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1 / 2)

加入書籤

馮高寵的10萬西征軍在不到十天的時間全部瓦解,在李秀娥率隊繼續東征的同時,寧國的朝廷已經亂成了一鍋粥。此時的寧王不再是震怒,反而是恐懼了。

第一次孫鴻飛出兵,本來就是想震懾一下小小的滕國,卻差一點兒全軍覆沒,孫鴻飛還戰死了。馮高寵再一次戰敗,這讓寧王那渾渾噩噩的腦子受到了沉重的打擊,他慌了。

西路軍蔣廷軒那10萬軍卒到現在還沒有到達滕國邊境,本想用一招圍魏救趙之計,可還沒有圍上,馮高寵已經敗了,比孫鴻飛敗的還慘。

寧王急忙派人去催,讓蔣廷軒加快行軍速度,全力攻打滕國。可是路途遙遠,那信使的快馬哪怕日夜兼程也不趕趟了,等追上蔣廷軒的軍隊,差不多他們也就趕到滕國了。

寧王更為擔心的是,東南部的軍隊差不多被馮高寵全調走了,各個縣城基本上無兵可守,輕而易舉的就會被滕軍占領,那寧國三分之一的國土就要劃到滕國的版圖上了。

朝中大臣也都慌了手腳,有人進諫,何不向成國暢國借兵,以阻止滕軍的瘋狂擴張。

這倒是提醒了寧王,趕緊備了厚禮,派使節分別奔赴成國暢國,向五王子和七王子求助。

東偶一帶河流密布,多是小河溝,那河上倒是都架有橋梁,隻因帶著重武器,滕軍行進速度比較緩慢。李秀娥並不著急,那降卒早已給她提供了信息,東偶並無守軍,大軍一到不攻自破。

隻是東隅縣地域廣闊,一些鄉鎮還駐紮著部分兵力,也正是這些兵卒經常搶劫滕國的商隊,李秀娥出兵的目的本就是要剿滅他們。

可想而知,各個鄉鎮裡那三五百的駐軍,怎麼經得住實力強大的滕軍碾壓?這仗基本上就不用打,隻需將火炮一架,那駐軍早已下破了膽,紛紛繳械投降。隻有一個鄉鎮的寧軍還想抵抗,卻招來了一陣炮火,走了與陸家屯兒軍卒一樣的命運。

待大軍到達東隅縣城,早已是城門大開,滕軍直接入城,接納縣衙歸順官員,更換了旗幟,重新安排人事,也僅此而已。

城還是要守的。那降卒中很多是東隅的,妻兒老小就住在附近。李秀娥便讓這些軍卒留下來守城,隻是告誡他們,若不孝忠於滕國,文昌城水昌城的歷史會重演。

那些軍卒早已看出來了,李秀娥對待俘虜是很優待,可一旦再次與她為敵,那絕對是必遭毀滅。留下來守城的5000軍卒竟然歃血飲酒,集體表忠心。

這個儀式是他們自發組織的,李秀娥說大可不必,但見他們個個發誓,倒是放心了許多。

在東隅休整一日,滕軍便開始返程,畢竟寧國的西路軍就要攻擊滕國了,現在騰出手來了,自然要前去迎戰。

三五日滕軍來至十裡茶館,在這裡並未遇到寧軍的一兵一卒。龐彪以為寧軍尚未到達,便建議李秀娥是不是先率軍回石昌。

根據斥侯的信息,寧軍應該到了,這裡還看不到他們的身影,隻能說明他們去了北山口,而不是東山口。

從東山口穿過滕國境內到達石昌,再去北山口,這是最近的路線,比繞行大山去北山口最起碼要節省兩天的時間。李秀娥決定先率軍回國。

東山口的邊防軍看到凱旋而歸的大軍,一個個都驚呆了。出征時,那是5萬滕軍,歸來卻超過了10萬。這才幾天,兵力竟然增長了一倍。

早有人報上消息,胡水在北山口與蔣廷軒已經對峙兩天了,可那蔣廷軒隻是將軍隊駐紮在峽穀口外,竟一次也沒有攻擊過。

這個信息更加證明了李秀娥之前的猜測,寧國派兵來,隻是想逼她調兵回來而己,根本就沒有打算真正攻打滕國。她倒是不擔心寧軍真的進攻,邊防守衛固若金湯,那寧軍受到過教訓的,應該還記得。

蔣廷軒得知李秀娥已經率兵返回滕國,他以為這次戰略任務已經完成,準備拔營起寨,班師回朝。

可寧王派來的信使到了,命他立刻攻打滕國,為馮高寵一部報仇雪恨,同時命其打下滕國之後,還要去收復文昌水昌各處的失地。

蔣廷軒一聽差點哭了,他深知自己的能力比不過孫鴻飛,也勝不了馮高寵,卻要完成比他們的使命還有艱巨的任務。

君命難違,這仗還是要打的,便召集眾謀士武將商討作戰方案。那些謀士哪有什麼好的主意,眼前的峽穀簡直就是鬼門關,除非寧軍能飛過去,否則就是白白送死。

當信使告訴他們,寧王已經派人去大成國和大暢國搬救兵了,他們這才稍稍有了些信心,可絞盡腦汁也想不出能夠戰勝滕軍的計策。

終究還是有聰明之人,周孟公發話了,「既然滕國的關口這麼難攻,不要再去雞蛋碰石頭自尋死路,何不另辟蹊徑?」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望眼欲穿 天符雲仙 帝師神婿 卿玉華音星河落 我當玄師修世界 諸天:從屠龍開始融合萬物 星寵:開局孵出孫悟空 邪魚 海賊:人在海軍,朝九晚五 重生蟠桃,被猴子偷聽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