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下餌(1 / 2)

加入書籤

咕嚕嚕、咕嚕嚕……

呸~

王守業吐掉漱口水,端起昨晚上沏好的濃茶,一麵拿手沾了,在眼上輕輕搓揉著,一麵抑揚頓挫的吆喝道:「茶能明目~~~,茶能明目~~~」

剛吆喝了兩聲,忽聽身後有人撲哧一聲笑出聲來。

回頭望去,卻是柳泉卷著幾張宣紙,不知何時繞到了自己背後。

王守業忙用手背揩去了茶水,略有些尷尬的道:「閒著沒事兒自娛自樂,倒讓柳哥你見笑了。」

其實是上回流出血淚之後,他生怕自己就此變成瞎子,所以才學著電視劇裡偏方,每日用濃茶保養眼睛。

柳泉哈哈一笑:「我還怕你在北鎮撫司悶了這麼些天,會覺得不習慣呢——如今看來,這小日子倒滋潤的緊。」

對這話,王守業隻能是報以苦笑。

打從八月初一晚上開始,北鎮撫司就以避免悲劇重演為由,硬是把他『拴』在了這獄神廟左近,晝夜都不得脫身。

一連七八天下來,他就算不習慣又能如何?

而眼見王守業滿麵苦笑,柳泉便順勢把腋下夾的宣紙遞了過來:「喏,這是昨兒剛出的邸報,我特地捎過來給你解解悶兒。」

說是剛出的邸報,其實都是前幾日的舊聞,王守業還沒細看,就先猜了個七八八。

畢竟近來值得大書特書的,也就隻有八月初一的北鎮撫司事件了。

根據事後統計,當天受到梵唱影響的,自北鎮撫司掌刑吳景忠以下,共計282人。

其中74人神誌全失,變成了滿口佛號的白癡。

41人雖然神誌尚存,但記憶和性格等方麵,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損傷、扭曲。

餘下的雖也被梵唱聲所迷,但因為種種原因未曾靠近獄神廟,因此事後並無任何異狀。

不過最後這批人,多一半都是詔獄裡的犯人,對他們而言,這到底是幸運還是不幸,怕還難說的緊。

反正不管怎麼說,這事兒算是捅破了天。

打從第二天開始,就不斷有官員為此事上書朝廷。

參劾錦衣衛玩忽職守釀成大禍的有之;建言佛光舍利乃不祥之物,宜速速毀棄的有之。

甚至還有幾個腦袋不清醒的,上書說這是佛祖示警,朝廷應修繕寺院、尊崇高僧、弘揚佛法,以平息佛祖的憤怒。

總之是五花八門,各種意見都有。

到了初五,嘉靖皇帝更是破例,召集在京三品以上文武官員,在太和殿舉行了朝會,專門商討此事的善後事宜。

也正是在這次朝會上,成國公朱希忠主動上了請罪的奏疏,然後又提議由錦衣衛、東廠牽頭,組建一個新的衙門,專司應對近來頻發的靈異事件。

這一石又激起千層浪。

有反對的,表示魑魅魍魎自古有之,君子敬而遠之即可。

何況常言道見怪不怪其怪自敗,若興師動眾增設有司衙門,無異於浪擲國帑、虛耗國力。

有支持的,表示打從今年開春以來,奇聞異事層出不窮,朝廷若一直對其不聞不問,與掩耳盜鈴何異?

且專設有司衙門,也可預防疏導,避免北鎮撫司慘案重演,又怎能說是虛耗國帑?

正反雙方各執一詞,近幾日裡吵的不亦樂乎。

但總的來說,反對的人遠遠多於支持的人。

倒不是說朝堂上的袞袞諸公,都喜歡掩耳盜鈴、熟視無睹。

而是因為嘉靖皇帝近年來,本就癡迷於修道煉丹,如果專為神鬼之事設立有司衙門,豈不更加助長了他不問蒼生問鬼神的做法?

正所謂兩害相權取其輕,較之民間偶爾鬧出的魑魅魍魎,朝臣們顯然更加在意,皇帝的施政傾向問題。

不過……

王守業一目十行的看完邸報,卻發現上麵刊載的內容,與朝堂上的輿論截然相反,支持設立有司衙門的文章,反而占據了絕大多數版麵。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我在龍珠瘋狂作死 從吞噬開始 果核啟示錄 美漫的超賽亞人 攀科技真的好難啊 網遊之全民領主 美漫世界的鋼鐵之軀 我成了震驚全世界的全能學神 奶爸大文豪 唐將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