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劉備援徐州(1 / 2)

加入書籤

長平觀外,西涼軍與東涼軍第一次真正的大規模正麵交鋒正在展開。

雙方都是來自「涼州大馬,橫行天下」的涼州,都擁有上萬的騎兵。

雙方擺出的陣勢也驚人的一致,都以步軍居中,左右各布置五千騎兵。

這個時代具裝騎兵與馬鎧不是沒有,但還是稀罕物,馬蹬雖未正式出現,但已有差不多作用的木製踏腳出現。

雙方都是輕騎,裝備的兵器也差不多,皆是手持長矛,月要跨強弓。

雙方對戰數日,各有小勝負,傷亡並不大。

李傕這時才有些後悔殺了樊稠,在三人當中,唯有樊稠勇武難當,最是善於沖鋒陷陣。若有他在,怕是早已沖散敵陣,大勝而歸了。

而現在,缺少一員猛將在關鍵時刻沖陣,一錘定音。

所以,這便成了持久的消耗戰,這樣下去,便看誰的糧草更充足些了。

對於這一點,東涼軍倒是占了地利的便宜,長期對峙顯然對西涼軍不利。

然而李傕郭汜也很擔憂,因為楊定等人還在長安城外,隨時可能變臉。

長平觀戰事僵持不下,曹操率領的青州兵卻進展順利,再次逼近了剡城。

而青州刺史田楷與劉備的援軍也已出發救援郯城。

但是走到半道,田楷借口等待公孫瓚派來的增兵,讓大軍停了下來。

劉關張三人商議了半天,決定率領這六千軍隊先行出發。

沒辦法,對劉備來說,郯城被圍是一個難得的機會。

公孫瓚是極不贊成劉備出兵援徐的,你自己還在我這討飯吃呢,還有閒功夫去救人?再說了,以曹操那幾十萬大軍,這也不叫救人,叫送命啊。

劉備也是有苦難言啊,自己不過一個編草席的販夫走卒,雖然說祖上是中山王,但破落至此,有幾人能信?現在自己唯一能依仗的便是這點仁義之名了。人家堂堂徐州刺史來求救,自己怎好拒絕。

關鍵是,就在不久前,袁紹派長子袁譚做了青州刺史,直接將劉備從平原郡國趕到了田楷身邊,如今他這個平原相已經名不符實了。

雖然想著曹操手底下的三十萬青州兵,這頭皮就發麻,但劉備依然決然的踏上了征途。如今,軍至半途,更不能半途而廢。

曹操的大軍速度很快,徐州中部的琅琊、東海先後被攻陷。反正名聲已臭的曹操,再次下令屠城,雞犬不留。

當然,這個時候,誰也不會注意到一個名叫諸葛亮的少年隨叔父自琅琊逃難至南陽,在途中與其兄諸葛瑾失散。

陶謙並未分兵防守,而是將十萬人馬幾乎全部集中到了郯城的東南一帶。

劉備毫不停歇的行軍,趕在曹操大軍之前到達了郯城,駐軍於城外,自己帶著關羽、張飛二人進城去拜見陶謙。

陶謙親自出城迎接,聽說劉備隻帶了六千兵馬時,陶謙不但沒有失望,反而更加感動。劉備這是明知必死,也來與自己同生共死來了啊,這份情誼如何能報?

陶謙將劉備迎入府中,熱情款待,以兄弟相稱。

酒酣之時,陶謙感慨的說:「玄德,危難之時,方見真情啊。唯有你才是真心誠意的來救援愚兄啊。」

劉備說道:「恭祖兄客氣了,隻可惜愚弟兵力微弱,隻怕幫不了大忙啊。」

陶謙說道:「玄德的兵馬是少了些,這樣吧,愚兄將送你四千丹楊兵交給你統領。另外再送你一千匹戰馬。你看怎麼樣?」

丹揚兵是陶謙賴以起家的家鄉子弟兵,丹揚也素以盛出悍兵而聞名。

丹揚兵一向是陶謙的命根子,由自己最親信的將領曹豹率領。

劉備急忙推辭,陶謙斷然說道:「玄德豁出命來救愚兄,愚兄送你些兵馬增強實力不過小事耳,再說了,你有了兵馬,才能更好的幫愚兄解郯城之圍。」

劉備見陶謙神情,知道推脫不得,隻好鄭重謝過。

席盡之後,劉備三人告辭離開。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最強王婿 替糟糕的世界補上句號 末日在線 在高危世界裡收集好感度[咒術回戰] 追求狗卷的數種方式[綜] 九劫劍帝 [快穿]你困不住老娘 王婿小說葉凡唐若雪 我和死對頭被迫組cp營業 王者榮耀之推塔就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