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篇〔十三〕無過(1 / 2)

加入書籤

子曰:「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此言明示天下:世間之人,非皆聖哲,皆有過失。蓋聖人者,天資聰慧,德行高潔,而眾生則各有不足,或因才情所限,或由環境所迫,不免有所瑕疵。然此非絕路,亦非罪愆,乃人性之常,天地之容。

古人有言:「過而能改,善莫大焉。」此之謂也,過者,非定終也,改之則進,不改則滯。夫人之生也,行旅也,道路崎嶇,豈能不跌?跌倒而起,方顯丈夫之誌。知過而改,乃修身之本,立德之始。

昔者,孔子遊於魯,見小兒戲水,誤投石而破其甕。童子懼,孔子笑曰:「勿懼,勿懼,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童子聞之,心安理得,取石再投,歡聲笑語。此雖小喻,卻道出大道:知錯而改,何懼於前非?

且夫改過者,非徒去其弊也,更在於滌瑕揚善,修身齊家。孟子曰:「改過不吝,從善如流。」是故,知錯不改,如泥足深陷;知錯能改,如沐春風。改過之人,心月匈開闊,德行日新,為人所敬,為天所佑。

然而,改過之道,非一日之功。需自反其身,審其過失,誠心悔悟,立誌改正。若過在色,則宜遠色;若過在酒,則宜戒酒;若過在財,則宜舍財。總之,無論過失何在,皆當反求諸已,勿責於人。

又,改過非獨已事也,亦須師友之助。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擇良師而從之,可以知是非;交益友而問之,可以知得失。師友之間,相互勉勵,共同進步,方能成其美。

故曰,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吾等雖非聖哲,但若能知過必改,亦能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此乃孔孟之道,亦是為人之道。

夫聖人者,不自聖也,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學者,雖有過矣,不憚改也;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是故,舍已從人,改過自新,善之至也。

昔者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適誌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蝴蝶與?蝴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蝴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路人的我在異世界養成妹妹和女帝 歲歲年年朝慕辭 神祇召黎明 [綜英美]賽博蝙蝠崽 都市:入獄三年,出獄即無敵! 我的發明有點東西,但不多 花妖想成人 殘光中的花火 神之子:從廢物開始學習 規則怪談:第一個副本是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