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打聽(1 / 2)

加入書籤

第二日,少華去幫忙。

徐蓉在家修竹籬,打算建個雞舍。現在收了稻穀,磨完米之後會有米糠,她打算養幾隻雞。

「玉蓉,在忙什麼呢?」

楊月靈笑靨如花的走過來。

「建個雞舍。」徐蓉正在往土裡插竹條。

「我能幫你做點什麼嗎?」

「不用。」

徐蓉固定好竹條,拍了拍手上泥土,問道:「是有什麼事嗎?」

「沒事,就是過來找你聊聊天。」

徐蓉站在原地,等著她發起「聊天」。

氣氛有一瞬間的尷尬,楊月靈訕笑道:「聽說岩腳村有很多人家造紙,我想問問,造紙這營生到底如何?」

「什麼如何?」徐蓉沒理解。

「造紙賺不賺錢?」

「能賺點。」

「能賺多少?」楊月靈一臉探究。

「沒仔細算過,估計跟種地差不多。」

徐蓉真沒仔細算過。原材料是自已種的,人工是自已家的,最後賣得那麼些銀子,感覺很多的樣子,但假如按照原料成本、人工成本計算,那才是真正的利潤率。

「誒,對了,我也有個問題想問你。」徐蓉道。

「什麼問題?」

「城裡雇傭一名夥計要多少錢?」

「看是什麼樣的夥計。」

「比如鐵匠鋪打鐵的。」

「不知道。」

「木匠鋪幫人做家具的?」

「不知道。」

徐蓉問的這兩種職業,楊月靈都沒有接觸過。

「裁縫鋪幫人做衣服的呢?」

「裁縫鋪夥計一般沒有工錢。遇到好心的主家,逢年過節會給點零花錢。」

「沒工錢?」徐蓉不理解。

「裁縫鋪夥計一般是沖著學手藝去,師傅不收他錢就是好的了。」

「如果是已經有手藝的呢?」

「有手藝的一般不會去做夥計。」

「如果就是一個有手藝的去做夥計呢?」

楊月靈覺得她在跟自已抬槓,有手藝的自已謀生去了,何必做夥計。不過她耐心道:

「有手藝的一般都是自家人。」

古代小手工業者一般都是以家庭為單位,不像現代有規模化工廠。

說到這個,就要提一下那些大紙坊。他們看似規模化生產,其實是兼並了小紙坊,讓紙戶變成紙農。

徐蓉見問了幾樣她都答不出工錢多少,問道:「那麼家裡雇一名傭人呢?」

這個楊月靈了解,說道:「一般乾雜務的丫鬟,一個月一百文錢……」

她還沒說完,徐蓉驚訝打斷:「才一百文!?」她花半個月編幾個竹筐都能賣一百多文。

「因為她要吃要喝啊!」楊月靈道:「有些窮人家養不起女兒,找戶人家送去做丫鬟。主家替他們養著,自然隻能給這個數。」

徐蓉還是不能理解:才一百文!這跟白送有什麼區別。

楊月靈道:「有點手藝,會女紅、會烹飪的,一個月兩百文到六百文不等。這得看具體是什麼樣的人。」

徐蓉被「一百文」深深震驚到!她以為請個丫鬟是多貴的事,原來這麼便宜。

當然,一百文是最低底線,楊月靈是撿著便宜的說。她所說的一百文丫頭,是指什麼都不會、連洗個衣服都洗不乾淨那種。實際上,但凡家裡教過一點東西,至少也是兩百文起。

楊月靈看她有些呆若木雞的樣子,問道:「怎麼了?」

「沒什麼,我隻是覺得一百文太便宜了。」徐蓉無奈的搖搖頭。

「買個丫鬟都才十幾二十兩銀子,雇個丫鬟自然便宜。」

「如果雇的是個男的,也這個價嗎?」

「如果是小子,三四百文。不過他們更願意去商號店鋪,有些多的,一個月能拿到一兩銀子!」楊月靈語氣有些羨慕。可惜她不是男人,女人找活很難找,要麼工錢少,要麼就是要賣身。(注:賣身指簽訂賣身契)

從一百文錢到一兩銀子,徐蓉對這個社會的「薪酬水平」有些淩亂。不過想想現代,有一個月工資兩三千的,也有工資一萬多,甚至幾萬的。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緣怨【酪飯】 我自超凡 民國頌 穿越古代:皇上不要太愛我 這小子是紙紮的魂 軟軟跑進娛樂圈 奧特ol:在特利迦裡變身迪迦 HP這拯救怎麼越來越不對勁了? 雨落傾你心 不知道寫什麼zz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