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截擊成功兵又增(1 / 2)

加入書籤

龐彪率領大軍出東山口向北挺進,100裡外的峽穀很快就到了。這個峽穀相當寬,東西足有三四百米,峽穀裡地形開闊,比較平坦,南北向也不長,充其量不過四五裡的樣子。

除此之外,西麵山壁陡峭,而東麵全是低矮的丘陵。這裡確實是阻擊寧軍的最佳地點。

龐彪布好陣勢,等待寧軍的到來。

話說蔣廷軒,從昨日天沒亮就撤離了滕國的北山口,前一段路是他來時曾經走過的,他真想直接率領軍隊回歸寧都。

對於攻打文昌水昌等地,他倒是有必勝的信心,那些地方他曾經去過,對各個城池的地理位置城外地形還算是比較熟悉的,若按之前寧軍的布防打下來倒是不難。

可滕軍的防守是否做了變化,他卻一無所知,但他以為這些城池畢竟比較小,守軍少,10萬大軍一到不日可破。

現在寧軍主力隻剩這10萬軍卒了,打仗就得傷兵,若再損失那寧國都城都將無兵可守了。現在的滕軍總算是回了滕國,若其繼續征討又將如何抵抗呢?

他心裡正犯著嘀咕,忽聽得後麵有馬蹄聲,似有人追來,他還認當是滕國的騎兵緊追不舍呢。正打算列隊迎敵,卻原來是他留下用作疑兵的五位軍卒。

那軍卒一番匯報,按照元帥之前的吩咐,說是給滕軍提供了假消息,就說寧軍主力已經向寧都撤退了。

蔣廷軒其實也知道這事兒隻能瞞滕軍一時,很快就會被發覺的。他現在有些後悔,覺得自己是畫蛇添足,直接將軍隊撤走就是了,那滕軍自己猜妨十之八九會想到他們是在撤往寧都。

可偏偏聽信了一些謀士的建議,留下所有的空帳篷,美其名曰空城計,以迷惑滕軍,卻暗暗的繞山而行奔往文昌。故意留下軍卒,稱軍隊撤往寧都。稍稍一動腦就知道這消息不可靠。

擔心被滕軍識破,跑到前麵攔截,便讓前方部隊加緊趕路,爭取在滕軍阻擊之前趕到文昌。

星夜兼程,終究還是太疲乏了,欲速則不達,那軍卒都慢了下來。蔣廷軒心裡著急,他騎著馬從隊前趕到隊尾,又從隊尾跑到隊前,一個勁兒的催促。催一催還是管用的,不催了隊伍便又慢了下來。他看在眼裡,急在心上。

一天一夜沒有合眼,就連吃飯都是出發前備好的炒米,將士們邊走邊吃,誰都未曾停下歇過腳。蔣廷軒鼓勵大家,再堅持一下,最多半天的時間就能趕到文昌縣城。

這話還真管用,那些疲憊不堪的寧軍便加快了行軍速度。

然而,在前麵剛一拐彎兒,遠遠的就望見了峽穀盡頭等待著他們的滕軍隊伍。

蔣廷軒心裡一翻個,怕什麼來什麼。可這仗還得打呀!急忙壓住陣腳,查看對方情形。

隻見滕軍隊列整齊,將前方的峽穀出口封了個嚴嚴實實,道路堵死了,要想沖過去必然是一場惡戰。

兩軍就這麼對峙著。蔣廷軒不派人前去挑戰,那滕軍也無人率兵沖殺過來。這倒讓蔣廷軒有些納悶兒了,既然滕軍是來截殺的,卻停在穀口按兵不動,是又為何呢?

滕軍可以在這裡跟他耗著,可他卻不能一直這麼僵持下去,終於按耐不住,便派出一位使槍的將領前去叫陣。

滕軍一方迎戰的是李元勛,那寧將見了,根本就沒有近前,撥馬跑回了本部。

這令蔣廷軒氣大了,竟然未打一招半式便跑回來了,這勝敗且不說,實在是太過丟人。

可那將士說他根本就打不過李元勛,兩人曾經比試過多次,實在是差得太多,那還是比賽的拳腳,未動用武器,恐怕在他麵前走不了個三招五招,就會被他的大錘砸成肉餅。

他倒是有自知之明。

蔣廷軒對李元勛也非常了解,自己的手中這杆槍也比不過人家手裡的兩把鐵錘。可也不能被他嚇住,既然一個人打不過,他便派出了兩員大將,二對一與李元勛戰在一起。

那李元勛兩把大錘,上下翻飛,左抵右擋,對戰兩員寧將也是遊刃有餘。在磕飛二人的一刀一槍之後,他想將對方擒拿過來,畢竟左右難顧,還是讓那兩位寧將逃回了本隊。

蔣廷軒見兩員大將也打不過李元勛,心下焦急,勝不了李元勛,會大大銼敗寧軍的銳氣,想沖將過去那更是難上加難。

大謀士周孟公一捋長髯提醒道:

「俗話說好漢架不住人多,惡虎架不住群狼。元帥既然想到了可以二打一,為何不三打一,四打一?元帥要清楚,戰勝一個李元勛可不是此行的目的。讓三四個將士纏住他,其他人一擁而上,與滕軍混戰廝殺。如此一來,既可以傷敵,也可以從他隊伍中穿過。元帥意下如何?」

蔣廷軒正有此意,第三次派出三員戰將,前去與李元勛進行纏鬥。正打得不可開交之時,他令旗一揮,所有將士沖上前去就要與滕軍展開廝殺。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望眼欲穿 天符雲仙 帝師神婿 卿玉華音星河落 我當玄師修世界 諸天:從屠龍開始融合萬物 星寵:開局孵出孫悟空 邪魚 海賊:人在海軍,朝九晚五 重生蟠桃,被猴子偷聽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