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一章 入軍營(1 / 2)

加入書籤

馬周不太出名,大多人知魏征而不知馬周,卻不知馬周的功績才乾比之魏征,有過之而無不及。

馬周懷才不遇,奔波流離,為了生計投身常何,當他的門客,一直也籍籍無名。直到某年,李世民讓所有的朝臣寫一篇關於時政得失的文章,他好也做自我檢驗檢討。常何是個大老粗,也就請了馬周代筆。

馬周聊聊千字讓李世民大吃一驚,立刻派人去請馬周。隻是馬周脾氣古怪,直接拒絕見李世民。

李世民求才若渴,四請馬周,這才見到了馬周這位奇才。

馬周也因此平步青雲,短短數年便成為大唐宰相,位極人臣。

除此之外,馬周不求名利的風範,在唐朝是獨此一份。

李世民擅於納諫,馬周、魏征都是出了名的諫臣。

不同的是魏征不斷揭李世民的短,數落李世民的過錯,死了還讓史官記錄李世民的過失,從而以李世民之醜,示自己之忠貞。而馬周卻不像魏征這般死了也要名,他在臨死前讓人將所有的奏章諫書燒毀。

在貞觀一朝,馬周堪比商之傅說,漢之蕭何。

盡管新舊唐中對馬周的記載並不太詳細,但馬周在「貞觀之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難以磨滅。他以自己卓越的治國之才,協助李二陛下開創了歷史上最著名的盛世,使得煌煌大唐之名垂拱千古,遺風歷經千年而不衰。

柴令武趕忙道:「原來是馬大人,在下多次聽聖上提起過你,若有時間定當向你學習。」他知道馬周脾氣古怪,若說什麼久仰大名的客套話,一定令他反感。雖然他確實久仰大名,但顯然這個時代的馬周,唯一的名聲就是李世民的「四顧茅廬」。至於才華,尚未有更大的舞台去施展。

馬周欣然道:「馬周如同螢火,豈能與皓月輝,若得少將軍指點一二,受益無窮矣。」

他是寒門士子出身,年少家貧,深知民間疾苦,更知道世家門閥把持地方對帝國的損害。

柴令武的新式科舉、義務教育、圖書館給寒門士子的崛起留下了機會,從而以一種溫水煮青蛙的方式,令世家門閥不得不順應民勢去接受。

還有源自柴令武的限佛限道令,削掉了佛道泛濫成災之勢,從而一勞永逸的解決了佛道危害帝國根基之患。這一係列創舉是他想都不敢想的。

更何況造紙術、活字印刷術更是有利於天下萬民、利在千秋之偉大發明,他對於柴令武是非常欽佩的。

閒聊一會兒,馬周便匆匆告辭。

「郎君,此人很厲害麼?」見柴令武望著馬周遠去的背影,鄭麗琬開口詢問。

柴令武笑道:「未來的大唐宰相,必有他一席之地。」

鄭麗琬乍舌不已,這可是柴令武第一次給人如是之高的評價。

木沁芳撇嘴道:「吹牛!」

柴令武懶得理她,向鄭麗琬問道:「這個來路不明的小麻煩怎麼辦?」

鄭麗琬搖頭,她的確不知道怎麼辦。

木沁芳不樂意了,氣道:「誰來路不明了?誰是小麻煩了?」

「你啊!」柴令武道:「你莫名其妙的刺殺我,莫名其妙的自己送上門,然後我一問三不知…不是來路不明是什麼?不是麻煩又是什麼?」

木沁芳呆萌道:「好像有點道理。」

「你不是要當我侍衛嗎?換上衣甲,跟我去軍營。」柴令武沒好氣的說道,放這麼一個不穩定因素在家,他實在不放心。

木沁芳樂不可支道:「好啊,好啊!早想見識大唐的將士了。可是我沒有鎧甲啊!」

柴令武說道:「我有!」木沁芳長得很高,與一年之前的他差不多。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諸天修正師 即鹿 庶民帝國 我撿垃圾能成寶 重生做石油大亨 漫威的瓦羅蘭之心 挨揍就變強 變身王者女英雄 我與我的江湖酒館 影視世界諸天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