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標準化生產(2 / 2)

加入書籤

所以熔點更低的青銅,在這一方麵自然就有了很大的優勢。

除此之外,相比起鋼鐵,青銅還有另一個方麵的優勢,那就是它的鑄造工藝更簡單。

很多-人都知道,在秦朝的時候,秦人就已經有了標準化生產的概念。他們大規模的使用模具來生產武器。

這樣在統-一六國的戰爭中,他們補充戰爭消耗的速度就要遠遠超過其餘六國。

而且秦人生產出的武器誤差極小,他們生產的每一架弩機,都可以隨意的替換其他弩機上的零件,並且還能保證弩機可以正常使用。

這樣又變相的減小了秦人的戰爭消耗。加上秦人本就在國力上有優勢,其他六國輸的就不冤了。

可以說,在秦國統-一六國的戰爭中,秦人標準化生產的技術,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

可是在漢朝建立之後,這麼強大的技術,似乎是突然就失傳了,一直到十九世紀的美國,人類才再次重現了這種技術。

如果不詳加考證的話,很容易就會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因為秦末的戰亂,標準化生產的技術就此失傳了。

很多-人認為,秦人標準化生產技術的失傳,是我國古代冶金技術的倒退,和難以估量的巨大損失。

可是事實的真相可能不是這樣,秦朝標準化生產技術的關鍵,在於模具的大量應用,可是在秦亡之後,模具依然還在中原大地上被廣泛應用。

如果標準化生產,真的僅靠模具就能實現的話,那麼王燁可不會認為在之後的兩千年,就沒有人往模具上想過。

王燁認為,標準化生產技術的失傳,不僅不是中-國古代冶煉技術的倒退,反倒是秦漢交替之時,冶金技術提升的證據。

如果說秦朝還處在青銅器時代,那麼漢代就是鐵器時代了。鐵器和青銅器在鑄造技術上,一個非常大的區別就是,鐵器是不能直接澆鑄的。

這麼說可能不準確,準確的說,用模具澆鑄出的鐵器是沒有實用性的。

因為鐵器在被澆鑄出來之後,其內部的裂紋,氣泡,夾渣,晶粒不均,偏析等缺陷非常的多,如果直接拿來使用的話,那麼鐵器的脆弱將讓人絕望。

所以鐵匠在打鐵的時候,才一定要反-復鍛打,就是為了將以上缺陷去除,或者是減弱。

真正讓秦人技術失傳的原因是,隨著冶金技術的進步,鐵器的性能已經完全超-越了青銅器。

如果說在秦朝,因為秦人卓越的技藝,他們青銅器的性能還能與鐵器相當,甚至是超-越鐵器的話。

那麼從漢朝開始,青銅器便已經全麵落後於鐵器。如果可以的話,王燁自然也是希望能有鐵器用的。

可是現在,他既然沒有製造鐵器的條件,製造更加易得的青銅器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了。

王燁和那位老先生,在這一點上的想法是完全一致的,就是先製造青銅器用來恢復生產,等到這座小山村有了生產鐵器的能力之後,再淘汰青銅器。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我撿垃圾能成寶 重生做石油大亨 漫威的瓦羅蘭之心 挨揍就變強 變身王者女英雄 我與我的江湖酒館 影視世界諸天行 第一序列 我在霍格沃茨氪金變強 網遊之釣者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