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慶典日與嘉絲蒂女王的榮光(二)(1 / 2)

加入書籤

於是他們將嘉絲蒂公主迎回了拜恩斯。

愛丁堡公爵給出的公開理由是,嘉絲蒂公主已經誕育了男性繼承人——也就是當年尚在繈褓中的路易斯——這使得皇權繼承人的未來呈現出一片光明的坦途。

以愛丁堡公爵為首的北方大貴族集團為了延續甚至進一步擴大自己在宮廷的話事權,他們首先排除了那些看起來雄心勃勃的男性皇族成員,然後他們的眼光敏銳地落在了身陷波威坦宮廷的嘉絲蒂公主——克雷頓二世的姐姐身上。

愛丁堡公爵拍板挑選了嘉絲蒂公主成為下一任君主。

嘉絲蒂公主會接任君主的頭銜,然後順理成章地在日後將權力交接給路易斯,以此解決了克雷頓二世無後而終的困局。

但此類女性繼承人的優先權是摻雜水分的——它的程序正義仰賴於權威者的解釋。

半薩利克法典這種「四不像」產物的出現,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畢竟誰也不能保證英明神武的君主陛下一定能夠擁有合法的婚生男嗣。

於是他們不得不朝著更近人情的方向作出妥協——弄出了一整套含糊其辭的半薩利克繼承法。

他們願意將繼承權交給女兒,然後在未來傳給外孫,總比直接丟給心懷不軌的侄子來得好。

而即使生下了兒子,這個孩子能否活到結婚生子、誕下男性繼承人的年紀仍是未知數。

君主卻不願意讓自己的統治權旁落,便宜了那些伸長脖子在背地裡玩陰謀論那一套的旁係家族。

比起如同奈維爾家族這樣嚴格奉行薩利克法典以否定女性繼承人權利的舊貴族家庭,拜恩斯帝國的皇室則采納了相對寬容的半薩利克法典製度,即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允許女性繼承人的出現。

拜恩斯帝國如今奉行的這一套半薩利克法典,在克雷頓二世去世後,繼承順位的解釋權曾經一度歸屬國內的北方大貴族集團。

因為很快就從波威坦帝國傳來了喪訊——

仿佛是有什麼詛咒下在了波威坦帝國皇族的男性繼承人身上,像是對固守男性繼承權行為合法性的一種無聲嘲笑。

這在當時看起來的確是相當漂亮的一步棋。

嘉絲蒂公主易於操縱,而路易斯在波威坦帝國的繼承順位排得相當靠後。

但是愛丁堡公爵與北方大貴族集團有點兒過於樂觀了。

曾經沒有人相信那個遠嫁異國的公主能與大貴族們坐在談判桌邊,以平等的地位進行斡旋與協商——但嘉絲蒂女王就是這樣書寫了歷史。

她重新樹立了君主製不可挑戰的地位,她以鐵腕將愛丁堡公爵約束在他的那塊封地上。

嘉絲蒂女王一切的決斷都做得非常及時。

首先是嘉絲蒂女王那段名存實亡的婚姻中的男主人,卡托納斯伯爵。他是波威坦帝國當時的皇帝卡爾沃一世最年輕的弟弟,他死於一場狩獵後的墜馬。

然後是卡爾沃皇帝的弟弟、卡托納斯伯爵的哥哥巴倫特伯爵,他引以為傲的兒子死在情婦的枕畔。而很快,巴倫特伯爵陷入沉重的悲傷中,他感染了疾病,摧枯拉朽的病勢掏空了他的身體,他死於高燒不退。

此時年幼的路易斯已經躍升為波威坦帝國的第一順位繼承人了。

而當幾年過後,鍥而不舍的死神終於敲開了卡爾沃皇帝的房門,十三歲的路易斯一世開啟了他的統治時代。而在五年後,他的成人禮上,光明神殿的教皇親自為他加冕。

倘若愛丁堡公爵還能迅速組織起力量的話,他們完全可以推翻嘉絲蒂女王繼承權的根基——因為嘉絲蒂女王在理論上已經沒有繼承人了,當時支撐她走上權位的半薩利克法典的解釋已經完全站不住腳了。

拜恩斯帝國不可能允許與波威坦帝國享有共主。路易斯一世在加冕為波威坦皇帝之後,就再也不會被接受為拜恩斯帝國的第一順位繼承人了。

隻能說嘉絲蒂女王有很廣闊的前瞻性,她將愛丁堡公爵的勢力打壓得很全麵,同時以儆效尤。

至今都無人敢對嘉絲蒂女王提起關於她的繼承人的話題——

女王默認的態度是,她會在路易斯一世未來的孩子裡挑選一個孩子抱來拜恩斯的宮廷撫養,以此使得這場漫長的半薩利克法典的實踐活動充分得邏輯自洽。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在大唐混吃等死 我的直播間有大恐怖 穿越成王,開局逃出王宮 沒有咒力不影響我成為最強 歸零世代 炮灰女配的八十年代 那個獄卒搞代購 令妃娘娘國色天香[清穿] [全職]花與百草 聊齋:這棟建築很可口