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緊鑼密鼓又一春(1 / 2)

加入書籤

李秀娥來至縣衙,文武官員已經到了大部分,隻有個別離得稍遠一些的還沒有到,估計要在午飯之前才能趕來。

在進行新年的互相問候之後,諸位官員紛紛上奏今日以及之後的工作安排。

吏部要到各鄉鎮進行視察,看一看諸官員是不是及時上崗展開工作。

戶部也要下鄉,去調查各家各戶人口的增減情況,檢查各鄉鎮財政預算的使用是否合規。

禮部去督察各鄉村學生就讀情況。

工部敦促各企業工礦進行開工生產,年前擱下的工程建設繼續進行。

兵部除開展集訓工作,對移民進行義務征兵,補充兵員。

近半年以來的刑部案件極少,一般小打小鬧的案件在村裡最多到鄉裡就解決了,根本不用上訴到縣裡。可以說事最少的就數刑部了。但他們也有工作安排,同樣是派人下鄉進行法製法規宣傳。

農部分片包乾指導農民種植生產,並調配優良物種,傳授種植管理知識。

而商部最為繁忙,除了檢驗收集各種商品之外,他們還要進行推銷。

各部均已安排人手下去了,留下工部兵部商部尚書和首府大臣周正邦。李秀娥有要事安排。

第一件事,就是讓肖德噲派人去伐木場,先給國王拉些木頭來,各種各樣的木料都要拉一些,特別指出,送一車有粗有細的竹竿。

肖德噲答應,馬上安排。但同時他又提出,何時才能再安排貨物進行外銷?除了蛋類和奶類之外,其他貨物已經非常充足,隻待王後下旨。

兵部尚書董振義匯報說,今天早晨那前去打探劫匪消息的斥候已經出發。

李秀娥沉吟片刻,等待斥候的消息尚需一些時日。若是一直等下去,勢必會影響產品外銷,導致商品積壓。

當即決定,按照最初的計劃成立臨時鏢局,由禦林軍協助,確保商隊安全。

同時交給商隊一個任務,到了大寧國,除了銷售商品之外,繼續宣傳大滕國的發展形勢,鼓勵其他王國的百姓移民,也歡迎他們來大滕國進行務工,對擁有一技專長人士給予厚待。

商品的輻射範圍逐步擴大,不要僅局限於大寧國附近的幾個鄉鎮,逐漸以遠。

現在青磚生產已有剩餘,水泥逐漸囤積,鋼筋足可以供給,工部要召集工匠,進駐工地新辦公區開始建設,優先建設木器廠。

同時,要加快伐木工作,建設期需要大量木材,兼或砍伐毛竹。

其他尚書領命而去,工部尚書卻獨獨留下,一直訴苦,勞動力目前十分緊張,上哪去招募眾多工匠?

李秀娥勸他莫急,工程一事急不得一時,也不是三五天能夠建造起來的,無多有少,先召集一部分人進行土地平整。

戶部已經進行宣傳,那些外遷來的居民總有一些會來務工的。

商隊出發之後,也會到大寧國進行宣傳的,估計過了正月十五之後會有民工前來,到那時會不缺勞工的。

見王後並不是逼得很緊,工部尚書也隻得如此,著人寫了招工告示,去各鄉鎮去貼。

最後隻剩下了周正邦。

「王後何以有如此把握?」

周正邦對李秀娥的決斷向來支持,但今天,特別是勞工一事,他覺得確實沒有底。

李秀娥給他吃了個定心丸,「工程建設本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開春之後,往來客商也會逐漸增多,大滕國的發展形勢他們會口口相傳。再加上我們的移民政策,本宮相信會有更多的人願意來大滕國發展的。」

李秀娥之所以這麼自信,這是後世的經驗,周正邦一時難以理解,但他同樣表示支持。

周正邦現在是首輔大臣,同時兼任石昌縣令。也幸虧大滕國隻有一個石昌縣而已,否則他這位首輔大臣可就忙不過來了。

即便是如此,李秀娥還是讓他物色一個接任他的人,以便他騰出精力管理國家大事。

周正邦叩頭謝恩,感謝王後的關心與體諒。

接下來李秀娥將自己近期的發展規劃與周正邦交換了意見。

那木器廠平整好土地,招來幾名木工,不必等圍牆廠房全部蓋好,便可以進入正式生產。先生產車輛。當前大批物資的運輸沒有足夠的馬車可不行。

與之配套的自然是馬匹,牧場的成年馬匹可以征用。馬匹不夠,耕牛也可以。商隊賺的錢財還可以再引進一些馬來。

在木器廠開工之後,即可著手建設西邊的醫科研究院。因為這個大院中,還包括武術學院,鏢局,女子別動隊。隻不過李秀娥把這個大院分成了四部分而已。

在院校建設的同時,還要加強進修醫生的報名工作。如果自願報名的太少,就強製下令,所有行醫人員必須進醫學院進修,取得行醫資格證之後方可行醫。

不過這件事情不可操之過急,以免民間無人行醫,百姓有病不得治,視情況而定,徐徐圖之。

招收愛好武術的青少年。武校同時也要開展文化教育,辦校宗旨培育文武全才。

招募或者聘請武師,讓他們到鏢局工作,與武校聯辦,相互提高,相互支持。

提前開展征召女兵工作,待遇同男兵,擇優升之為官。女兵隸屬於女子別動隊。

征召女兵,李秀娥是在給小翠征召部下,否則她一個光杆司令空有統帥之名而沒有下屬,就形同虛設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望眼欲穿 天符雲仙 帝師神婿 卿玉華音星河落 我當玄師修世界 諸天:從屠龍開始融合萬物 星寵:開局孵出孫悟空 邪魚 海賊:人在海軍,朝九晚五 重生蟠桃,被猴子偷聽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