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灑滿明村河(第二章 )(1 / 2)

加入書籤

蒲公英灑滿明村河(第二章)

明青蘿

阿春婆不罵人的時候是極和藹,極慈祥的。我時常看見她端個矮凳子,一個人靜靜地坐在大門口的大石頭旁,眼睛朝一個方向望著,半天也不轉動一下。尤其是太陽落山時,村子西邊的群山之上,最後一抹晚霞斜掠而來,在金黃的稻穀上泛著粼粼光波,最後落在了阿春婆花白的頭發上,閃閃的,一如那金黃金黃的稻穀浪花。

這時有人過來,沖她喊一聲阿春婆,她便會猛然驚醒似的,在兩三秒的驚愕之後,臉上便浮起燦爛的笑,縱橫交錯的皺紋裡,滿是柔和的、金色的光。

如果我這這時候過來,喊一聲阿春婆,她必定會在燦爛的金色光澤中起身,拉住我的手,把我拽進廚房,為我盛一碗加了白糖的米飯。白米飯加糖,那是童年時我們小夥伴去鄰家串門的最高禮遇,一般人是享受不到的。每一次端起那碗甜絲絲的白米飯,我都會搶過阿春婆的小板凳,端端正正地做好,小小心心的,在含糊不清地咀嚼聲中,品嘗著我童年歲月裡最甜蜜難忘的美食。阿春婆就這樣含笑地看著我,反復確認著甜不甜,要不要再添些白糖,要不要再加一碗。

小時候的農村有許多莫名的禁忌和規矩。我記憶最深的,是身上被鳥兒拉了屎要去討一天的飯吃,能乞討到的飯菜越好說明運氣也好,特別是小孩子,可以一生平安,好運長相隨。這種說法和做法不知道是從什麼時候流傳下來的,也不知道是出於什麼緣故,有什麼說道,還是有什麼深意。那一年的夏天,天氣照例是十分的悶熱,剛吃完早飯,我端著一大簸箕的稻穀去餵雞,就被大樹上的一隻烏鴉拉了一頭一臉的鳥屎。在我的呀呀大叫中,阿春婆從隔壁沖了過來,一邊用毛巾給我擦頭洗臉,一邊大聲說,我們家老懂有屎運,好運氣,平安健康來,福祿財壽全,今天上門乞討去,黴運全部路上隨風散,時來運轉一生好福氣。阿春婆嘴裡念念有詞,就像我在課堂上背誦的詩歌,朗朗上口,悅耳動聽,不知道是千百年流傳下來的口訣,還是阿春婆隨口編的順口溜。當然,我更相信是阿春婆編寫的順口溜,因為她罵人的口訣和言辭就是這樣隨口而出,信手拈來的。阿春婆是個極聰慧的女子,隻是時代的小船沒有把她載向知識的海洋,而是劃向了偏僻的荒野,文盲的大帽子遮蔽了她燦爛的光輝,她的聰慧隻能化作咒罵裡的驚艷,還有對我虔誠祈禱的祝福。其實,在深邃的時光軌跡裡,在鄉野的散漫風雨間,又曾有多少這樣的奇女子,在暗夜裡如流星般璀璨劃過。

那一天,我手裡捧著一隻大海碗,還拿了一根小竹棍,頭上戴著一頂破草帽,裝扮成一個小乞丐的模樣。中午時分,母親牽著我的手,首先來到了阿春婆家,其時,阿春婆家廚房裡正飄散著燉雞湯的香味。那時候,雖然家家戶戶都養雞養鴨,但不到節日裡是難得吃一回雞鴨魚肉的,我已經是許久沒有品嘗過如此的美味了,饞得口水直流,撒開腳丫子就要沖進廚房。母親一把將我拉住了,低聲說道,乞討也得有乞討的模樣和規矩,按規矩你是不能進人家房裡的,要在外麵等主人出來。於是,我便高聲喊了起來,阿春婆,阿春婆,樹上喜鵲叫,喜事連不斷;門前來了小乞丐,賞吃賞喝主人心有愛;黴運晦氣隨我江湖散,金銀財寶躺主人口袋。阿春婆,阿春婆,子孫滿堂有孝心,福祿財壽樣樣齊。在我的歌謠聲裡,廚房的門打開了,阿春婆手裡端著一個大大的瓷碗,滿臉含笑地走了出來。阿春婆先是摘下了我頭上的破草帽,用手輕輕地撫了撫我的頭發,說道,一早喜鵲連聲叫,來日必定貴人到;手撫金頂長發生,平安健康福壽長;一碗飯來一碗湯,時來運轉路路香。阿春婆一邊吟唱著極有韻味的歌謠,一邊把雞湯、魚肉飯菜等倒進我手上的大海碗裡。阿彌陀佛,神佛保佑老懂開開心心快成長,平平安安走四方,不愁吃來不愁穿,五子登科狀元郎。

看到我狼吞虎咽的樣子,母親和阿春婆都開心地笑了,尤其是阿春婆,笑得臉上的皺紋堆積成了一座座小山疙瘩,眼睛眯成了一條縫隙。晚上,我還是同樣的裝扮,在母親的帶領下來到了鄰村的一戶人家,在歌謠聲裡和四散飄逸的鴨公湯中乞討到了晚餐。晚上的歌謠跟中午的歌謠相差很大,就是平常交談的祝福語,以至於我當時就忘了劉家嬸娘究竟說了些什麼,隻記得她家的飯菜不比阿春婆家的差,劉嬸娘的那個小女兒真是太漂亮了。

這是我童年時代吃過的最美味、最香甜的飯菜,果然如老輩人所言,鳥屎落身上,時來運轉金不換。多年之後,母親告訴我,為了寄予我一個美好的祝福和未來,阿春婆特意殺雞買魚,連過時過節她曾來都沒有這樣闊綽過。阿春婆還專門跑到鄰村表妹家裡,要她準備好豐盛的晚餐,等待我這個小乞丐去上門討運氣福氣和食祿。怪不得我在今後的人生裡,走到哪裡都能平安健壯、雞鴨魚肉食之不盡,原來是在許多年前,鄰家老奶奶阿春婆早就為我在神佛麵前作了祈求和禱告。

寒冬臘月,年關將近,家家戶戶的香腸臘肉早就準備好了,隻剩最後一項年貨,準備好後就要迎接除夕新年了。這就是我們老家年年必備的油炸米果。把大米碾成粉,然後做成各種形狀,放在油鍋裡一炸,就成了整個正月裡接待親友的上好佳品,也是我們童年時代最愛不釋手的零食——提一個小簍子,裡麵裝滿了各色香甜可口的美味,東家串來西家逛。

油炸果子的第一道工序是要將泡水後的大米碾成粉。那時候還沒有碾粉機,用的都是人工踩踏鬥的方法——在地上挖一個深坑,坑裡安裝一個用大青石鑿成空心的圓柱狀石槽,在地麵上安裝一個蹺蹺板一樣的踏板,用力一踩,在石槽裡的一頭就高高翹起,腳一鬆開,翹起的那頭又落回石槽裡。安裝了鐵塊的那一頭落到石槽裡,將米砸成了粉末。我們老家把這個裝置叫做踏鬥,乾這活就叫踩踏鬥打米粉。不過,這個裝置看起來簡單,製作的要求卻很高。當然,這個踏鬥平常很少使用,都是在過年準備年貨或是有婚嫁大喜事才會啟用。因此,我們村裡隻有兩家人有這樣的踏鬥,都是祖上傳下來的。

阿春婆丈夫家祖上是地主,曾經是良田千畝,山林水塘無數,聽老輩人將,最鼎盛的時候,家裡的長工就有100多人。不知道什麼年代就沒落了,其他的一切都隨了風,刮成了赤貧階級的一員,唯獨這個青石做的踏鬥卻代代相傳了下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陳平往事 朝花還得朝花時 穿越修仙,道友,請留步! 以第二人稱解剖自己的困惑 暗幕世界 尋找過去的快樂 地球重回修仙 唯秘辛 師尊哥哥你別怕,讓我把你拿下 染入華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