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4 康王裴謙(下)(2 / 2)

加入書籤

裴謙並不擔心自己身死之後的事情,整個朝廷的框架已經完全搭好了,有李綱在,汴梁不至於失守,而隨著勤王軍的到來,金兵也自然會敗退。

到時候李綱等人考察之後,再推舉一位靠譜的皇室,比如趙不尤這樣的人為新君,一切自然會再度走上正軌。

而裴謙來此一趟,也就圓滿了。

鐵浮屠奔踏而前,正撞上如林般的槍陣。

就像是崩騰的浪濤撞上山嶽!

這些鋼鐵巨獸硬生生地撞入宋軍的步兵陣列中,而迎接他們的是拒馬、壕溝和穿著步人甲的精銳重步兵手中的長槍。

第一波騎兵,紛紛墜馬。

而站在最前排的宋軍,也傷亡慘重。

在這樣暴力的對沖之下,任何復雜的戰鬥技巧都是多餘的,也不可能存在任何的僥幸。雙方隻能以最為慘烈的代價,去賭之後的勝利。

此時的金兵,是全然不懼死亡的。

而金人戰無不勝的法寶,也正在於此。

按照他們以往的經驗,隻要以重騎兵不講道理地沖擊敵陣,那麼不管最開始付出多少傷亡,最後都必然以敵方的潰逃而告終。

而一旦敵方陣型崩潰,等待著鐵浮屠和拐子馬的,就是堪稱一邊倒的屠殺。不管一開始金人的騎兵付出了多麼慘重的傷亡,在之後的擊潰戰中,都可以輕易地將戰損比改寫為一個很誇張的數字。

也正是在這種引以為傲的戰術之下,金人才開發出了鐵浮屠這種極端的重騎兵,開發出這樣不講道理的蠻橫戰術。

但隻可惜,從今日開始,他們引以為傲的戰爭理念,都將被徹底改寫。

他們所有的驕傲都將被踩在地上,碾作微塵。

……

第一排,第二排,第三排……

鐵浮屠一排又一排地沖上去,宋軍前排的步兵也一排又一排地倒下。

若是以往,完顏宗弼已經可以倒數計時,等待著宋軍陣列的崩潰,以及之後的肆意屠殺。

可這次,情況似乎有所不同。

不論前方倒下了多少人,後排的宋軍重步兵,卻都巋然不動!

而等到雙方的戰勢陷入焦灼,當鐵浮屠的沖擊力盡喪,陷入宋軍陣列的汪洋大海時,這些看起來不可一世的怪獸,也將迎來他們的末日。

在長槍頂住第一輪攻勢之後,後方各自拿著麻紮刀、提刀、大斧的宋軍,開始了他們的表演。

上砍騎兵,下砍馬腿!

甚至他們的目標,沒有局限於那些陷入步兵陣列、完全失去沖擊力的鐵浮屠,就連那些仍在沖鋒的鐵浮屠,他們也敢迎上前去,以大斧去砍斷馬腿。

戰馬的嘶鳴聲,響徹戰場。

前腿被斬斷後,這些身披重甲的戰馬隻能撲倒在地,連帶著其上身穿重甲的金兵也如失雙腿。

而這些鐵浮屠騎兵之後從隻留兩個眼睛的鐵盔中看到的景象,就是宋軍高高揚起大斧,當頭劈下!

任憑鋼鐵一般的潮水一再沖擊,整個宋軍的步兵陣列,卻如山嶽一般巋然不動!

裴謙愣住了。

他的眼神中充滿了迷茫。

那些金兵的鐵騎,看起來離他如此的接近,可又如此的遙遠。

什麼情況?

不是說,宋軍都是一觸即潰的嗎?

就算嶽飛能有一年的時間來練兵,也不太可能就練成了這個樣子吧?

這哪是練兵,明明是將血肉之軀的普通人,練成了抵擋一切的堅盾,或是斬斷一切的刀鋒!

裴謙逐漸意識到,自己似乎犯了一個非常巨大的錯誤。

……

日影西斜,風飛雲走。

激烈的戰場上,兩個時辰眨眼而過。

在這兩個時辰中,鐵浮屠在間歇休整之後,又發起一次又一次的沖鋒。

而宋軍同樣在經過休整和重新列陣之後,一次又一次地頂住了鐵浮屠的沖擊。

到這個時候,終於有人坐不住了。

因為金兵已經呈現出明顯的頹勢,他們絕不可能再沖下宋軍的陣列。

著急的人並不是完顏宗弼,而是……

宋軍陣列中,突然傳出一聲驚呼。

「哎?陛下!陛下你去哪啊!」

「快護駕!護駕!」

「攔住陛下,攔住啊!」

一些宋軍轉頭望去,之間那位穿著金盔金甲、如同旗幟般立在後軍的皇帝陛下,此時竟然拍馬,越過層層的軍陣,往金人的方向沖了過去!

裴謙徹底忍不了了。

他萬萬沒想到,這些金兵硬是沖不進來!

既然如此,他隻能主動去找金兵送人頭了。

此舉或許會引發一定的混亂,但……為了散掉自己的氣運,裴謙也顧不上這許多了。

隻是,在他拍馬向前的那個瞬間,他看到絲絲縷縷的氣運,從無數的士兵身上升騰而起,匯入他的身體中。

而在短暫的混亂之後,他耳中聽到的聲音,也從驚心動魄的呼喊,變成了山呼海嘯般的宣言。

「沖啊!」

「隨陛下殺金狗!」

「復我河山!」

「為我朝被屠殺的北地百姓,報仇雪恨!」

「取完顏宗弼狗頭,祭我歷代先皇!」

就連重步兵,都開始向前推進了!

而一直遊弋在周圍襲擾的精銳騎兵,也終於發起總攻,從側後方包圍金軍,為完顏宗弼套上了最後的絞索!

山呼海嘯般的喊殺聲中,皇帝一身金盔金甲,便如同黎明時分的朝陽,照亮了整個戰場。

皇帝所至,便是帝國疆域!

此前不久,完顏宗弼清點著損失慘重的鐵浮屠,感到心如刀割。

這些重甲騎兵可以說是他的命根子,他憑借著這些鐵浮屠,南征北戰、橫掃千軍。

可此時,卻要盡沒於此。

他無論如何也想不通,為什麼鐵浮屠就是沖不垮這些步兵的陣列?

而在他發出「撼山易,撼嶽家軍難」的感慨後不久,那座他沖不動的大山,朝著他壓過來了!

……

嶽飛到底是如何大破鐵浮屠的?

其實並不復雜:先用拒馬和重步兵的槍陣頂住鐵浮屠的第一波沖擊,維持陣型,讓鐵浮屠的騎兵失去沖擊力,陷入泥淖。然後再用麻紮刀和大斧,砍斷馬腿,讓彼此相連的鐵浮屠接連倒地,之後再像撬罐頭一樣,收割戰場。

隻是在他之前,卻從未有人能真的執行這種戰術,往往是還沒有走到第二步,整個步兵陣列就已經全線崩潰了。

因為達成這種戰術的關鍵在於,這些士兵們到底敢不敢用自己的命,去換鐵浮屠的戰馬?

嶽飛之所以能做到,正是因為他可以練出一支「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的嶽家軍。

有這樣冷兵器時代巔峰的素質和軍紀,能有如此的戰鬥力,也就不足為奇了。

隻可惜裴謙知道這一點的時候,終究是太晚了。

……

建炎二年秋,金軍兵分四路,完顏宗弼親率鐵浮屠、拐子馬,沖擊汴梁城外的宋軍。

血戰兩個時辰、頂住了鐵浮屠的幾十次沖鋒後,雙方陷入焦灼。

此時,皇帝躍馬而前,嶽飛也提槍沖陣,宋軍士氣大振,人人奮勇、個個爭先,將金軍殺得人仰馬翻、全線崩潰。

完顏宗弼率殘兵敗將落荒而逃,宋軍獲得全勝。

此一戰,完顏宗弼手中的鐵浮屠盡沒,喪師之痛讓他之後每每在深夜醒來,都扼腕嘆息。

自此之後,金人再也沒有組織起任何一支鐵浮屠。

而後,嶽飛率部乘勝追擊,越過黃河,先收大同,再克中京,而後一路北上,打下上京臨潢府、東京遼陽府,直搗黃龍。

李綱坐鎮後方,將糧草輜重源源不斷地從江南運抵前線。

至於那位陛下,則是隨著嶽飛將軍,直入金國境內。

隻是他每戰都要沖鋒在前……著實令人費解。

士卒紛紛感慨,陛下有唐宗遺風。

……

黃龍府所轄五國城。

之所以一直在喊「直搗黃龍」的口號,並不是因為黃龍府是金人的老巢,而是因為徽欽二帝被關押在這裡。

此時,「迎回二聖」,是整個大宋最高的政治正確。

後世有些人說,嶽飛一直喊「迎回二聖」是沒有情商的表現,所以才引得趙構猜忌……實際上這明顯是一種誤解。

因為「迎回二聖」這個口號,正是趙構自己喊的。

畢竟宋徽宗是他的親爹,在以忠孝治天下的古代,迎回親爹自然是一個無法繞開的話題。

而即便嶽飛真的能直搗黃龍、迎回二聖,趙構也完全不用擔心這兩個昏君會對自己的皇位有什麼影響。

因為到了那個時候,他就是大宋的中興之主,收復燕雲的不世之功,甚至可以與太祖太宗甚至那些歷朝歷代的明君相提並論,兩個亡國之君,又如何能威脅他的地位?

所以,趙構殺嶽飛,就隻是純純的腦殘罷了。

至於裴謙為什麼要喊出「直搗黃龍」的口號……

其實僅僅是因為,黃龍府比上京更遠,能多打幾仗而已。

隻可惜,裴謙這一路上也算是身經百戰,可每次沖在前麵想送人頭的時候,卻總是被宋軍怒濤般的攻勢所裹挾,打著打著,就變成了大勝……

於是,他最終還是來到了五國城,來到了關押徽欽二帝的地方。

……

「陛下,二聖……就在前方了。」

嶽飛意氣風發,而他身邊的將士們,一個個也都神采飛揚。

對於這些將士們而言,或許徽欽二帝有太多的騷操作,讓大宋蒙受了太多的冤屈,但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道德框架之下,他們對於「迎還二聖、報仇雪恥」這件事情,還是有著極高熱情的。

此時五國城就在前方,而既然皇帝陛下已經親至,那麼迎還二聖這件事情,自然還是要皇帝陛下親自來。

其他人,哪怕是嶽飛,都是不夠格的。

裴謙麵沉似水,一直打到黃龍府都未嘗一敗這件事情……讓他的心情有些不好。

不過,他還是一言不發,帶著隨行的嶽飛、一位文臣和幾名親兵,邁步走向關押徽宗和欽宗的那處殿宇。

剛一進入,裴謙就看到兩個在趙構記憶中熟悉又有些陌生的臉孔,涕泗橫流地向他撲來。

「九弟!朕就知道你不會不管朕的!」

「構兒!朕果然沒有白疼你,你真是給了父皇一個大大的驚喜啊!」

「朕差點以為此生再也無法回到江南了……」

「構兒,我父子三人何時啟程?這苦寒之地,朕一刻都不想多待了……」

「完顏宗弼抓住了沒有?九弟,一定要將他碎屍萬段,以告慰我大宋先祖!」

徽宗和欽宗,臉上全都洋溢著巨大的喜悅。

甚至直到現在,他們還難以相信這個事實:在靖康之變後僅僅兩年時間,趙構就用嶽飛,將曾經看似不可戰勝的金人打得抱頭鼠竄,不僅收復了燕雲,甚至馬上就要平推整個金國。

狂喜之下,甚至有些失態。

裴謙身旁的眾人,也都熱淚盈眶,頗為感動。

他們都以為,此時皇帝會沖上前去,抱住自己的父皇和好大哥,痛哭一場,上演一出父慈子孝的戲碼。

隻是所有人都沒有注意到,這位新皇的臉上,是如水的陰沉。

「朕有些奇怪啊……

「你們兩個,到底是怎麼還能舔著臉活在世上的……

「但沒關係,你們兩個也不能算是毫無用處。

「朕想向你們借一物,散朕周身氣運,不知可否?」

雖然這位新皇的表情有些奇怪,也說了一些怪話,但在絕處逢生的狂喜之下,徽宗和欽宗顯然並未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他們的大腦,還並未從喜悅中轉過彎來。

「九弟想借什麼?盡管開口!」欽宗慷慨道。

裴謙的臉上露出一個冷冽的笑容:「欲借二位之頭。」

徽宗和欽宗不由得大驚,他們慌亂地想要後退,但裴謙已經抽出了月要間的長劍,邁步跟上,揮劍刺出!

「噗」的一聲,長劍直刺入欽宗的月匈口。

這是皇帝隨身佩帶的寶劍,吹毛斷發,削鐵如泥,劍尖如同切豆腐一樣,從欽宗的後心透出。

「唰」的一聲拔出,鮮血四濺,染紅了裴謙身上的金甲。

「構兒,你,你要做什麼!」徽宗驚恐地大喊。

裴謙邁步向前:「父皇,別喊那麼大聲。

「安靜些,朕送你上路!」

「唰」的一聲,染血的寶劍如電光般劃過,徽宗的人頭沖天飛起,「咚」地一聲在地上滾落。

他的雙眼兀自圓睜,似乎怎麼也想不明白,這一切到底是怎麼回事。

淡定地做完了這一切之後,裴謙取出錦帕,擦掉寶劍上的鮮血。

而後,他耐心等著身上的氣運散去。

以子弒父,以臣弒君……

皆是毀掉自身氣運的好辦法。

金人已經被嶽飛將軍攆得要逃回黑山白水的苦寒之地了,裴謙想送人頭,也根本沒機會了。

但還好徽欽二帝還活著,殺了他們,按理來說應該可以散掉不少氣運。

如此一來,這一趟也算是……不虧了。

二帝的屍體躺在地上,周圍是死一般的安靜。

所有人都震驚了,完全沒有想到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皇帝費勁周折直搗黃龍……就是為了親手弒父殺兄?

這……

這是否有點……

裴謙轉頭看向眾人,尤其是看向那名文臣。

按理說,自己做出這種弒父殺兄的逆天之舉,該是要被寫上史書唾罵的吧?

還等什麼呢?

那文臣愣了一下,突然反應過來,大聲說道:「金人竟然如此惡毒,已然將二聖害了!陛下英明神武,為二聖報仇雪恨,此情此心,蒼天可鑒!

「天佑我大宋!」

其他人也紛紛醒悟,紛紛跪地,齊聲說道:「天佑我大宋!」

這下,輪到裴謙懵逼了。

「啊?」

而後,他看到許多氣運從二帝的屍體上飄起,匯入了他的體內。

不僅如此,還有許多從外麵飛來的,絲絲縷縷的氣運,紛紛匯入他的身體中……

「朕特麼……」

裴謙如遭雷擊,急火攻心之下,一口鮮血噴了出來。

「陛下!陛下!」

眾人紛紛慌了神,上前扶住即將昏倒的裴謙,亂作一團。

……

宋武宗趙構,字德基,宋朝第十位皇帝,宋朝中興之主,宋徽宗趙佶第九子、宋欽宗趙桓之弟,母為顯仁皇後韋氏。

任上重用李綱、嶽飛,厲兵秣馬,直搗黃龍,一雪靖康前恥,收復燕雲,並以再造之功,被後世認為是大宋第一明君,與其他的千古名君同列。

駕崩於淳熙十四年,享年八十一歲,廟號武宗,葬於永思陵。

終其一生,與嶽飛君臣相合,永不相負。後世稱,二人有如漢昭烈帝與諸葛武侯遺風,扭轉了自五代以來、君臣猜忌互殺的風氣,為後世明君賢臣,樹立了榜樣。

據野史記載,武宗皇帝駕崩前,曾慨嘆「氣運為何越來越多」、「朕終於可以回去了」雲雲,不足為信。

又據野史記載,武宗皇帝在五國城弒父殺兄,多半是痛恨徽欽二帝的文人編造,同樣不足為信。

後人為武宗皇帝與嶽飛君臣立廟,仿效漢昭烈帝與諸葛武侯舊事,後人祭祀,香火至今不絕。

……

裴謙在床上翻了個身。

五次三番的連續劇噩夢,他已經越發習慣了。

「嗬,這噩夢都不滿足於原本的那個世界了,都穿越到宋朝了可還行……

「不過還好,我已經適應了。

「啊,雖然最後沒有敗掉氣運挺讓人生氣的,但……

「這個夢倒是還不錯。」

裴謙心滿意足地翻了個身,再度沉沉睡去。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遊戲相关阅读: 抗戰之烽火軍醫 異世界始皇帝物語 一萬年新手保護期 大唐第一閒王 直播之末法仙途 大彈道 漫威世界的間諜 從精神病院走出的強者 我的日本文藝生活 我的細胞監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