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 幼帝登基(1 / 2)

加入書籤

「朕尚年幼,不諳政事,是以請母後臨朝聽政,與眾臣公一起協理國事!」

小皇帝此話一出,朝臣中便有人聒噪起來,自然不乏反對之音。

高殷接著說道:「朕登大寶,不忘仁孝,特奉母親為太後,奉祖母為太皇太後,當以天下養!」

眾臣叩首再拜:「陛下仁孝之心,感天動地,必承乾坤福瑞,佑大齊萬年盛世!」

楊愔早有準備,對眾臣公說道:「諸位心有疑慮,在所難免!自漢有訓,女子不可乾政,是楊某一再懇求,太後才勉為其難,臨朝輔佐陛下!不過諸位隻管放心,太後何其聖明,早有言在先,待陛下精於政事,可君臨天下之時,必還政於天子,退居後宮!」

「應天順時,受茲明命,皇太子殷,仁孝謙和,上承先帝遺命,下托重臣輔國,籲登大位,以定國基,建極承天,撫民萬年!」

崔公公立於高台,高聲宣讀太子登基詔書,太子高殷在一眾人等的簇擁之下,從東門而入,踏上台階,坐上龍椅。

高殷雖然年幼,卻也不乏天子威風,帶著稚嫩童聲宣道:

「順上天之命,呈先皇遺誌,朕誓將昌我大齊,福澤天下,願諸位臣公,忠心輔佐,不負先皇所托,不負朕之厚望!」

朝中眾臣行叩拜大禮,齊聲呼喝:

「恭祝吾皇萬歲永安,昌大齊萬年基業!」

高洋一死,年幼的太子高殷很快登上了皇位,以定朝堂,以穩江山。

眾臣忙又拜道:「臣等忠心赤膽,誓死追隨陛下!」

「平身!」李祖娥麵帶微笑,俯視眾臣,說道,「眾臣公請放心,哀家無才無德,不敢染指朝政,隻是皇帝尚幼,有我這個母親在一旁坐鎮,方能彼此安心,等皇帝再長幾歲,哀家定不會再過問政事,今日當著眾臣公的麵,立下此誌,以示哀家的決心!」

眾臣公聽到李祖娥親口相表,頓時釋懷了一大半,不少人交頭接耳,紛紛稱贊起來。

爭議之聲漸平,朝堂恢復了寧靜。

段韶看看高演,高演又看看高湛,相視會意,麵色冷凝。

崔公公見無人反對,便高聲宣道:「請太後臨朝!」

宮人輕拭她身後的披帛,隨著她一起,緩緩步上高台。

此時的她,已是大齊太後。

眾臣又躬身參拜:「恭迎太後,恭祝太後鳳體安康,福壽齊天!」

「太後聖明!」

李祖娥笑了笑,又道:「太皇太後年歲已高,為秉承仁孝,所以哀家與皇帝商議,在晉陽修建別宮,好讓太皇太後頤養天年!」

李祖娥這話一出,那些鮮卑族的大臣可不樂意了,頓時,喧嘩聲又起。

有大臣出列說道:「太後,你這是想把太皇太後逐出皇宮嗎?」

一眾鮮卑大臣趁機起哄,不滿與質疑充斥朝堂。

「不得對太後無禮!」楊愔忙又出麵說道,「太皇太後已是花甲之年,難道不該享享清福嗎?你們可不要妄度太後和陛下的美意啊?」

那大臣不敢攻擊皇帝和太後,否則會背個以下犯上的罪名,便望向段韶。

「段將軍,你說句話啊…」

段韶一擺手,平靜說道:「但聽陛下與太後的旨意!」

李祖娥放任荷兒殺死段韶的妹妹段昭儀,他早就耿耿於懷,今日卻如此淡定,聽任小皇帝和李祖娥擺布,不過是在看一出獨角戲罷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流年沉醉憶盛夏 萬宗歸源 輪回渡清煙 懸案密碼 萬界碾壓從秦時開始 師尊也修無情道? 救世主逐漸不做人 北宋大相公 諸天萬界亂入者 出馬仙我有一隻狐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