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外來的僧道會念經(2 / 2)

加入書籤

可就算自己肯支持他,又能有什麼用處?

難不成自己區區一個武夫,還能決定五品文職的歸屬不成?

再說張四維升任六品主事未滿三月,期間也不曾立下什麼奇功,怎麼想也不符合繼續超拔的條件。

王守業心下狐疑,忍不住旁敲側擊的探問了幾句,可張四維卻反倒不動聲色起來,雲山霧罩的總不肯吐露心意。

沒奈何,他也隻能岔開話題,聊些官場民間的軼事。

不得不說,這嘉靖四十年的京城委實熱鬧的緊,黑龍入宮一事餘波猶在,便又有幾樁蹊蹺事傳遍了街頭巷尾。

內中流傳最廣的一則傳聞,說是有個山西來的道人,不知為何在菜市口設壇做法,引得歷鬼白日嘯冤。

後來消息傳開了,這道人被刑部鎖了回去,以妖言惑眾的的罪名枷號示眾——菜市口斬首示眾的犯人,都是刑部圈點查驗過的,這厲鬼嘯冤等同是在指證刑部草菅人命。

不想那道人在衙門口身披四十斤大枷,連站兩日油鹽未進,竟還神采奕奕朗朗誦經。

刑部驚覺有異,又知道今時不同往日,於是急忙將這事兒稟報到了內閣,內閣又批示由山海監跟進。

結果山海監派人趕到的時候,那道人卻早已不知所蹤,而諾大一個刑部,竟無人知道他是如何脫身的。

卻聽張四維道:「先前我曾調閱過卷宗,可惜留下的記錄極少,未能查出什麼來——倒是前日裡,張太嶽倒曾提出過一些猜想。」

張四維和張居正原本同在翰林院為官,彼此自然早就認識,但卻沒有什麼深交——二任真正熟稔起來,反倒是張四維調任山海監之後的事兒。

當時張居正雖未能如願調任,卻十分大度的,將自己提前備下的預案,轉交給了張四維。

而後來張四維為山海監勘定章程規矩時,便多有參照這些預案。

這一來二去的,交情自然不同以往,近些時日更是時常小聚閒談。

相較之下,王守業與張居正的筆友關係,則是一直處於『君子之交淡如水』的階段,除了偶爾的書信往來,彼此幾乎從未照麵。

「不知叔大兄是如何猜想的?」

「說起來,他也是從你那『氣運』一說上得來的靈感。」張四維道:「先前黑龍從天而墜,伯成老弟你不是曾推斷,京城四周或有氣運屏障,等閒妖邪異怪難以生亂麼?

叔大他據此引申推論,先前萬壽節時僧道渡劫無一成功,或許也是因此所致。

而若真是如此,那京城之外的僧道沒有這般阻礙,會不會已經有人成功渡劫了?」

「你是說……」

王守業聽到這裡,忍不住接口道:「那曾在菜市口設壇做法的道人,就是其中之一?」

「未嘗沒有這種可能。」

張四維的臉色也逐漸鄭重起來,沉聲道:「就不知那劫難是否考校心性善惡,若隻渡善緣還好,若一視同仁……」

他雖然點到為止不曾明言,但王守業也聽出其中蘊含的憂慮。

僧道之流雖然自稱『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但歷朝歷代卻都不乏僧人道士,假托天命掀起民變民亂。

遠的如漢末黃巾,近的似白蓮教匪。

這還都是裝神弄鬼之輩。

若真有渡劫成功的僧道,拿真本事搞妖言惑眾的買賣……

王守業打了個寒顫,忙道:「子維兄之前不是想排查京城僧道嗎?不妨把重點放在外來掛單的雲遊僧道身上,屆時若真查出些什麼,咱們再上奏朝廷,要求各省督撫對當地的寺廟道觀嚴加監管。」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我在龍珠瘋狂作死 從吞噬開始 果核啟示錄 美漫的超賽亞人 攀科技真的好難啊 網遊之全民領主 美漫世界的鋼鐵之軀 我成了震驚全世界的全能學神 奶爸大文豪 唐將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