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守雄關的總兵官(2 / 2)

加入書籤

眾人拱手答應:「遵命。」

唐玉良揮手說:「各就其位,準備迎擊敵人。」

眾官員都散去。

太監說:「唐將軍,請坐下。還有幾句話要跟你說。」

唐玉良和太監坐下。

太監說:「皇帝說,你要是還有什麼需求,就跟我說說,我會代你稟告皇帝。」

唐玉良說:「我的兩位哥哥死得很慘,還望皇帝給他們的家小一些撫慰。另外,現在我們兵力受損嚴重,兵力不足。希望朝廷能再補充一些兵力。」

太監說:「兩位陣亡的唐將軍,皇帝已經為他們準備了撫恤銀子,還給他們的兒子賜了常年俸祿。若是他們的家小還有什麼需求,可以請布政使解決。」

唐玉良說:「多謝皇帝恩賜。」

太監問:「至於兵力,還需要補充多少?」

唐玉良說:「至少需要六萬人。」

太監說:「增加兵力之事,皇帝與內閣大臣商議過。因匪患猖獗,各地都在忙於剿匪,一時難以抽出兵力啊。」

唐玉良說:「我可以從石城縣調一些兵過來。可調兵的費用需要朝廷承擔。」

太監說:「好,我回去就稟告皇帝。」

唐玉良:「多謝公公。」

太監說:「事不宜遲,我這就趕回京城。」

兩人站起身。

唐玉良拱手施禮:「公公走好。」

黃昏時分,努赤凱爾率多極和幾個將領在陣地上巡視。

士兵們正在掩埋陣亡者的屍體。

努赤凱爾看著一個土坑裡的蜀軍士兵遺體說:「這些士兵也真是可憐,為了一個即將崩潰的帝國送了命。」

多極說:「他們也殺了我們很多人,也著實可惡!」

努赤凱爾說:「是啊,雙方都付出了多少條人命啊。這關內關外本來都是同族同源,若不是那大成帝國皇帝昏庸無能,且不仁不義,咱們也不用這麼打來打去的。」

努赤凱爾等人向別處走去。

土坑裡的遺體被一鏟鏟土漸漸埋沒。

夕陽下,色彩艷麗的大真國旌旗顯得格外醒目。

唐玉良正看著牆上的地圖在沉思,張鳳兒跑進來,興奮地說:「母親,您看誰來了?」

唐玉良轉過身,見李嘎妹走進來。

李嘎妹高興地喊道:「夫人!」

唐玉良很意外:「哎喲,是嘎妹啊。」

兩人相擁在一起。

唐玉良問:「嘎妹,你怎麼來了?」

李嘎妹說:「我和潘龍商量,實在不放心你們。所以,我就帶著一萬人來接應你們。」

唐玉良:「哦,來得好,我正想從石城調些兵過來呢。」

李嘎妹問:「是傷亡很大嗎?」

唐玉良說:「是很大。慢慢跟你說吧。來,快坐下。你這一路辛苦了。」

幾個人坐下。

唐玉良問:「家裡怎麼樣?都還好嗎?」

李嘎妹說:「還好。來過一些流寇,見我們防守堅固,也就退走了,都沒有打起來。」

唐玉良說:「那就好。」

翌日,唐玉良打起精神,給眾將下達防守榆關的指令。

唐玉良:「現在,請軍師宣布防禦部署。」

司空曉:「牛祥、張鳳兒聽令。」

牛祥和張鳳兒齊聲答:「末將在。」

司空曉指著地圖吩咐道:「你們率兩萬人在角山紮營。看見三支號箭,即率部從側麵攻擊敵軍。記住,若敵軍退去,不可追趕,以免反被包圍。」

牛祥和張鳳兒齊聲道:「遵命。」

司空曉:「李嘎妹聽令。」

李嘎妹答:「末將在。」

司空曉:「你率兩千人駐守老龍口,防備敵人從海上偷襲。」

李嘎妹答:「遵命。」

司空曉:「悟遠、唐民聽令。」

悟遠和唐民答:「末將在。」

司空曉:「你們率五萬人待命於關內東門後,隨時準備出擊。」

唐民答:「遵命。」

司空曉:「金花、金枝、金葉聽令。」

三姐妹答:「末將在。」

司空曉:「你們率一萬人在城牆上駐守。多準備弓箭、滾石檑木阻止敵軍攻城。」

三姐妹答:「遵命。」

唐玉良:「眾將領,馬上就位!」

眾人回答「是。」便各自出了大廳。

唐玉良看著地圖自語道:「這個仗要打到什麼時候啊?」

司空曉:「看這態勢,一時不會停戰啊。大真國是鐵了心要推翻大成帝國。」

大真國的軍隊正在向榆關進發。

努赤凱爾和多極等一眾將領在一條小溪邊下馬休息。

努赤凱爾問:「距榆關還有多遠?」

一名將領答:「還有三十裡,天黑前可以到達。」

努赤凱爾:「這榆關是塊硬骨頭,要花些氣力才啃得下來啊。據探報,守關的又是蜀軍,不好對付啊。」

多極說:「我們聚集了八萬精兵,誰能擋得住?父汗不必多慮。」

努赤凱爾說:「萬不可輕敵。和那些蜀軍打仗,我們吃過苦頭。沒想到,破敗的大成國竟然有這麼一支強悍的軍隊!」

牛祥和張鳳兒率兵在角山紮營。

高聳百丈的角山頂,非常平整。

牛祥和張鳳兒從紮好的營盤漫步出來。

牛祥往四周看看,見山月要有一座寺院。寺院被高大的樹林遮掩著,隻看得見局部房頂和院牆。

牛祥說:「鳳兒你看,那兒有座寺院,咱們去看看。」

兩人沿著彎曲的小路向寺院走去。

他們來到寺院山門前,見門上有匾,上書「棲賢寺」。走進寺院,裡麵空無一人。

他們走進大殿,在佛像前跪下磕了三個頭。然後起身給油燈添了一點油。

信步走到後院,見一位老和尚蹲在一塊菜地裡拔草。

二人雙手合十問候道:「師傅好,阿彌陀佛。」

老和尚聞聲站起來回禮:「阿彌陀佛,二位施主好。」

牛祥問:「這寺院隻有您一個人嗎?」

老和尚說:「原本有二十幾個和尚在此修佛,聽說這裡要打仗,便都走了。」

牛祥:「哦,是這樣啊。人人都怕打仗,無可厚非。」

張鳳兒問:「師傅,您怎麼沒走呢?您不怕打仗嗎?」

老和尚說:「怕,老衲也隻是個凡胎肉體啊。可也不怕,與佛相伴,何懼之有?就算死於兵禍,那死的也不過是一身皮囊罷了。」

牛祥合掌道:「老師傅的話,我聽得似懂非懂。天色已晚,改日一定再來討教。」

老和尚合掌還禮。

牛祥和張鳳兒轉身離開。

榆關鍾樓上的大鍾突然被敲響。

城牆上的士兵迅速就位。

唐玉良登上城樓,金花正在城樓上向外張望。

唐玉良問:「金夫人,有情況嗎?」

金花答:「敵人來了。」

隱約看得見五十丈外,密密麻麻的大真軍正在集結。

唐玉良舉起望遠鏡查看。

唐玉良把望遠鏡湊到金花眼睛上:「你看。」

唐玉良問:「能看得出有多少人嗎?」

金花說:「太多了,有好幾萬人吧。」

唐玉良拿過望遠鏡仔細觀察了一下,說:「大約有七、八萬人。」

金花說:「對,差不多。」

唐玉良說:「命令大炮率先開炮。」

金花:「是,我親自去下令。」

金花跑下城樓。

隨即幾十門大炮一起轟鳴。

唐玉良用望遠鏡觀察,見彈丸紛紛落在對方陣中,許多士兵倒下,但仍保持著陣型並不混亂。

大真軍戰鼓擂響。

大真軍向前快速推進,很快接近了城門。

唐玉良下令:「發號箭。」

三名弓箭手點燃了裹在箭鏃上的布,隨即射向空中。

角山兵營裡的瞭望兵指著天空喊道:「號箭!」

牛祥抬頭一看,馬上高喊:「跟我沖!」

牛祥和張鳳兒率領士兵沖下山去。

大真軍猛烈攻城,有的向城頭射箭,有的架起雲梯往上爬。城上的箭矢和滾木檑石一起往下砸。

多極騎在馬上指揮士兵攻城。

忽然右側響起喊殺聲,牛祥和張鳳兒率兩萬名蜀軍從右邊殺過來。

大真軍一下子亂了陣。

牛祥和張鳳兒沖入敵陣中奮力拚殺。

前麵的大真兵被逼退,後麵的兵不知所措,士兵們擠來擠去,完全亂了。

蜀軍戰鼓擂響。

城門打開,悟遠和唐民率兵沖殺出來。

多極大喊:「撤退!」

大真國士兵敲鑼。

城頭上。唐玉良注視著下麵的戰鬥。

見大真軍撤退,唐玉良下令:「收兵!」

大鑼被敲響。

牛祥和張鳳兒率軍向北退去。

唐民也率兵返回城內。

長城連接著榆關,一直延伸到海邊,這裡被稱為老龍口。

海麵上,數十條船自東向西劃過來,船上載著大真兵。

李嘎妹下令:「開炮。」

十幾門大炮轟鳴,彈丸朝船砸去。

半數船受損下沉,其他船調頭跑了。

海麵上,許多大真兵在掙紮。

李嘎妹率十幾名士兵乘一艘漁船來到落水兵的旁邊,放下繩子把落水者一個個拉上船。

被救上船的大真兵紛紛跪下道:「謝將軍不殺之恩。」

李嘎妹說:「不必多禮。打起仗來,我們是敵人。戰打完了,咱們就是朋友。好嗎?」

大真兵們紛紛答應:「是,將軍大量,我等佩服!」

大真軍已退到遠處。

金花興奮地說:「唐夫人,一場大勝啊,痛快!」

唐玉良說:「敵軍已經退去,他們的兵營都撤了。一時不會再來。讓士兵們休整一下。再找些百姓,把陣亡的士兵好好埋葬。」

金花問:「陣亡的大真兵也埋嗎?」

唐玉良說:「一樣的,死者為大啊。」

金花答:「是,我去安排。」

振陽城內,努赤凱爾疲憊地躺在一張躺椅上。他緊鎖眉頭,大口地呼吸。

妃子過來說:「大汗,上床歇著吧。」

努赤凱爾慢慢站起身,搖晃了一下。

妃子趕緊扶住他。

努赤凱爾突然痛苦地捂住月匈口,頹然倒在地上。

妃子驚惶地呼叫:「大汗,您怎麼了?快來人啊!」

努赤凱爾閉上了眼睛。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大明:朕即天下! 理異 無垠淨土 不要叫我天王接班人我真是司機 六零孤女的美好生活 撥轉命運齒輪 重生後我嫁給了渣男的小叔叔 哭泣的牧羊女 夢想裡的綜漫日常 真凡人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