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一怒發兵去征伐(1 / 2)

加入書籤

之前是寧王對軍隊疏於管理,對軍卒扮劫匪持縱容態度,可現在不同了,他下的是明旨,讓那軍隊名正言順明目張膽目標明確地去搶劫,而且還專搶滕國的商隊。

這明擺著就是一種無賴行徑,霸道行為,派兵侵擾打不過,便退而做這種小動作。一次兩次李秀娥也就忍了,可架不住寧軍一而再再而三的持續搶劫。

實在是忍無可忍!

這塊絆腳石若不踢開,滕國的商業不可能順順當當的正常發展下去。

在出兵之前,李秀娥與眾文武官員進行了周密計劃,未勝先慮敗,未攻先慮守,未進先律退,自家大門必須守好。三個關口各留一萬軍卒,另兩萬把守城池巡邏瀏水河,準備隨時增援各個隘口。

胡水負責守衛石昌城。李秀娥親率5萬大軍深入寧國腹地,對那些曾經搶劫過的寧國軍卒進行討伐。

這一次她亮明了旗幟,先派信使給寧王送了一封信函,告訴他,她大滕國來替他管教他的軍卒了。

那寧王自然是火冒三丈,這個時候他竟然埋怨起某些官員來,當初說什麼來著,他要傾全國之力剿滅滕國,這下可好,過了沒有幾個月,那滕國反來討伐他們了。

這個時候他再調動軍隊,那些文臣武將自然是沒有話說,可調動軍隊也得需要時間。

現在滕軍已經出了東山口,向文昌縣挺進了,寧王隻得派人緊急調動寧國東部附近的軍隊前去增援,再遠的恐怕遠水解不了近渴。

而這個時候還有謀士提議,既然滕國出動5萬大軍到了寧國,那滕國國內必然空虛,何不趁此機會去襲擊,來個圍魏救趙。那滕國外出的軍隊得知,為了本國的安全必然回撤,這樣不就解了寧國的危機了嗎?

惱怒之餘的寧王,覺得這個主意倒是不錯,他便采納了,遂從寧國北部西部以及京城調撥軍隊進行集結,再一次攻擊滕國的山口。

話說李秀娥,五萬大軍一天就到達了文昌城下。之所以第一戰打文昌,那是因為她得到情報,這的軍隊參與了搶劫。

兵臨城下,將至濠邊,眼看得五萬滕軍將縣城包圍了起來,縣令趙海青早已成了熱鍋上的螞蟻,派出求援的軍卒早早就出去了,但他不知道什麼時候援軍能到。

縣城裡隻駐紮了5000軍卒,此時的軍隊統領還是那個錢不多,麵對大軍壓境他也慌了手腳。20萬大軍敗與滕軍的事實讓他對滕軍有一種莫名的畏懼,當然,這裡麵更有之前陸家屯先後一千軍卒莫名其妙消失的詭異事件作祟對他產生的心理影響。

他做夢也沒想到,滕國居然出兵討伐了,而且第一站就是文昌縣城。

作為軍隊首領,心裡麵再害怕,他也要裝作臨危不懼的樣子,反倒勸那縣令趙海青,「切莫驚慌,我們隻需固守,城裡多的是糧草,哪怕堅持上一個月,兩個月,甚至半年都沒有問題,隻要援軍一到,滕軍自然撤去,文昌城也就安全了。」

這話趙海青倒是愛聽,可是從頭聽到尾他也沒有聽得出錢不多有何良計,隻不過是苦挨著罷了。

然而這不過是他們的一廂情願,李秀娥怎麼可能跟他們在這乾耗下去?便派人前去叫陣,如若不出城迎戰,他們就要攻城了,城牆一旦攻破,殺進城去,所有軍卒一個不留!

這除了是恐嚇之外,更是一種威脅,讓他們知道滕國攻城的決心。

倒還真有不畏死的,錢不多手下有員偏將,叫鄭環眼。這位將士40多歲,身高一米九,長得高大魁梧,兩隻眼睛恰似兩個銅鈴,讓人看了總透著一股威嚴。更令人膽寒的是,他使一柄開山斧,這一斧頭劈下去,碗口粗的大樹便被削成兩段。

眼見得滕國軍卒在城下罵陣,他實在是聽不下去了,便前來請戰。

錢不多還是勸他固守,以免造成無謂的傷亡,說是再多人馬,總共不過五千軍卒,而城外卻有五萬滕軍,又怎麼能夠戰勝的了呢?

鄭環眼兩隻大眼一瞪,「兵在精而不在多,將在勇而不在廣。隻需給我1000人馬,前去與滕軍作戰,殺他三五個將士,定會令其膽寒。即便是他們不撤軍,也自然失了銳氣!」

錢不多惴惴道:「我是擔心將軍的安危,莫為了逞一時之勇,反而丟了性命。待援軍到來,我等再裡應外合,豈不勝算更大?」

那鄭環眼反倒不愛聽了,「若援軍遲遲不來,難道我們就坐以待斃?出兵迎戰都不敢,寧國士兵的士氣可就沒了,打都不用打,我們就已經敗了。這可不是我鄭某人的作為。鄭某若是戰死,心甘情願,絕無怨言。將軍隻消下令吧!」

見鄭環眼執意要去,而且他說的也不無道理,錢不多便讓他開城迎戰。

鄭環眼提了他的開山斧,跨上一匹灰馬,帶領一千軍卒,開城門,落吊橋,來至滕軍陣前。

「吾乃鄭環眼是也!滕軍哪個前來應戰?與我大戰300回合!莫在此隻耍那嘴皮子上的功夫,有種的上馬,刀槍上見真章!」

他反倒叫起陣來。

滕國的將領都騎馬挺立在陣前,龐彪環顧周圍正要點將,從身旁竄出一人。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望眼欲穿 天符雲仙 帝師神婿 卿玉華音星河落 我當玄師修世界 諸天:從屠龍開始融合萬物 星寵:開局孵出孫悟空 邪魚 海賊:人在海軍,朝九晚五 重生蟠桃,被猴子偷聽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