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2 / 2)

加入書籤

——準確地說,它們是旻國本土貓,嚴格意義上,不太適合蓋以「中華」的名頭。不過鬱容是天朝人,係統的規則是按照他的語言習慣來的。

掌櫃的語言能力不是蓋的,每一隻貓兒都被誇得天花繚亂,十分賣力地兜售著。

鬱容跟著掌櫃的說明,將二十來隻貓觀察了一遍,最終選擇了初時被介紹的「踏雪尋梅」與「金被銀床」。

兩隻貓兒差不多一樣大,一個高冷、一個活潑,容易相處,又是一公一母,不怕打架——大概?

掌櫃的笑眯了眼。這院子裡的貓,比前店裡的確實更好,但同時,價格也是翻了三倍多。

鬱容沒太在意,兩隻貓隻比一斤麖肉多一百錢,講真,根本不算貴。用店家友情提供的籠子安頓好貓,放到板推車的前麵,拜托了「跑車」留心看管。

有了貓,少不得準備貓窩、貓糧,他去邊上的店裡看了看,覺得還挺不錯,果斷又花了幾百錢。

掂了掂已經沒多少分量的布包,鬱容決定不再繼續「逛街」了,穿過儼然熱鬧極了的街市,目不斜視,直往藥鋪去。

「匡萬春堂」,是雁洲本地最有名的藥局,在新安府乃至全旻國,都有分號。

鬱容是醫者,於他而言,收集藥材是他的職責,亦是愛好。現在不太方便,隻能挑揀一些極想要的、在鎮子上買不到的藥材,每一種適量儲備一些。

匡萬春堂自非小藥鋪所能比的,鬱容想買的藥材這兒基本齊備,包括之前係統獎勵的百部與蚤休都有。

使君子還是沒有,約莫其作為藥材確實未曾被旻國大夫經常利用過。反倒有一些他以為現在還沒被發掘用途的藥材,竟然有賣。

——譬如三七,別稱「田七」,在天朝首次有明確記載的是在《綱目》裡。雖有查證,其藥用歷史更早一點,但也至早是洪武年間了。

旻朝所處的歷史時期,類似北宋初期,鬱容受慣性思維誤導,還以為買不到三七呢……這樣的話,需要用到時,隻能在係統商城上找,畢竟新安府的地理環境是絕對長不出野生三七的。

三七的根莖不多。

照掌櫃的說法,是新發現的藥材,沒多少人清楚具體怎麼用,故而儲量少,價格還比常用的藥材貴上一成。

鬱容絲毫不覺掃興,儲量不多,也足夠了,常用的藥材本來就不太值錢,高一成的價格並不至於難以接受,畢竟三七的產地著實太遠了!

毫不猶豫地買下了包括三七在內的數十種藥材。

又挑了一些成藥,散劑、酒劑、膏劑、丸劑,每一樣來幾份,多是治療風寒、跌打以及月要肌勞損方麵的。

購藥材是自用,買成藥則是為了研究。

鬱容覺得光提升自己的水準不夠,還有必要深入了解到旻國的醫療以及製藥水準,好以隨機應變。

買好了想買的,鬱容沒有像之前在別的店鋪一樣,急忙忙地就離開了,而是耐著性子,待在匡萬春堂擺滿幾麵的、巨型中藥櫃前,一個個地看著上麵的標簽,在心裡比對著旻國與天朝對藥材命名的差異,也算從側麵模糊地感受一下旻朝的醫學發展情況。

之前在鎮子上的藥鋪了解過這方麵,可小藥鋪的儲備實在有限,又不好貿然詢問別的大夫,隻能確定,常見的說法相差不大。

匡萬春堂不同,作為享譽新安府的堂號,其擺賣的藥材,絕對適用絕大多數現有的藥方。

這一番比對,鬱容鬆了一口氣。

還好……這個時代的藥材名稱,除了少數情況,大多數都與他認知的一樣,或者是與別名、俗稱相同;哪怕是不一樣的,從名稱上也能看出聯係。

不過是什麼原因,巧合,或者有不為人知的因素,無從探究,反正吧,方便省事了就好。

鬱容離開藥局時,已過了正午。這一趟再跑鐵鋪,那兒總算開張了。

說來,除了官營鐵鋪,民間不是沒有賣鐵器鐵具的,比如買菜刀、鐵鍋什麼的,不一定非得去鐵鋪。

隻是官方控製鐵器,對其鑄造、交易與使用,有一套規則。壞了規則,被發現了,至少得受一頓板子的。

鬱容需要的東西,恰好是必須經過官方「審核」,才能買或者申請鑄造。

倒不是什麼違規的物件,就是挺特殊的,例如切藥材的鍘刀,這玩意兒不「報備」,被發現了,必定會按上了私藏違禁凶器的罪名。

除了鍘刀,還有種地必不可少的農具。

旻國與歷代王朝一樣重視農業,在全國大力推廣新式農具的同時,又嚴格做了限定。

諸如,一戶人家可以擁有一套農具,包括了犁、耙、鋤頭、鍬、钁、鐮刀,更多的就要上報;兩戶共一個木勒澤與石轆軸,三戶可有開荒列裂刀一具,每一甲才有踏水車兩部,除非損壞,輕易不得增添。

「客戶」沒有土地,無權擁有農具。

但法理不外乎人情。暫時沒有田地的鬱容,拿到了裡長的保薦書,可酌情擁有半套農具……就算犁耙這些暫時不急用,鍬、鐮刀可是很需要的。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重生後我總在被謀殺 鬥羅之太陽的從者 重生江夫人又菜又渣 我是真的不會再愛你 都市之巨星歸來 開局簽到聖母係統 夫人她想恃寵而驕 我的係統送艦隊 八卦演義 危詭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