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知時園(2 / 2)

加入書籤

「說,你在何處見的老歸?」

「李瑕真能找到那裡?」

「他馬上就要找到了。」

「好吧,告訴五郎也無妨,龍亭湖畔,礬樓舊址西麵,有一園林,名曰『知時園』,取自『好雨知時節』之意……」

~~

「知時園?」

「是。」高長壽道:「這事並不難查,我連著問了幾家檀料商,開封城內用上品龍涎的,僅有知時園一家。」

李瑕又問道:「園子是誰的?」

「打聽不到。」高長壽道:「但龍亭湖北岸便是原來的大宋皇宮,如今忽必烈行宮、河南經略府等都在附近,知時園與其隔湖相望。」

「隻看這地段,園子主人身份不一般。」

「是,我本想再仔細打探,但想到追兵很可能會猜到我們會去問檀料商,隻遠遠看了一眼就回來。果然,我回來時似乎被人跟蹤了,繞了一大圈才甩脫。還有,今日開封城被封鎖了。」

高長壽說完,李瑕眼中泛起些思忖之色。

「封城了麼,準備轉移吧……」

「小郎君,我們能查到知時園,別人也能查到。」韓承緒道:「那裡隻怕是去不得了。」

「嗯。」

韓承緒轉頭看了遠處的劉金鎖一眼,低聲道:「趙欣三兩月前便已失蹤,死了也有可能,此事不好查,何況是在層層圍堵之下?依我所見,朝廷對此事並不重視,否則便不會隻派我們這些人來。不如就此轉回宋境?」

說著,他與李瑕下意識地又走了幾步,走得遠了些,又道:「現在回去,那程相公該給小郎君的應是少不了。」

李瑕問道:「朝廷為何不重視此事?」

「隻怕還要從『端平入洛』說起,滅金國後,官家欲行恢復之計,朝臣們皆言邊麵遼闊,至少需有十五萬精銳之師,方能守住黃河防線,大宋無力承擔。各方掣肘,最後六萬步卒挺進河南,鎩羽而……歸半數。其後,蒙人南下,幸得孟少保、杜相公……」

「說人名吧。」

「是,幸得孟珙、餘玠、杜杲、趙葵等名將統禦川蜀、京湖、江淮戰場,守國之藩籬。但收復中原之誌,隻怕是……」

「隻怕不可能收復中原了?」

「是,這幾年孟珙、餘玠、杜杲相繼離世,趙葵背著『三京敗事者』之名遠離朝堂。大宋名將,僅剩呂文德獨當一麵……總之,端平年間都不能恢復中原,如今更不可能了。」

韓承緒說到這裡,搖了搖頭,嘆道:「江淮、京湖、川蜀的防禦就在那裡,蒙軍要南下這是本就知道的,北麵這些情報傳回去有何大用?」

李瑕問道:「不是說北麵有大世侯要造反?」

「誰知是真是假?便是真的,朝廷還能出兵北上不成?甚至,朝堂上還有人擔心若真有情報傳回去,萬一又有人主戰,再鬧一出『端平入洛』。」

「畢竟是個機會,不該先掌握消息?」

「偏安、偏安……這『偏安』二字當中的各種心思,小郎君隻怕還不理解。」

韓承緒說到這裡,撫著須想了想,又道:「當然,這些都是我的揣測,也許朝廷很重視這份情報,這才派我等前來。隻是把所知情況說了,如何決擇,由小郎君定奪……」

高長壽轉過頭看去,眼中泛起些沉思。

他並不能聽到這兩人的私語,卻能敏銳地感受到……韓承緒對李瑕的態度截然不同了。

「李郎君」和「小郎君」一字之差,在韓承緒口中,卻分明喊出了內外之別,竟像是奉李瑕為主了。

趁著今日自己和林子出門了一趟……

一個老頭子奉一個少年郎為主,兩個微末之人要做什麼?一方諸侯嗎?

高長壽想到大理國滅,又想到之前聽李瑕所言的「地方武將」,心頭忽有些迷茫……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幕後大佬之全員腦補 龍婿大丈夫2 天梯盡頭 附庸風月 傅太太請把握好尺度 洪荒:我人道至尊,道侶都重生了 大秦,想跑路,被祖龍賜婚 餘路有淮安 靈氣復蘇後我和馬甲們開啟了工業革命 絕品修真狂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