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護妻(1 / 2)

加入書籤

至於防民之口,他也覺得太子辦得極妥當。元宵命案未查清之前,如任由鬧得滿城風雨,於他這個皇帝也顏麵無光啊。

建王一堂這般咄咄逼人,其實有點兒操之過急了。

不過倒也奇怪,太子一黨今天異常沉默,並不像前幾日那般積極反駁。

皇帝對太子這般沉穩十分滿意。

他正想發言,就聽之前破口大罵的禦史又開了口:「你這叫公道話?我隻問你,此案既與太子妃有關,怎麼倒叫太子殿下親自過問?若這事萬一是太子妃因愛生恨,恨柯氏搶了武安郡王府的親事,奪了母愛,這才指使人趁元宵夜裡的熱鬧殺了她,又當如何?難道殿下會將太子妃繩之以法!若是皇上或者建王殿下主理此事,才能說一聲公道。」

太子主動請纓要辦理此案,他也就允了。

沒想到當初立下的軍令狀十日之期已過一半, 案件還是毫無頭緒。

刑部、都察院、大理寺這三法司的個個垂頭喪氣,麵如土色。

又有一位禦史上前道:「其實臣想說句公道話。此事並不能全怪三法司。此案與未來太子妃有關,太子殿下親自過問,三法司的人自然要聽從殿下的指揮。」

太子向來做事謹慎,少有叫人抓住錯處之時。結果他沒出事,那個不合適的太子妃家倒出了這麼件匪夷所思的事情,叫建王抓住把柄,開朝這幾日, 天天在朝堂上為了這事,兩派人馬鬧得不可開交, 把政事都給耽誤了。今天更是鬧得空前白熱化,讓他忍不住後悔訂下了這門不般配的親事。

他正頭疼,就聽一位禦史又開始破口大罵:「你們三法司個個屍位素餐!不好好正經辦案,反而派出官差挨家挨戶, 防民之口,此舉為何?可是為了掩蓋你們無能,方便製造冤假錯案,敷衍了事麼!皇上, 臣懇請徹查三法司瀆職!」

堂堂上京,元宵之夜, 王府新婦, 未來太子妃的表姐,居然在眾目睽睽之下叫人刺殺,他這個皇帝很沒麵子的好嗎?

話雖說得平淡, 可這是事態升級,直接把矛頭指向了太子楊陌。

皇帝:……原來這回立刻跳出來駁斥安禦史,是為了護著自個媳婦啊!

他往後靠了靠,坐得更穩當看戲。

這話皇帝可不愛聽。

後悔訂親是一回事,可如今定都定下來,那就是皇家未來的兒媳婦,無證無據怎麼可以這樣憑空汙蔑猜測?還重提她與武安郡王府的親事。這事,武安郡王府都臊得沒臉提,出了命案後,武安郡王更是連上朝的臉都沒了。

他挺直月要板,正要申斥,卻有人快了他一步。

朝堂裡幾百官員更是一片靜默。不知道安禦史是何人的大有人在,而就算知道他的,也沒幾個知道他家住何方,家境貧寒。

就連那個安禦史本人也如遭雷擊,半張著嘴,說不出半句話來。

太子卻似乎並不知道眾人已經震驚得無法思考,也許知道了也並不在意,他緩緩又道:「太子妃心底純善,曾將孤賞賜的手爐贈與柯氏,助她回王府安居。此案發後,她又主動提供破案之線索,豈容安禦史隨意汙蔑詆毀?」

就聽太子又道:「禦史一職,以小馭大,秩卑權重,彈糾之前,當需細查實據,慎之又慎。可安禦史恣意妄言,草率行事,溺職非法,還望父皇加以責罰,以免帶壞風氣,毀壞朝綱。」

皇帝也正看這安禦史不順眼,便問:「那依你之見,當如何處罰?」

這時建王回過神來,趕緊上前求情:「安禦史妄言太子妃,確實有錯。可他性廉直介,不畏貴戚,乃是大忠之人。若隻因言語得罪太子妃便加責罰,不免有堵塞百官言路之虞。」

皇帝又覺得腦子發暈,左右為難。

這兩個兒子這回是頂上牛了。

「皇兄,安禦史該罰並非因為他詆毀的人是太子妃,而是因為身為禦史,他不該無憑無據詆毀任何人,失了本分。」太子淡淡一笑,又反問建王,「再則,皇家一體,若有人無據詆毀建王妃,孤頭一個便不會答應,難道皇兄不這麼想?」

建王:……。

皇帝在龍案後頭看看這個又看看那個,心裡一嘆,這兩個兒子,長相差距且不提,便是這智力差距,也實在太明顯。

他家這個皇位,繼承人沒有什麼懸念。

就聽太子又道:「父皇,以兒臣見,不如就罰他萬二千錢,以為警戒。」

皇帝更覺滿意,嘴角都忍不住翹起來。

安禦史年紀老大,打板子,打出個好歹未免顯得嚴苛。

罰他丟官,又未免叫人說皇家小氣。

他既沒錢,就叫他更沒錢,痛在心上,才知教訓。

安禦史這時才總算回過神來,腦子裡算了算萬二千錢是多少,咕咚一聲,暈倒在地。

三法司諸官雖仍是低頭垂耳,一副心虛的模樣,其實心裡早笑翻了。

被參的毫發無傷,參人的反而出了大血。

跟著太子殿下混,明顯比跟著建王混有前途啊。

*****

這邊盈兒想見見那位公子的打算卻遭到了強烈的反對。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太受歡迎了怎麼辦 我的信仰遍布全世界[快穿] 洪荒:開局震驚鴻鈞道祖 美食天王[無限] 還是要考試(女穿男) 說好的女主成了攻 門主種田忙 攝政王他又臉紅了 敵國美人 萌寶三歲半[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