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三大刺史(1 / 2)

加入書籤

朝廷上的大臣也選擇沉默,這件事情,終究要看手握兵權的車騎將軍怎麼看。刺史一職,手握軍政大權,楊翦自然不可能坐視不理。

小皇帝看著楊翦問道:「漢興侯怎麼看?」

楊翦道:「陛下英明,分涼州之地,正好可以扼製韓遂馬騰,給他們施加必要的壓力。」

小皇帝點了點頭,說道:「韓遂馬騰遲遲未予答復朝廷的征召,擺明了是想割據涼州自守。」

楊翦苦笑道:「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如今屯田,招賢,募兵之事,剛剛鋪開不久,一時半會也難見成效。說實話,臣能勉力維持關中大部分地區在朝廷掌控之下,已經很吃力了。如今關東大戰連連,也正是我們安下心來,積蓄力量的大好時機。若關東這些不臣之臣分出勝負,或是各據一方,幾人稱王,幾人稱帝,猶未可知。陛下若真有中興大漢之誌,還需君臣一心,大事才有可為,否則,臣如何能安心奔赴涼州,徹底解決涼州問題。涼州問題不解決,關中難安,何談掃平關東不臣之臣。」

小皇帝眉毛一挑,驚道:「漢興侯要去涼州。」

楊翦點了點頭,說道:「涼州若不能忠於朝廷,便是心腹之患,身居長安,如芒在背。如今洛陽已毀,長安便是朝廷安身之所。臣自然會盡力護陛下安全。也請陛下能體諒臣的苦心。」

小皇帝看著楊翦,說道:「漢興侯忠君體國,是我大漢之福。這樣吧,這雍州刺史一職便由你推薦人選吧。」

楊翦並不意外,兵權盡在自己之手,小皇帝也隻能時不時試探下自己,真要決裂,他也不敢。

楊翦說道:「那臣就鬥膽,推薦張遼為雍州刺史,段煨副之,徐晃為司隸校尉,高順副之。令他們四人,一年之內掃平各自轄區不臣的勢力。然後由朝廷任免各郡縣地方官員,治理民事。若屯田順利,四方流民來歸,不消兩年,關中便能休養生息,成為朝延的倚仗。」

聽完此言,小皇帝與楊彪張喜等大臣內心自有想法。

楊翦的確與董卓、李傕之流不同,所言皆是謀國之言,若能真心輔佐小皇帝,君臣同心,大漢未嘗沒有中興的希望。

小皇帝不過稍一思忖,便準了此奏。

楊翦繼續道:「還有一件事,臣奏請將長安城內的所有兵馬設為禁衛軍,分轄負責皇宮的禁軍與城門守衛的城衛軍,由趙雲統一負責京城的兵馬與防衛。」

小皇帝心道:「不過是換個名字而已,與現在也沒什麼區別」,便一口允了。

「最後一件事,臣想陛下下詔,任命臣為涼州刺史。臣要解決涼州問題,必須要有個說得過去的身份與名義。」

小皇帝想了想,說道:「朕加封你為大將軍,兼領涼州刺史,如何?」

大將軍一職,還在三公之上,這讓朝堂之上的人內心震驚異常。

楊翦苦笑道:「大將軍一職太重了,臣自問擔當不起,還請陛下收回成命。」

小皇帝看著楊翦,鄭重的說道:「我大漢安危,如今係於你一人之身,一個大將軍之職有何擔當不起。你若一心輔佐朕中興漢室,朕便將整個天下與你分治又如何。」

楊翦心中暗罵,一臉惶恐的說道:「陛下慎言,臣這個人懶得很,治國理政太勞神費心,太累人了,還是陛下自己操勞吧。等臣幫陛下掃平不臣,天下太平了,臣便辭官帶著夫人找個隱秘的地方做個富貴安樂人,逍遙自在去。」

這番話再次令殿上君臣心思復雜,將信將疑。

接下來,朝堂上又議了些其他事情,楊翦又變得沉默起來。

散了朝,楊彪特意落後了幾步,等著楊翦一起出宮。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最強王婿 替糟糕的世界補上句號 末日在線 在高危世界裡收集好感度[咒術回戰] 追求狗卷的數種方式[綜] 九劫劍帝 [快穿]你困不住老娘 王婿小說葉凡唐若雪 我和死對頭被迫組cp營業 王者榮耀之推塔就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