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德善(1 / 2)

加入書籤

知客僧隨即回首指了指亭中一張案幾上的筆墨紙硯,說道,「小施主,不知可否賜墨,方丈一般是見人之前先見字。」

顧運愣了下,隨後不由輕笑一聲,心道這老家夥還是跟夢裡一樣,喜歡玩什麼風雅。

顧運想起夢中這裡是沒有知客僧的,想必是現在德善大師人望迅速攀升,想見他的人太多,所以隻好設了這麼個「崗位」。

那知客僧看到顧運,當即上來說道,「阿彌陀佛,小施主就是方丈今日要見的客人吧?」

於是大步走到案前,拿起毛筆,略略思忖了一番,便下筆如龍地寫了一行詩。

顧運發現自己的身體一直在「恢復」,然而恢復的極限到底在哪,卻有點說不太清楚。

現在他的體質,應該跟普通運動員有一拚。

進了寺裡,也才堪堪八點左右,和尚們剛做完早課用完早膳,不過此時香客已然不少。

顧運直接跑到上次求簽的偏殿,果然找到了「靜心小沙彌」,寒暄幾句後,小沙彌就帶著顧運去了寮房。

當然顧運也體驗過遠超運動員的水平,不過那是在上一世的夢裡,在那個夢裡他在被稱為「國公爺」之前,也有一段時間人稱「萬人敵」、「北域銀槍小霸王」之類的,說他沖鋒陷陣猛如虎倒也不虛,體力自是極好的。

隻是那個世界和這個世界終究不太一樣,顧運覺得那種巔峰的人體狀態自己是不可能再有了。

提著一口氣從山下直沖到山頂,耗時29分鍾,感覺比上次又輕鬆許多。

清涼寺的僧人寮房很有特色,外邊並沒有圍牆之類的,而是用一片茂密的竹林隔開,入口處是一堵小小的柴門,柴門口又有個小亭子,亭子裡有個知客僧。

知客僧忍不住問,「小施主,你這書法是跟誰學的?」

顧運笑而不語,心想隻怕說了說了真相你們也不信。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落款「庚子年初夏,羊毛山人於清涼寺」。

知客僧與「靜心小沙彌」好奇地探了一眼,卻隻見那幾個字龍飛鳳舞、飄逸至極,既有徽宗瘦體之韻,又有張旭草書之狂,不禁都臉色一變,神色駭然。

正因於此,這些年「瘦草」體的模仿者層出不窮,卻因其行書手法極為獨特且可臨摹的德善親筆字帖過少,能模仿到七八成像已是極厲害了。

而顧運這幅字,卻已至少像了九成五,甚至對於不經常看德善手書的外行來說,已是真假難辨了。

若不是親眼目睹,兩人是斷不敢相信這字竟出於一個高中生之手的。

知客僧見此便不再多問,忙將字帖拿了進去。

過不多久,又急急地回來,對顧運說道,「施主,方丈有請!」

顧運便隨他進了柴門。

裡頭是一條石子幽徑,小路兩旁都種著竹子,間或有一些不知名的野花野草旺然而生,開出各種紅的、綠的、黃的花朵,點綴在一片綠翠中,倒是顯得格外雅致。

顧運對這裡其實熟門熟路,因為在夢裡他來過很多次,甚至也在這做過和尚。

行不多久,他們穿過了竹林小徑,前方頓時豁然開朗,那是一片整整齊齊地排成u字形的寮房,就是僧人的起居之所。

在u字形中間的空地上,有一個古色古色的涼亭,亭簷上有個匾額,上書「緣心亭」三個大字,字體龍飛鳳舞、飄逸瀟灑,一看便是德善之筆。

亭內有一石桌、五個鼓形石凳,桌上攤開著的,正是顧運方才寫的詩。

一身灰色僧袍、體態精瘦的德善站在涼亭之中,他今年已經一百多歲,眉發皆白,卻看上去依然精神奕奕。

這是顧運見過的,最老一個「版本」的德善。

然而從那張老臉上,顧運依舊能看到印象中那個曾和自己一起當過土匪、和尚、生意合夥人的德善,或是一起當過學生、老師、教授、工友、知青的德善。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陌上柔桑有佳人 離婚後我成了總裁的白月光 滿級祖宗渣天道成癮 執行者說 音樂強迫症患者記 竹修 集散地 和無限流BOSS網戀後 轉世道君 快穿之總給主角當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