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茶詩會?桌長?(1 / 2)

加入書籤

由於北方連年戰亂,曾經的兩漢帝都長安洛陽幾經摧殘,往昔繁榮昌盛不再。

經過吳晉宋三代的二百年經營,建康城成為了當時世界上最繁華的都市,建康城的布局風格也影響了後世王朝以及海外藩國的都城布局。

而對一個繁華都城來說,除皇宮外,最能彰顯繁華的就是坊市。建康城一共有東西南北四個坊市,建康城的王公貴族以及異國的富商巨賈大多居住在城東,因而東市雖然不是最熱鬧的卻是最豪華的。

在劉子尚的記憶中,貴為王爺的他從未來過東市。隻因東市雖然豪華,卻沒有風月場所。

劉子尚穿梭於商鋪之間,這裡擺放著琳琅滿目的奇珍異寶,然而無一能入他法眼。不是他也想去風月場所,更不是他眼光孤高,而是那些所謂的珍寶,連現代的工藝品都不如,也沒有什麼使用價值。

放下一件琉璃瓶,對著龜茲國商人連連擺手……

劉子尚大為失望,這已經是最後一家商鋪,尋寶之旅隻能到此為止。再往後走,皆是茶館酒樓,其他的娛樂場所也因先帝駕崩而暫時關閉。

意興闌珊的他正準備折返時,一陣朗誦聲從身後茶樓「茗品軒」飄盪而來。

「夏日炎炎似火燒,綠樹成蔭蟬聲高。清風拂麵心神爽,閒坐茶樓看雲飄。」

劉子尚對詩詞一竅不通,但也知道這隻是一首雜詩,寫得算不上高明,但茶樓念詩的行為卻勾起了他的好奇心。

劉子尚不知道的是,飲茶文化和茶樓念詩也是最近幾年流行開來。

當年衣冠南渡,北方的世家大族逐漸了解到江南的茶葉,品茗逐漸成為上流士族的統一愛好,飲茶文化也開始流行。

而相傳寒門詩人鮑照,就是在茶樓誦讀念詩時被一位王爺賞識,因而成為王爺幕僚,並且最後被引薦至皇帝麵前。劉駿登基之後,大搞「大明詩壇」,帶動寫詩之風。自此,越來越多腹有才華的寒士選擇在茶樓聚集,期望以詩會友,以詩謀官。

東市是權貴們的鬧市,東市的茶樓是最容易接觸權貴的場所,這裡自然也被寒士們奉為圭臬。正應得上劉禹錫的那句「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不過,萬事皆有代價,想要進茶樓就必須喝茶。

一壺好茶的價格足以讓囊中羞澀的寒士們望塵莫及。但聰明人有聰明人的辦法,由寒士們組成的茶詩會應運而生,寒士們組團還是有能力品一壺好茶。

當然,茶樓還是限製了人數,一壺茶最多隻供六人。

從店小二口中得知茶詩會的存在,劉子尚對念詩之人的興趣愈加濃烈。隨手點了一壺沒聽說過的蒙頂茶,又賞了小二些許銀兩,慢步上了二樓。

品茗軒二層的布局很普通,但建材用料極盡奢華,包廂的帷幕門簾皆用蜀錦,桌椅門牆用的是上等的金絲楠木,唯有靠窗的幾套桌椅用的普通木頭。這些桌子上,隻有一壺茶和空空如也的糕點盤,幾十個書生模樣的人圍著這些桌子品茶論詩。很顯然,他們便是茶詩會的成員。

劉子尚坐在一張金絲楠木桌旁,打算閉目聆聽他們的誦讀。

未曾想,奔走一天,甚是勞累。剛一閉眼,一股睡意襲來,他居然趴在桌子上睡著了。

曹知遠是「茗品軒茶詩會」中資歷最老的人,在這裡品茗論詩已有數載。那些經常往來品茗軒的達官貴人不認識他,他也認得他們,甚至連他們什麼時候來都知道的一清二楚。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茶詩會亦是如此。隨著成員的增加,茶詩會內部分化出四個派係,分別是甲乙丙丁,每派各推選一名代表為桌長,而曹知遠正是丙派的桌長。

今日他率領丙派在此品茗,是為了等一位權貴人物的子弟,卻遲遲不見他人。鬱悶之時,卻看見一位穿著樸素的少年趴在桌上睡覺。

作為茶詩會的元老級人物,曹知遠見過許多新人,大多數新人不敢直接加入討論,而選擇一個人獨坐獨飲。而此時身著樸素常服,趴在桌上酣睡的劉子尚,就成了他眼中的新人。

本著多一位會員,多一位朋友的心態,曹知遠走到劉子尚跟前,輕輕敲了敲桌子。

「小友也是來此尋找機緣?」

還未和周公敘敘舊,美夢就被人打破。劉子尚很是惱火,抬頭又望見一位書生模樣的大叔正笑眯眯地看著自已。俗話說,伸手不打笑臉人。

劉子尚隻好應付一句:「小生隻是來此喝茶,別無他事。」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執筆驚夢 穿進俗套劇情文 當校園出現喪屍,我期待已久 歷經千帆歸來仍是少年 罪過【同名】 原神:光與暗之歌 琴海靈說 快穿之炮灰逆襲手冊 霸道總裁江濠和她小嬌妻遲雨 轉生異域的直男古修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