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第二十三章(1 / 2)

加入書籤

那時候羊兒們一隻隻被他養的膘肥體壯,他自己卻瘦骨嶙峋。

到了冬天他沒有厚棉衣穿,晚上就擠在羊圈裡麵靠著山羊們的體溫溫暖自己,就這樣一年一年活過來了。

徐老爺子明天就打算帶著一些黍子去鄉裡,加工成黃米麵在帶回來,徐奶奶覺得反正去一回,最好在帶一些玉米麵回來,蒸粘豆包的時候也能用得上,所以這爺孫倆就被打發出來搓玉米。

寒冬的暖陽下,徐詩夢搬著小板凳坐在爺爺的身旁,一邊搓著玉米粒一邊聽他爺爺將過去的故事。對她這個年紀的孩子來說,長輩們的言傳也是她獲得知識增長見聞的主要來源。

後來村子裡給分土地,還把他之前放的山羊分給他幾隻,他就白天種地放羊,傍晚去山上河裡搬石頭拉黃土,攢了一年多在村裡人的幫助下蓋起了第一間房子。

一進臘月徐常氏就是開始張羅著要蒸粘豆包,粘豆包是東北這邊非常常見的一種食物,用黍子也是就是黍米磨成麵粉後,和玉米麵按照一定比例混合發酵包芸豆蒸製而成。

黍米也叫黃米是徐家地裡自己種的,這種米黏性高,吃進去之後消化慢,所以非常頂餓,基本上一入冬就是農民們餐桌上最常見的一種主食。

徐詩夢聽她爺爺說,過去有的人家地少人口多,就在地裡多種黍子,這樣進入缺少食物又天氣寒冷的冬季,耐餓的黍子就是保障一家人都能安全過冬的功臣。

現在日子好過一些了,誰家也不用在指著黍子救命,但冬天蒸粘豆包的傳統卻依舊流傳下來。

東北的冬季農戶家大多數一天隻吃兩頓飯,因為貓冬的緣故他們都起的晚睡的早。

但就算是這樣,吃兩頓就能頂一天,也能看得出黍米的耐消化程度。

被留在家中的老人和孩子們也沒有閒著,他們也有一些農活要做。

粘豆包在蒸製之前,需要先把黍米去殼並且磨成粉,這個活在過去需要到有碾子的人家去借碾子,費時又費力。現在不用了,隻要扛著糧食去鄉上,那邊有電磨坊,花上一點錢,用不了多長時間,蛻殼磨麵就能一步到位。

徐詩夢聞言將正在掰著的玉米棒子丟進簸箕裡,拍了拍手回道:「唉,知道了。」

屋子裡,徐奶奶打了盆溫水,和孫女一起將水洗乾淨後,將一早發的黍米麵盆從炕頭上端了下來。

有了房子就有人上門說媒,然後就娶了媳婦有了這個家。

徐爺爺對著孫女講那些過去的事情時,表情很平淡,對他來說這就是生活。徐詩夢則是越聽越驚訝,她以前都不知道,原來爺爺年輕的時候,日子居然過的那麼辛苦。

徐詩夢與她爺爺在院子裡搓玉米粒聊天的時候,徐奶奶正在準備包在粘豆包裡麵的豆子餡。

龍城這邊有一種專門留下來吃豆子的菜豆叫做秋皮老,這種菜豆很好認,成熟之後淺黃色的豆莢和裡麵的豆子上都有長短不一,數不清的豎條狀豆沙色條紋,這是秋皮老的標誌。

徐奶奶把家中的大鐵鍋內盛了大半鍋的水,浸泡了一夜的芸豆直接倒入鍋裡,之後隻需要等到開鍋之後大火變小火,滿滿燉到豆子熟了就可以了。

豆子燜上後,徐奶奶扯著圍裙擦了擦手,扶著門框喊院子裡的孫女:「詩夢,奶要蒸豆包,你進來給奶打個下手。」

「詩夢,你看著,蒸豆包的麵一定要冷水發,黍米麵和玉米麵混合的比例昨天就已經告訴過你了,都記住了嗎?」

看見孫女點頭,徐奶奶用手指在發起來的麵團上點了幾下沾了一些麵,然後拇指食指輕輕的攆搓幾下,感受指頭上麵團的粘稠度,覺得已經可以了。

「來,你也搓一下,麵團發到這個程度就可以了,在發蒸出來的粘豆包就要酸口,那就不好吃了。」

徐詩夢聞言伸出手,學著她奶的樣子,也點起一點點麵團放在手指之間攆,感受那點麵團在指尖的感覺,同時將那份感覺記住。

「一會你看奶都怎麼做,看的多了滿滿就心裡有數,等到你在大一些,奶就讓你試著做,我大孫女聰明手巧,做出來的東西肯定比我強。」

腦袋上卷著發髻的小腳老太太一邊說一邊將發好的麵團扣到麵板上,在麵團上撒上一些玉米麵,摁住麵團就揉了起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安瑤的幸福人生 我的七個相公風華絕代 鬥羅大陸4 八零福氣俏農媳 鬥羅大陸之終極鬥羅 全球觀眾看我寵嬌了大佬 鬥羅大陸Ⅳ終極鬥羅 影帝他曾暗戀我 拯救摯友的日日夜夜[快穿] 滿分溫柔[娛樂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