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靜觀其變待風雨(1 / 2)

加入書籤

得之與暢國順利簽約,李秀娥這才放寬心,暢王在短期內不會輕易與滕國交惡,但她並沒有放鬆警惕,讓兵部時刻關注暢國的軍事動向。

果不其然,很快便傳來暢軍占領濱河縣的消息。幸虧及時占領了瓷都和莫煌,下手再慢一些,這兩個城市就歸暢國了。可也不排除正因為滕國搶占城池暢王才去占領濱河的。

她知道,對寧國的真空地帶早就有人惦記著,說不定現在成國也在蠢蠢欲動,嬴王或許正在調兵遣將。

想到這些李秀娥心裡一驚。

暢王能占領濱河,那成王就可以占領其他地方,贏王更別說了,寧都他都敢占,絕對會有下一步的軍事行動。

李秀娥立刻召集周正邦、董振義等人。

董振義稟報,剛剛得到斥侯消息,贏王再派20萬大軍向寧國方向奔來!成王5萬軍隊悄悄出東關,占據了寧國的西部兩座城池,且有繼續東進的跡象。

周正邦麵色凝重。

「啟稟王後,現在出兵是阻力最小的時候,各個城池幾乎沒有多少寧軍,隻要軍隊一到,那城池就算是占下了。按照當前形勢,各國都在出兵占地,誰占了就是誰的。我大滕國僅僅占了瓷都和莫煌還是遠遠不夠的。事不宜遲,剛好借機再擴大我滕國疆域。」

董振義也是一臉焦急,「嬴王再次發兵,肯定是覺得隻占領一個寧都還不滿足,這次裘軍勢必會去占據寧都周邊的縣郡。成王口口聲聲不會出兵,最終還是悄悄占了城池。」

幾位大臣的意見很一致,請求李秀娥前去搶占地盤,占領其他尚未被別國軍隊侵占的地方。

李秀娥何嘗又不想如此。寧國地界現在處於無序狀態,各國如狼環伺,都想吃上一口,最有便利條件的就是滕國,可以迅速占領大片疆土。但李秋娥突然改變了主意。

「寧國比較發達的兩個城市,我滕國已經占據,其他地方相對比較貧窮,若是占領必然分散兵力,一旦發生戰事,難以集中優勢兵力,反而對鞏固國防不利。大王子、五王子和七王子他們想占,讓他們盡管去站好了。」

「這……」

見王後如此,幾位大臣甚是驚愕,王後的今日態度與往昔爭強好勝的作派極不相符,莫非王後膽怯了?

李秀娥見諸臣心存疑惑,便進一步解釋。

「看到便宜都想占,結果肯定占得有多有少,難免會發生軍事摩擦,戰爭一觸即發。特別是嬴王,看他那氣勢洶洶的架勢,不會輕易讓五王子和七王子白白占領那些城池。且看結果如何,我滕國再做決定為時不晚。」

哦!眾人這才恍然大悟,王後這是在坐山觀虎鬥,靜觀其變。

李秀娥進一步分析當前形勢。成王和暢王雖然都出兵了,但他們並未與滕國交戰。時下滕國與成國和暢國還算是友好的,一定要抓住這難得的時期,加緊工業生產,擴大外貿銷售,提升綜合國力,以應對將來不可預知的全麵戰爭。

三王子和四王子尚未見其有發兵動向,或許,三王子是因為中間隔著裘國,寧國之爭與其無關。四王子覺得中間隔著成國,也不宜發兵到寧國來。這並不能說明他們心中沒有想法,隻是鞭長莫及而已。

在說服幾位大臣的同時,李秀娥也是在說服自己,不可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一旦發生混戰,後果不堪設想,盡量不可與多國同時為敵。

她想起了後事所知曉的歷史故事,這諸侯國若想穩步發展,必須采取一些舉措施,合縱連橫,遠交近攻,才可穩紮穩打,步步為營。

那寧王到了兵敗的時候,才想到去成國和暢國求援,這是臨時抱佛腳的做法,為時已晚。李秀娥可不想做寧王第二。

便下旨意,命周正邦著幾位外交大臣,分別出使各王國,以台酒為主要禮品,以示誠意,前去看望那幾位王子,滕國與其交好,當然寧王除外。

至於這個策略管不管用,李秀娥也沒有把握,最起碼禮節先到,能穩住那幾位王子一天算一天。有這幾瓶台酒,他們也不會輕易先向滕國動武的,除非他們想將台酒廠據為己有。

李秀娥想到這裡,不禁啞然失笑,若真有哪個王子前來攻占酒廠,定叫他有來無回。

成王確實沒有打算出兵與滕軍作對,他經不住那些文武大臣的極力勸說,特別是在滕國占領瓷都和莫煌之後,又聽暢王悄悄占領了濱河,那些大臣們紛紛鼓動他,既然滕國和暢國可以白白占據寧國城池,成國為何不可?他這才出兵。

見占了兩座城池,曹蠻並未帶兵前來阻攔,他的欲望便膨脹了,命令成軍繼續東進,那城池多占一座是一座。雖說寧國西部的土地相對比較貧瘠,但比起西域那些高山來也要好得多。

暢王本打算占據一個小小的濱河縣來抵償他的船款就罷了,可在占領城池一個月內,裘軍未前來乾涉,他的想法與那成王極其相似,進而繼續西進,再次拿下兩座城池。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望眼欲穿 天符雲仙 帝師神婿 卿玉華音星河落 我當玄師修世界 諸天:從屠龍開始融合萬物 星寵:開局孵出孫悟空 邪魚 海賊:人在海軍,朝九晚五 重生蟠桃,被猴子偷聽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