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011章 對老二的期望(1 / 2)

加入書籤

為什麼會是這個樣子呢?

太子偏著頭,對於父皇的布局,怎麼都想不明白。

下麵便是陸上運輸和水上運輸。

這總算是衣食住行中的行,但是比重隻在兩三成,並不算多。

而且朝廷的占股其實相對比較高,同時還有民間的資本涉及其中。

太子看了整整一天,還是不明白其中的含義,最終絕對拿著去問問先生,看看父皇的布局中到底有什麼玄機。

徐梁讓宗室子弟與勛貴之後一同在讀宗學,所以東宮的講讀的官員,最終都成了虛職。

太子殿下確實繼承了徐梁的天賦,在讀書方麵有些過分的如飢似渴,所以除了宗學的先生之外,還去國子監找了些翰林的大儒來去清剿學問。

這些大儒也教授其他皇子的攻克,但是最終依然普遍認為隻有皇太子才算是真的敏而好學,至於二皇子,那是實打實的頑劣不堪。

如今國子監的老大是劉宗周,但是蕺山之學卻未能得到發揚光大。

別無他故,如今政學分離,沒有政治上的扶住,一任何哲學思想都很難得到光大。

更何況國子監也不是隻有劉宗周一位大儒,其他關學、洛學、程朱理學,陽明心學一樣都是主流思想,學生之間也是辯論不休。

為了增進實力,劉宗周將自己的得意門生黃宗羲也拉進了國子監。

黃宗羲善於思考又博覽群書,入監之後隱隱有宗師之風。他去宗學講過歷史,頗為皇太子青睞,常來請教問題。

太子求教的先生,正是這位黃宗羲黃先生。

這位黃先生與黃道周同姓,而且有著極其相似的人格魅力,這也是皇太子對他格外信任的原因。

「歷朝歷代,人才總是國君最為看重的。自隋唐之後有科舉為國取士,如今聖上興辦新學,這取士之途就又變了。」黃宗羲拿著皇家明細,細細為皇太子分析:「這也就是為何聖上辦學不遺餘力。」

「那為何要投資廠礦呢?」皇太子問道。

黃宗羲也有些疑惑,道:「或許是因為這方麵利潤不厚,聖天子仁善,不與民爭利。」

皇太子結合父親之前說過的話,覺得未必就如這位黃先生說的這般。

如今皇明還遠遠沒有步入能源時代。

石油除了提煉猛火油之外,隻有瀝青和油墨有用。屬於賤物。煤鐵更是如此,若不成規模,基本賺不到錢。所以徐梁在能源領域的布局對於旁人而言,可不像是看著做善事麼?

然而一旦蒸汽機、內燃機大規模出現,這些賤物便會搖身一變,變成國家經濟支柱。

可以說。隻要控製了能源,誰都無法削弱皇家的影響力。除非索性打破整個體製,進行一場狂風暴雨般的革命。

這對於不重視技術的黃宗羲而言,自然是天邊的星辰,肉眼難見。

黃宗羲更為看重的則是皇家在海外殖民領地上的股份。如今皇家大部分的收益都是南洋公司和澳洲公司提供,美洲公司也漸漸後來居上,輸送大量的真金白銀回來。如果皇帝如此重視海外殖民領,肯定是要影響未來國策的。

「黃先生,我看不懂。」太子恭敬道:「父皇說的民心即我天心。要著眼生民立命之所

處。那無非便是衣食住行。然而『衣』方麵,天家隻占了極少部分,還是寶和店自己在天山置辦的棉莊,並非父皇的意思。食嘛,許多皇莊都轉手出去,天家除了在南海子種些糧食蔬果吃用,幾乎沒有旁的農田。這兩樣大頭為何不抓呢?」

黃宗羲也十分奇怪,這樣的產業布局顯然不利於家族發展。任何一個大家族。肯定要有自己土地,才談得上投資其他浮財。

「這。」黃宗羲覺得有些尷尬,「臣不敢浪對,且容臣回去思索一二,再報與殿下。」

太子頗有些失望,道:「可。」

……

徐梁看著騎著竹馬的二兒子,一直在考慮為何兩個兒子的性情會相差這麼大。或許是因為哥哥已經到了想證明自己的年紀。而弟弟仍舊懵懂無知。

「老二,你想當個什麼樣的皇帝?」徐梁突然開口問道。

此時院子裡隻有父子三人,老三隻有六歲,正捧著蘋果啃得開心,根本沒去聽父皇的問題。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靈武修仙 港綜之破案 女神的上門豪婿趙旭李晴晴 若水古溪 用決鬥帶來笑容 葉先生的夫人颯又拽 絕色傾城[快穿] 全世界都以為我喜歡那個渣[快穿] 簽到千年,瑤池女友請我出山 快穿之悠然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