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豐收論(1 / 2)

加入書籤

十月十七這日,原本說好了要討論『僧道普查』的具體細節。

結果王守業打著哈欠趕到衙門,屁股都還沒坐熱呢,就受到了行動暫緩的通知。

而且不止是『僧道普查』要暫緩,連『探丁入廟』的事兒,也要一並延後。

據說是因為,白常啟看了張四維呈上去的規劃後,覺著前期投入過大,且一下子把攤子鋪開,憑山海監眼下的草台班子,恐怕未必能掌控的了。

說白了,還是不敢擔責任,一味的求穩。

不過這樣也好,王守業昨兒在陸家折騰到後半夜,虛耗了不少精力,今兒要是開會討論,他還真未必能打起精神來。

簡單四處巡視了一下,他就獨自回到值房裡,翻看昨天沒來得及過目的邸報——呂泰又被麻貴借去幫忙了。

到底是官辦報紙。

朝野上下都在痛罵徐閣老的當口,這頭版頭條卻在一本正經的討論:今冬蔬菜豐收,惠及千家萬戶。

反季節蔬菜古已有之,隻是普通百姓別說吃了,連種都種不起。

一是成本太高,二是存活率太低。

今年建造溫室大棚的成本,並沒有下降多少,但存活率卻是大大提升,再加上果蔬長的也飽滿,以至於產量足足提升了十倍不止。

產量上去了,價格自然也就跟著跳水了。

所以中產之家若是咬咬牙,也能買幾根黃瓜什麼的,回家打打牙祭。

似王家這般就更不用說了,入冬後,綠葉菜基本就沒斷過。

再往下翻,大多數也都是些歌功頌德的,還基本都是農業方麵。

這一期是農務專刊?

這些關於種地的官樣文章,實在讓人提不起興趣。

王守業一目十行的掃了幾篇,就覺著倦意上湧,正猶豫是乾脆趴在桌上眯一會兒,還是翻看各地呈上來的奇聞異事提提神,卻忽然看到了個熟悉的名字:

張太嶽。

王守業登時來了精神,忙從頭到尾細瞧了一遍,這篇名為《豐產論》的文章。

單看題目,張居正似乎也是在歌功頌德。

不過內容卻完全不是這麼回事。

他隻是在開頭,略略點了一下今年的秋冬兩季的豐收,並以此推出論明年的收成也不會低,甚至更高之後,就忽的話鋒一轉,開始剖析豐收背後蘊含的隱憂。

其實這之前,就已經有人討論過,北方連續豐收所引發的問題。

不過那些爭議主要都集中在了漕運上。

譬如取消南糧北運之後,數以十萬級的漕工該何去何從?

雖說如今運河上南來北往的十分繁華,漕糧也隻占了其中一小部分,但那些漕工們基本都在溫飽線上徘徊,若驟然少了漕糧這一部分收入,怕是立刻就要遭受滅頂之災。

可要是不取消南糧北運的話,朝廷財政又不足以年年平抑糧價,屆時一麵高價購買南方的稻米,一麵坐視北方糧價大跌,肯定又會像今秋一樣,惹得北方官民群情激奮。

但張居正這篇文章,卻沒有拿南北糧爭說事,而是聚焦糧食豐產之後,給北方民眾帶來的隱憂與沖突。

首先是北方的手工業者——也就是匠戶們,怠工、隱冒、逃亡的數量,自今秋以來呈現大幅度的上升趨勢。

因為即便是收成最差的佃農,今年的可支配收入也遠遠超過了一般的匠戶。

何況工農之間,還存在著地位上的差距。

以至於許多匠戶,寧願托庇在地主門下充當農奴,也不肯留在原籍,承受過重的無償勞役。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我在龍珠瘋狂作死 從吞噬開始 果核啟示錄 美漫的超賽亞人 攀科技真的好難啊 網遊之全民領主 美漫世界的鋼鐵之軀 我成了震驚全世界的全能學神 奶爸大文豪 唐將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