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三十上街遇驚馬(1 / 2)

加入書籤

次日,也就是大年三十,李秀娥再到後宮時,裘開物並沒有做工木,而是在陳巧巧的陪同下正在觀看下人們張掛燈籠張貼剪紙。院內頓時彰顯出節日氛圍。

見李秀娥到來,裘開物竟主動打招呼。

「愛妃,看這氣氛布置如何?有沒有年的味道?「

「張燈結彩,自不同於往日,陛下喜歡就是。」

李秀娥不鹹不淡應了一聲。

「姐姐,陛下說這些燈籠彩紙是姐姐主張弄的,還遠銷其他王國,賺了不少銀兩。這不起眼的東西,倒很有價值呢!」

難得陳巧巧誇贊李秀娥一句。

「妹妹所說那倒真有其事,這剪紙都是出自農家婦女之手,花花綠綠貼到門窗上,好看著呢。這麼美的物件誰不想買呀?閒賦在家的婦女也能賺錢,隻要勤快就行。農民的日子可不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就能過下去的。」

這手工藝品是能賺錢,前提是那得勤快,懶人是賺不來的,王妃可以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農民行嗎?哪一個不是汗珠子摔八瓣掙的辛苦錢?

陳巧巧也許聽出了李秀娥話中的意思,「姐姐說的極是,沒有百姓受苦受累,哪有我們衣食無憂啊!幸好我在王室,若是讓我去做農民,我還真受不了那苦呢!」

見姐妹二人談得很歡,其中似有點火藥味,這個裘開物像是聽出來了,也許他不想讓這姐妹爭論,連忙說道:

「今日年三十,家家戶戶準備過節,大街上應該很熱鬧,二位愛妃何不陪寡人逛街賞燈?」

陳巧巧倒是滿心歡喜,李秀娥也未反對,隻是提出國王逛街不宜大張旗鼓驚動百姓,微服私訪反倒輕便,省得過於隆重而失去了自由自在的樂趣。

當即,各自回去換了便裝,李秀娥隻帶小翠一人,陳巧巧也帶了一個叫小碧的丫鬟,這小碧是陳巧巧自功勛王府帶來的貼身伺女,她們彼此都很熟悉。

國王隻帶了三五個小廝,讓他們遠遠跟隨不必靠近。

路過縣衙,幾名衙役正在門口掛燈籠,掃門庭。

一行人來到大街,同樣是張燈結彩,貼紅掛綠,嘈嘈雜雜,吵吵嚷嚷,倒是熱鬧。

今天的街市好像比平日裡還要繁華,多了青年男女和孩子,衣著依舊樸素,都洋溢著笑臉,孩子手拿玩具,跟隨手提肩扛的父母自娛自樂。

李秀娥認出來了,這些青年多是工廠做工的,平日很少上街,現在放假了,一家人趕一年中的最後一個集日,買些年貨。同時也陪孩子玩一玩耍一耍。孩子平時要去讀書的,很少趕集,今天能買到玩具,那種快樂不言而喻。

「陛下,街上這麼熱鬧,相比之下,王宮裡太冷清了。」

陳巧巧忍不住輕聲嘆息。

可那裘開物倒不這麼認為,「街上是熱鬧,但是也吵鬧,寡人到這街上來還能設計研究亭台樓閣嗎?若是貴妃喜歡,讓宮女陪著逛街便是。」

陳巧巧本以為國王寵她,想上街也會答應與她一起來的,未料那裘開物相比之下更熱衷於木工,對她的寵愛隻限於後宮,並非令她事事遂心,心裡多少有些失落。

緊接著裘開物又道:「哪有王妃天天逛街來著,成何體統!深居簡出,服伺好寡人就是了。」

裘開物的意思就是你想玩就能出來玩嗎?那可不是王妃所為,作王妃就要安生在後宮待著。

陳巧巧像是吃了個閉門羹,心中不悅,可她看到前方的李秀娥挺著肚子依然健步而行,忽又說道:

「姐姐是王後,還挺著大肚子,她倒每日可以逛街呢!」

裘開物略顯不快,「你們雖是姐妹,王後與愛妃自然不同,王後要代寡人管理朝政,要體察民情,上街下鄉那是常事。若沒有王後的辛苦,這些操勞的雜務就是寡人的了。」

「那陛下何不親理朝政?」

不知陳巧巧是賭氣還是真有這想法,冷不丁問了一句。

裘開物壓低嗓音,「那寡人還能專心搞設計嗎?還能全天候守著愛妃嗎?」

陳巧巧聞言,露出微笑,似乎剛才不悅一掃而光,她知道國王寵她,對姐姐……嗬嗬!那是利用她的才能,不過,姐姐咋有這麼大本事呢?在家時也沒覺得哪裡比自己強呀!

……

也幸好李秀娥離的稍遠些,或許沒有聽到二人這些對話。她已經注意到了現在比之以前集市上的變化,這是她改革成效的一方體現,心頭寬慰,根本就不曾理會身後那二人如何議論。

街上行人如織,熙熙攘攘,來來往往,似乎都很忙碌。即便是馬上要過年了,百姓也沒有多少閒情逸致在大街上閒逛,差不多都是匆匆而來,匆匆而去。辦年貨還是最主要的任務。

就在這時,一輛馬車迎麵而來,那馬像是受了驚嚇,任那趕車人如何喊叫,也不聽他駕馭。

一個大約三四歲的小男孩,站在街頭,嘴裡含著棒棒糖,好像沒有意識到這奔騰而來的馬車所帶來的危險,依舊呆立不動。

李秀娥見狀,三步兩步便奔將上去,一把將孩子抱起,竄至路邊。那驚馬風馳電掣一般剛好從男孩站立處飛馳而過。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望眼欲穿 天符雲仙 帝師神婿 卿玉華音星河落 我當玄師修世界 諸天:從屠龍開始融合萬物 星寵:開局孵出孫悟空 邪魚 海賊:人在海軍,朝九晚五 重生蟠桃,被猴子偷聽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