秋季,水稻快熟了。李秀娥想看看農民的莊稼如何。

行至一密林處,突然從林中躥出一人,黑布蒙麵,手持片刀,立於道路中央,大喝一聲:

「呔!此山是我開,此樹是我栽,要打此路過,留下買路財!牙嘣半個說不字,爾等腦袋砍下來!」

駕車的小廝趕緊勒住馬韁,「籲!」車停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望眼欲穿 天符雲仙 帝師神婿 卿玉華音星河落 我當玄師修世界 諸天:從屠龍開始融合萬物 星寵:開局孵出孫悟空 邪魚 海賊:人在海軍,朝九晚五 重生蟠桃,被猴子偷聽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