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灑滿明村河(第四十九章 )(1 / 2)

加入書籤

蒲公英灑滿明村河(第四十九章)

明青蘿

大雄寶殿正中央供奉的自然是佛主,沒有誰能取代佛主的中心位置,也沒有誰能夠與佛主同肩並列,明村的規矩與世界的規則毫無二致。不同的是,大雄寶殿的右側靠牆供奉的是觀音菩薩,雖然擺放的位置有所不同,但大體還是體現了明村人祈求觀音菩薩送兒送女,子孫滿堂的美好願望,隻是因為明村自古貧窮,明村人節儉持家,通達豁然罷了。左側靠牆供奉的卻是一個滿臉橫肉的山賊,這就是明村人驚世駭俗的地方了,雖說放下屠刀立地便成佛,但總該供奉一尊放下屠刀之後的佛才更名正言順,但明村人卻承襲著據說是佛光寺建成時第一任主持的意思,隻有這樣,才更能直指本心深處。

在佛主麵前跪下,迦葉和尚咿咿呀呀念了許久的經文,算是替我向佛主請求寬恕,請求佛主為我免去災禍。當我跪得雙腳麻木,忍不住要站起來時,迦葉和尚才停下了嘴裡的咿咿呀呀,睜開慈祥憐愛的目光,用他把蒲扇般的大手,替佛主在我頭頂上摩挲了幾下,然後倒出長明燈裡的油脂,交給我奶奶,說是帶回去,一半用來在家裡也點一個長明燈,一半倒在洗澡水裡,給我洗澡。

在迦葉和尚的阿彌陀佛裡,我與奶奶一起離開了佛光寺,迎著東方初升的太陽,沐浴在無盡的霞光裡,像是迎接無所不能的佛主降下的無邊祥瑞,從此驅禍免遭,安康吉祥。一路佛光普照,一路奶奶嘮叨繞耳,我總算是明晰了明村的一寺一廟,明村的山賊成佛,明姑的前塵往事。

八百年前,明氏拱公從北方顛沛而來,被這群山環繞的明村河吸引,進而跳上了明村這艘山間小船,從此子孫就在此定居繁衍。拱公連續四代單傳,之後一直不溫不火,在朱氏的蔭蔽下,小心翼翼地耕耘著明村並不豐腴的土地。大概在拱公去世二百年後,朱氏開始了長達數百年的外遷,明氏則迎來了逐漸繁榮昌盛的漫長歲月。朱氏最具權勢的那一房外遷的第二年,明氏出了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進士,一個震爍明村古今,卻又曇花一現的歷史過往。

明根,明村明氏先人最聰慧的典型代表,不過,留在子孫後輩口耳相傳的故事裡,卻是最老實,最固執的一介迂腐書生,知道他真名的後人其實並不多,數百年光陰間,大家都以老實明,或一根筋來稱呼他。明根得皇家恩典,在特別恩科大比中,年少得誌,以二十歲的年紀高中進士,隨後衣錦還鄉,被授予明村鄰近不遠的盧縣縣令。在盧縣的兩年,興修水利,鼓勵商賈圩貿,大辦學堂,教化治下民眾,不過三年,便榮升一省督學,被委任為當年的鄉試主考官。哪知道,正因為他的一根筋,堅決阻止了一遲到考生入場,而且還把該考生藏在吃食籃裡的作弊材料給掏了出來,把自己給弄到了絕路。

讓不讓遲到一會兒的考生入場,其實也是睜隻眼閉隻眼的事情,無奈明根眼睛雪亮,就是死盯著不肯閉上。這本也無所謂,不進讓進就不進唄,錯的是考生不是考官。問題是明根不該盯的盯得死死的,該盯的卻閉眼不看,順手就把那作弊材料交給了副手。這個副手可不是個省油的燈,原本這個督學和主考官本就是他的囊中之物,無奈朝中大員看著這一根筋就是莫名的喜歡,動動嘴皮就把他給挪走了,把這個重要的位置給了明根。其實明根自己也不知道怎麼回事,還以為是皇天不負苦心人,聖上英明神武,要讓正直有才乾的人站滿朝堂之上。鄉試還沒開始呢,那個莫名喜歡明根的朝中大員偶感風寒,竟然不治身亡。跟朝中大員鬥了半輩子的敵手順理成章地成了國之棟梁,手輕輕一揮,就像是萬裡之外的那隻蝴蝶,翅膀輕輕一扇,就會在莫名的地方,莫名的人群中掀起一場狂風巨浪。

不幸的是,那個考生是新任國之棟梁夫人的娘家外甥,明根的那個副手是新任國之棟梁的得意門生。於是,作弊材料根本就是子虛烏有,主動遲到變成了被動遲到,如果沒有明根的主動刁難,橫加汙蔑,考生怎麼會耽擱時辰進不了考場?

居朝堂之高的肱骨要臣都得重新站隊洗牌,處江湖之遠的刀筆小吏自然要經受一場風吹雨打了。明根這次承受的可不是斜風細雨,而是腥風血雨。科場打壓上司眷屬,汙蔑他人舞弊查無證據,反而查出明根帶頭徇私舞弊,枉法照顧盧縣、盧鎮考生。這都哪跟哪啊,盧縣、盧鎮的這一屆考生就是爭氣,寫的文章就是比其他地方的考生高明得不是一丁兩點。再說,這試卷都是專門人員重現謄錄再密封後閱卷的,在沒有拆封之前,天知道高分低分是誰啊。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陳平往事 朝花還得朝花時 穿越修仙,道友,請留步! 以第二人稱解剖自己的困惑 暗幕世界 尋找過去的快樂 地球重回修仙 唯秘辛 師尊哥哥你別怕,讓我把你拿下 染入華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